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一、总述(一)论文特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具有明确职业指向的专门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学位,学位论文应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在教育实践过程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与论文有关的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分析、文献搜集整理及撰写等工作使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一步掌握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工作应特别强调提高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处理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教育反思能力。(二)主要论文形式与研究方法为了充分体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践性,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专题研究等形式。1.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对与汉语国际推广有关的各类情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以及汉语国际推广等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后形成的文字材料。调研报告应具备写实性、针对性和逻辑性。调研报告应强调调研题目的实际意义,强调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特别强调调查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与代表性。2.教学实验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是教学实验之后,对教学实验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反映的书面材料。教学实验应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实验假设,选择实验对象,分析界定实验变量,设计实验方法并实施实验。研究者根据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和材料,经过科学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应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3.案例分析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是在国际汉语教育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某一国际汉语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应该具有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启发性和典型性。案例可包括课堂教学案例、跨文化交流案例、文化传播案例、汉语推广案例、文化传播和汉语推广的管理案例等。作为学位论文,作者不仅需要提供完整的案例,还要运用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语言理论、文化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为基础,运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有关国际汉语教育的教学设计具体包括语言文化推广项目设计、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活动设计、教学多媒体技术与环境设计、网络化学习设计、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研发、教学材料的组织与设计等。作为学位论文,教学设计不仅包括设计本身,还应包括对教学设计的理论阐释和说明。5.专题研究专题研究是就某一方面的问题或就问题的某一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特点是研究的范围窄、问题集中,但要求有相当的深度,最后要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较为精细和准确的说明和解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所进行的专题研究或者问题本身就来自于国际汉语教育实践,或者研究结果对实际工作有现实意义。不鼓励仅就语言、文化本体问题展开纯理论的专题研究。(三)字数要求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000字。(四)选题要求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国际汉语教育实践进行选题,选题须具有明确的国际汉语教育背景和应用价值,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汉语教育实践,既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还包括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及汉语国际推广等。(五)写作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充分体现专业学位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一)选题及意义1.选题应基于国际汉语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2.选题应关注国际汉语教育实践的前沿问题;3.论文成果应具有明确的社会效益或应用价值。(二)理论基础与文献1.论文应建立在一定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应反映出作者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2.论文要充分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外文献,作者应了解相关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动态。(三)研究方法与工作量1.论文应采用与选题适合的研究范式,设计应具有合理性,方法具有科学性;2.论文应具有饱满的工作量,鼓励调查、实验、观察等深入实际的研究方法。(四)材料与分析1.论文应包含丰富的材料,提供的素材要具体、详实,数据要真实、可靠、有效;2.论文应对研究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结论要言之有据。(五)科学态度1.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要明确注明出处;2.论文应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核心部分应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六)写作能力1.论文体例结构规范,格式符合文体要求;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说明透彻,逻辑性强;3.文笔流畅,语言、文字、图表规范,表达准确,文风严谨。二、论文结构(一)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导论、正文、结论、讨论或建议和附录等几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调研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研目的,即简要地说明调研的缘由。第二,简要介绍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四,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说明选用方法的原因。第五,简要介绍该项调查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到的事实情况,包括事情产生的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做法等;二是研究、分析事实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及其特点、规律;三是提出具体建议或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统计图、统计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在调研报告正文中使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对讨论的数据进行高度简明的概括和形象的描述,以展示变量所具有的规模、速度、趋势,变量的分布态势、变量间的对比关系和共变关系。结论与建议是撰写综合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这部分包括对导论和正文部分所提出的主要内容的总结,提出如何利用已证明为有效的措施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案与建议。结论是根据结果作出的推论,概括出新的见解、理论或意见;讨论和建议是对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提出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和设想。附录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通常包括:调查提纲、调查问卷和观察记录表,被访问人(机构单位)名单,较为复杂的抽样调查技术的说明,一些次关键数据的计算(最关键数据的计算,如果所占篇幅不大,应该编入正文),较为复杂的统计表等。(二)教学实验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引言部分应交待实验的课题、目的、内容、范围(实验的对象和时间);讲清实验课题提出的缘由、意义,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即实验课题提出的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概要的分析;讲明本项实验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实验方法部分主要根据问题来构建和提出假说,分析界定实验变量,介绍实验对象的选择,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介绍实验的过程。这一部分所要论述的内容具体包括:实验对象的选取(对象数量、特征、条件、取样方式);实验研究变量的实施与控制(实验的时间、观测指标、条件控制等);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阐述实验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专用名词的外延与内涵;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工具及一些特殊的方法、手段等;如有专门设计的图表、量表、测验题、形成性练习等,可以附录形式附在实验报告的后面。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实验中所收集的原始资料和观测资料经过初步分析后的结果;二是对资料初步整理后,采用逻辑分析、系统科学分析、模糊数学分析或教育统计分析的方法,推出实验的最后结果。实验结果的呈现应以事实、数字、图表为主。实验结论是将实验研究中得到的大量数据和有关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去粗取精,使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揭示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讨论是实验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对国际汉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展开理论的解释与构建。附录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实验研究中收集的重要的原始资料,如能反映典型问题的学生周记、日记、作业及图表资料等;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工具、手段、设备。包括仪器、教材、测验量表、试卷等。(三)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一般应包括导论、案例、案例分析及结语四个部分。导论部分应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案例部分应交待案例的背景、案例的主题与问题,详细描述案例的过程。背景部分是把分析的对象,放到其原来错综复杂、多因素的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并深入研究,包括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主题是案例的核心理念,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案例问题是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案例描述要求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叙事,描写方案实施时所引发的即时效果,包括案例发展中参与活动的各方的反应、感受、体验与评价等。案例分析部分要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案例所呈现的问题,如出现多方案的结果,经过自我反思,提出可选择的解决方案。这一部分要回归到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的基本面,运用相应的技术和策略,多角度地分析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并在案例事件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结语部分是把案例讨论的主题推及到更大的范围,展望自己的案例分析所可能带来的学术效应,对其他人可能带来的启发意义,以及与其它领域或主题的相关程度等等,使自己的案例分析成为一个开放式的研究。(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应包括导论、设计方案、结语等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实践意图和预期目标。设计方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应分析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包括对象特征的分析、任务分析、重难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等,提供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设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设计对象的执行流程等。结语部分是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自我评估与理论反思,即根据预期目标,对所设计活动中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但一般都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五)专题研究一般包括导论、正文、结语。导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建立研究的线索与思路。正文部分为专题研究内容的具体展开,进行分章节、有逻辑地论证。结语部分可简要概括正文部分的研究,反思研究的意义,展望研究的前景等等。三、论文格式正式提交的论文内容一般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论文封面(2)论文封面的英文翻译(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4)论文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5)论文目录(6)论文正文(7)附录(8)参考文献(9)后记四、评价标准评分要素与权重评分参考标准及评分数(分)得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选题及意义选题关注国际汉语教育实践的前沿问题;成果具有明确的社会效益或应用价值。选题基于国际汉语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成果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或应用价值。选题是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问题,但研究的社会效益或应用价值一般。选题与国际汉语教育实践关系不大,缺乏明确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20%20≥A≥1818A≥1515A≥1212A≥0理论基础与文献理论基础坚实,并能灵活运用;文献丰富,充分把握有关问题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动态。对研究课题有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比较了解有关问题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动态。能够阐述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但不够全面深入;了解一些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动态。缺乏理论支撑,文献量少,对相关的国内外动态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