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珠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2016年版)根据国家和广东省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指引,结合我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实际,特制此指引。一、组织机构及防控制度(一)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处及医务/保健室等相关负责人员组成,全面负责组织和实施本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相应传染病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将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及个人。(二)建立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建立管理档案,收集相应基础资料,保存相关疫情资料。(三)落实学生晨检等相关制度,做好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落实学生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及记录,及时登录“珠海市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网报(通过学校卫生工作QQ群230890319申请加入)。(四)落实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制度-2-及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漏种疫苗补种工作,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防止疫苗可预防疾病在学校的暴发与流行。1.学校新生入学报名时,向新生家长或监护人发放关于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的通知,通知新生家长或监护人自行在接种证查验网站()或APP关联打印儿童接种证查验证明(快乐疫苗APP下载资料地址:学校卫生工作群230890319),或持预防接种证到市内任意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疗机构办理预防接种查验手续。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接种证查验率应达到100%。2.在新生办理入学时,预防接种查验证明作为新生报名入学必备材料之一,严格将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新生报名程序。3.校医/保健老师对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资料和漏种疫苗进行登记,反馈学校所在辖区的预防接种门诊,并督促家长遵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完成相应年龄的疫苗接种。查收补种学生补种证明,登记并按时反馈。漏种儿童补种率≥90%(要求以区为单位)。4.校医/保健老师需做好查验预防接种证通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和漏种疫苗补种证明等资料收集、汇总、归档和上报工作。(五)落实病媒防制和卫生清洁制度1.以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重点,每月组织一次以清除-3-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为主的统一行动;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2.聘请经当地爱卫办备案的专业公司每月至少开展1次药物除四害工作,完善四防设施(蚊闸、挡鼠板、毒鼠屋、灭蝇灯、风帘机、纱门纱窗等)。3.保持课室及宿舍环境卫生,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洁地面、门窗和桌椅;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并加盖,垃圾日产日清;厕所保持清洁卫生。(六)开展校内健康教育1.落实珠海市健康教育规范,将健康教育纳入各年级年度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做到五有(有课本,有课时,有教案,有教师,有评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流感及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常见病防治等;2.结合不同时期的卫生防病重点任务,不同主题的卫生宣传日并结合本校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技能。3.相关疫情发生/暴发期间,应加强对师生的应急卫生宣传。倡导“小手拉大手”等联动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配合学校落实防控措施。(七)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寄宿学校应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学校视规模设卫生室-4-或保健室。卫生室/保健室主动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传染病控防、学校卫生日常检查等工作。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应定期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传染病防控和急救技能培训与督导,不断提高相关防控技能。二、疫情报告要求(一)校医发现校内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的病人时,应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二)学校发现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增多,或发现某症状的学生或因病缺课的学生异常增多,提示可能出现相关聚集性病例。学校应及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并协助疾控部门作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1.聚集性流感病例报告标准: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2.聚集性手足口病报告标准: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5-3.疑似聚集性病例报告标准:同一班级(或宿舍)一天内连续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三)首次报告内容包括病例临床症状、首例病例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发病者的年龄、班级及时间分布,及环境状况、近期活动情况等。(四)涉疫学校进一步提供的基本资料包括:1.涉疫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口数、教学/生产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2.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的起始时间、规模(发病数和住院数);主要症状、体征,病情、病程,检验结果(X光、血象);医生诊断或印象、治疗情况和效果、目前病人状况及去向、接触者健康情况等。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引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的过程中排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可造成感染,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6-容易造成暴发流行。学校、托幼机构常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一)季节性流行性感冒1.日常预防措施(1)保持课室、实验室、午休室、办公室和宿舍等室内活动场所等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环境卫生整洁。(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子。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立即用流动水或肥皂水洗手。(3)每学年开学后应即组织校医、园医或相关负责人员学习流感防控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如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等,提高防病意识。落实手部卫生,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托幼机构由保育员每日落实幼儿勤洗手,推行六步洗手法。在流感流行季节,集体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2.如果发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落实如下防控措施:(1)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避免举办全校或全园性的室内集会等活动。(3)实施晨检和午检制度,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立即电话其家长领返,尽早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一般7天或症状消失24h后才可回校上课。(4)学校和托幼机构由专人负责与离校或离园的学生进-7-行家访联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5)确定暴发疫情后,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掌握流感样病例学生每日增减情况。(6)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做好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3.临时停课后的措施(1)提倡学生个人患病停学休假。如出现暴发疫情,在卫生计生部门科学评估提出停课建议后,由学校对应的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并宣布停课,如需多所学校大范围停课则应报当地政府决定实行临时停课措施。(2)建立学校、托幼机构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联系制度。停课前,应告知幼儿、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流感防控相关知识。(3)停课期间,学生、家长等应主动向学校分管的专人报告其是否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4)停课期间,学校、托幼机构应组织专人负责每天跟踪学生的健康状况并按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同时,对校内各类场所应进行彻底清扫消毒。(5)复课后,学校、托幼机构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至少持续14天。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方可上学。-8-(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猪头皮”“猪兜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本病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期,常在幼儿园、学校暴发。1.日常预防措施。保持教室、寝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场所空气流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课等形式进行防治宣传,加强儿童、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2.发现儿童/学生患流行性腮腺炎,落实如下防控措施:(1)应建议其尽早就医治疗,在家里或医院接受隔离治疗,隔离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一般10-14日),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2)保持教室通风良好、卫生整洁,保证餐饮具和玩具的消毒,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3)合理安排托幼儿童、学生的作息时间,加强营养,并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学生自身抗病能力。(三)水痘每年10月至次年1月为水痘流行高发季节。1.日常预防措施。(1)学校应登记儿童水痘免疫史、患病史,对儿童水痘免疫水平有客观了解。在水痘流行期间提高对易感儿童关-9-注度,做好保护工作。对易感儿童应建议去预防接种单位接种水痘疫苗。(2)注意教室通风换气,尤其是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3)开展对学生及其家长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水痘预防知识。2.如有水痘病例,落实如下防控措施。(1)严格按规定隔离病人,从出疹起隔离至水疱疹全部结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21天,包括问诊、皮肤检查。由于水痘皮疹是向心性分布,躯干最早出疹,皮疹形态初始为红斑疹,因此,为及时发现新发病人,医学观察重点检查躯干是否有红色斑疹。按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布置定时报告疫情。(2)加强教室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并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对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用品进行消毒。幼托机构宜用紫外线消毒或用非臭氧型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取消室内聚会,要求学生不要串班。(3)应急接种水痘疫苗是控制水痘疫情最有效的措施,流行早期根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安排,做好水痘疫苗查漏补种或应急接种组织工作。由于水痘疫苗需要自费接种,应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四)麻疹-10-1.日常预防措施。(1)宣传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2)加强学生免疫接种验证工作,将查验工作纳入新生报名程序,发现未按规定受种的学生要督促其补种。2.发现有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疑似麻疹的学生,落实如下防控措施。(1)麻疹病人或疑似麻疹病人及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要及早隔离就诊,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14天才能回校上课,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2)加强晨检,及早发现既往和续发病例。(3)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学校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提高师生的免疫力。四、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引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特别是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一)手足口病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流行高峰,9-10月为流行小高峰。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的主要场所。-11-1.日常预防措施。(1)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表进行擦拭消毒。(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2.发现有疑似患儿时,落实如下防控措施。(1)加强晨检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2)发现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时应立即通知家长及时送诊,患儿要在家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返校。通常待皮疹结痂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或凭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