精准扶贫经验做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经验做法【篇一:【精品】各地各单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交流】【精品】各地各单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交流利州区农业局切实按照省、市、区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借力发力,顺势而上,认真做好“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精准扶贫工作,于9月2日召开利州区农业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做到“六个强化”“六个精准”,让相对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确保到2017年全区同步实现小康。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做到责任精准。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党建办负责农业局精准扶贫包带工作的开展、组织、协调、督查、指导等工作。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结队帮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采取“一村一个帮扶工作队”和“432”(即科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二级机构负责人帮扶3户、一般干部帮扶2户)的帮扶机制结队进行帮扶,真正做到“领导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强化方案细化,做到目标精准。结合实际,一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1+5”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细化。二是由联系村领导牵头,包村干部、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具体负责找准精准扶贫户致贫原因、。三是针对各村各户实际,认真查找突破口和结合点,结合现有资源,找准产业发展的路子,切实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精准扶贫“规划到村(户)、责任到人”。四是结农业工作实际,形成产业链(核桃、畜牧养殖、精品蔬菜、粮油、水果等),充分利用科技、合作社、教育培训、龙头企业、特色品牌等作为产业发挥效应的强力后盾,让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做到意识精准。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手册、出专栏、张贴宣传标语、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将精准扶贫政策及包带工作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村、每个农户。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同时,采取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意识和激发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四是强化村级建设,做到示范精准。该乡按照“领导包村干部包户”方案的相关要求,根据各村情况,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农户脱贫致富积极性、产业等情况,明确荣山镇中口村作为精准扶贫示范村和程子奎、程秋香等6户作为精准扶贫示范村户进行打造,做到“示范辐射,扶贫精准”。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建设作用,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致富带头人和示范效应点的引领辐射作用。【篇二:锣场镇精准扶贫经验材料】镇村户企四位一体,双赢互助脱贫致富锣场镇下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839人。经前期深入调查摸底,共有贫困户487户,1528人。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近1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52家,用工需求量大,失地农民再就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工作。锣场镇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资源优势,将扶贫主战场精准定位在工业园区,探索出?镇村户企四位一体,双赢互助脱贫致富?的思路,扶贫攻坚结出胜利之果。截止2015年底,已脱贫288户,967人。无缝对接,企业帮扶有抓手镇、村、户围绕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与企业对接,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又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收入。镇企对接。采用召开动员大会、分发倡议书、深入企业宣传扶贫政策等方式,号召园区非公企业加入到扶贫大军中来。在政府的号召下,江汉精细化工、利晟工业园、湖北雨虹、群力金属等园区企业不仅为88户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还将发展新理念、致富新门路带到村、带到户。村企对接。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全镇9个村487户贫困户按照?一对一?,?多对一?等模式与企业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一览表。将引进在外成功人士回乡任职作为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就业的重要手段,不仅满足村、农户发展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渔湖村第一书记周兴武不仅是金迪尔公司的总经理,还是沙市区人大代表,锣场商会会长,在镇扶贫指挥部确立?以企扶贫?总基调后,周兴武第一时间表示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竭尽所能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户企对接。利用人社部门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及政府网站平台,发布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工资待遇及园区招商重点等信息,加深企业与农户双向了解。定期举办招聘会,印制用工招工手册、设臵现场咨询台,搭建企业与农户就业沟通平台,确保贫困户与企业成功对接。经详细摸底,将全镇有创业意向、具备创业条件的20户贫困户与工商联企业实施对接,由工商联委员以“一对一”方式进行资金扶持、创业辅导。截止目前,108位贫困户通过园区举办的大型招聘会找到了工作。创新机制,引进项目出实招园区虽然现有企业多,但技术含量的要求将很多缺乏一技之长的贫困户挡在了门外。园区决定引进更接?地气?、能广泛吸纳贫困户的项目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先后有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园区,解决了82位贫困户就业。荆州渔湖保洁公司的落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荆州渔湖保洁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册资金50万元,目前已吸纳14名贫困户就业,其主要涵盖园区保洁、小区保洁、道路清扫、园林绿化等服务。?以前家庭经济来源全部依靠低保,现在在保洁公司上班,凭自己的力量挣钱,贴补家用,让我感到很欣慰。?渔湖村村民温小石如是说。温小石一家是渔湖村出了名的贫困户,本人患有侏儒症,老伴患有癫痫病,儿子智力障碍,3岁的孙子手指畸形,在保洁公司的就业,不仅让温小石一家每月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还方便了温小石就近照顾家人。区委组织部驻渔湖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刘亚林表示:?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老干局已为渔湖村保洁公司投入启动资金10万元,但这远远还不够,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单位帮扶制度,全力培植保洁公司发展壮大,让保洁公司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实现更多贫困户脱贫。荆州市乙诚清真牛羊屠宰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引进的第一家村企合作企业,为锣场镇扶贫攻坚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以土地入股,共享发展红利;安排贫困户就业,助推产业发展?,企业新的发展理念,让渔湖村从年集体经济收入刚过20万元的村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的村。贫困户工作有保障,有多了一份集体经济收入。?村子富了,才能让贫困户拥有更多的致富产业?,金迪尔公司总经理周兴武说。?乙诚屠宰与渔湖村的合作,只是村企合作的第一步,企业将继续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培育致富产业,形成企业、村、农户利益共同体,实现村企共赢。?固本浚源,精准扶贫“拔穷根”贫困户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因学、因病、缺技术等不一而足。想要彻底?拔穷根?,需精准施策。为扶持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顺利脱贫,锣场镇联合非公企业设立教育基金,目前,共筹资30万元。扶贫先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彻底解决因缺技术致贫的困难户及为避免农户因失业而返贫,锣场镇大力在技能培训上找出路,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荆州群力金属、江汉精细化工等10多家企业设立贫困户实习实训基地,构筑全镇贫困户培训就业大本营,变贫困农民为技术农民。围绕园区机电汽配、轻工建材、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四大产业,实施企业?下单?的?订单式?培养方式。花台村贫困户王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江汉精细化工的装配工培训,短短的一个月实训,让王明从对装配技术一窍不通到有所掌握,并成功在江汉精细化工上岗,月薪2000元。?送钱送物都不如送一门好技术,现在有一技在手了,生活有了着落,不愁吃穿了。?王明笑着说。无独有偶,贫困户乐本宏就职于乾兴化工很多年,薪资一直停留在2500元左右,为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能,参加了园区举办的培训班,目前工资达到3200元。乐本宏说道:?技能培训不仅让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掌握一门技术,还能让拥有技术的职工精益求精,在公司更具竞争力,站得稳脚。?目前,江汉精细化工、达雅生物科技、群力金属、利晟集团等订单培训贫困户160余人。至2017年底,全镇可培训1500人次,基本实现贫困人口的全覆盖,对接全镇58家以上骨干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篇三:精准扶贫工作汇报】蒿坪镇黄金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2015年5月22日)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自2014年包联黄金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黄金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14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黄金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黄金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1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15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年努力,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