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总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分析:三类题目第一类属于随机性题目1.认知;2.情感;3.行为4.生理5社会功能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是什么?本案类最可能的诊断是;1.诊断依据为;本案例中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2.根据主客观统一性,知情意协调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性的三原则,确定本案例不是重型精神病。3.本案例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愿望。4.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3诊断标准,以---未为主导症状。5.内容是否泛化6.病程持续时间7.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内心痛苦等8.心理测验支持本诊断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焦虑症鉴别,根据ccmd-3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病。3.与恐惧性神经征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4.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生物原因:性别、年龄、有无生理缺陷、躯体疾病等。2.社会原因:a.家庭教育的原因,家庭教育严格;b.负性生活事件;c.人际关系因素;d.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心理原因:a.存在认知错误;b.情绪方面的原因;c.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d.个性追求完美。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了解求助者近期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SAS\DSD检测。2.了解求助者个性特征,是用EPQ量表、16PF、MMP3.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因此选用生活事件量表(LES)4.排除其他疾病而选用的量表,MMPI\WAIS-RC对该求助者的目前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认知感情行为人格2.身体状态3.社会功能工作及人际交往状况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是?或怎么样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就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2.根据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痛苦的程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有无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断-2-是否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4.最终做出诊断。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1.童年生活经历2.青少年时期情况3.青年期情况第二类固定性问题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么样选择切入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内容。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指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多层次统一的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的意见为主。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那个,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除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怎样评估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是什么面质技术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思考的一种技术。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2.激励该求助者接触防卫,遮掩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话3.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语言与行为的统一。4.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技术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注意事项:1.面质要有事实依据2.不能将面质作为咨询师发泄情绪,攻击求助者的工具3.面质语言不能绝对化,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4.面质时要有尊重,理解,关怀等技术的辅助-3-在本案例中阻抗产生的原因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余姚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冲突。3.阻抗来自语对抗咨询和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的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在本案例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如何进行转介绍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4.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5.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商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课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1.近期目标,躯体的咨询目标包括,认知情感行为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作为咨询师,应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在咨询结束前评估在咨询后跟踪复查时评估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试的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充分尊重求助者2.关切理解求助者3.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4.对尊重,温暖,真诚,通情达理的要点作简要描述如何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1.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行为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行为问题分类指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2.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书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心理问题。3.符合有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书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4-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4.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点者可列入可疑神经症范畴试述心理冲突的特点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以是他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二,使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涉及到的使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对精神病性案例来讲,比较妥当的处理措施是什么?1.引导求助者做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不足,增加自发性与活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开发潜能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3.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倾听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不能随便打断谈话2.不能流露出不耐烦的态度3.要有适当的言语反应及非言语反应4.使当地使用参与型技术移情和依赖的区别1.依赖主要是信任,其目的是寻找对现实的帮助,常在有需要的时机需求帮助。已获得心理依靠,依赖的对象是有现实的目标的2.正移情主要是好感,其目的是弥补过去的情感,表现为时常来访,以获得感情依托,正移情的对象是替代人物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哪些原则1.符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7.谈话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如何进行定性分析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活动的三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所以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从求助者的球衣行为来判断可知,主动求医-5-3.从求助者的症状和自知程度来分析,求助者有自知力如何注意避免提问失误1.为什么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暗示性2.多重选择性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3.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不需要也法回答5.责备性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6.解释性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请你依据心理健康指标评估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1.周期节律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活动康复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性如果本例为咨询员的报告,你审查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1.审查报告的格式是否争正确2.审查报告的内容3.审查资料的客观性对本例求助猜可采用哪些流派来确立咨询目标人本主义学派:要有现实性的知觉,乐于接受自己,接受他人精神分析学派:体验早年的经验,处理压抑的心理冲突认知学派:调整自己的不良认知行为主义学派:改变不良的行为冲动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我失败感,学会过理性的生活现实治疗学派:对自己的行为作价值评估,决定改变的计划对咨询个案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1.一般人体学资料2.来访原因3.主要症状4.背景资料5.心理测验结果6.诊断评估意见7.处理意见和咨询方案8.咨询个阶段的结果分析如果咨询效果不佳,分析其可能的原因1.没有激发求助者的积极性2.求助者因某种原因产生了阻抗3.咨询关系不和谐4.咨询目标可能没有切合实际5.咨询方法可能有不恰当的地方6.可能某种原因产生了移情和反移情的现象-6-半固定性问题在本案例中,还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1.一般资料1.人口学2.生活状况3.婚姻家庭4.工作记录5.社会交往6.娱乐活动7.自我描述8.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2.个人成长史1.婴幼期情况2.童年生活3.少年期生活4.青年期的情况5.重大生活转折3.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B.情绪表现.情感C.意志行为(自控力.行动一致性)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况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B近期体检报告3.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4.了解求助者既往咨询史1.疾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