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EGSN302-12005121511151010840297920108402979213301018890wuyan@cesi.ac.cn国家标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为落实中办发[2002]17号和中办发[2004]34号文件精神,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织编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系列标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分为4个部分,本部分是该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总体框架,由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黎明网络有限公司、易达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达科技有限公司、华迪计算机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二、编制原则1)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并贯彻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2)标准编制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配合中办发[2002]17号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中办发[2004]34号文件《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内容的推进,使标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标准内容要符合中国国情,广泛征求用户、企业、专家和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做好意见的正确处理;4)面向市场,参编自愿;标准编制工作与意见处理,应坚持公平、公正,切实支持产业发展;5)合理利用国内已有标准科技成果,处理好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6)充分利用国内已有的电子政务各类重点项目、示范项目的建设经验,处理好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7)尽可能吸纳成熟的技术和已有共识的框架结构,适当的提出前瞻性的规范。引导交换体系应用向着成熟稳定和良好结构的方向发展。8)面向实际应用需求,重点解决具有共性的交换问题,而不涉及应用面狭窄或者使用落后技术的交换应用,或者纯学术研究型交换技术和不成熟的技术。9)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按照GB/T1.1-2000执行。三、工作过程任务下达后,2004年11月17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18家单位成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编写组,召开联合会议及时安排了该项目的制定工作。由起草单位负责该部分标准的编写工作。从2004年底启动该标准的制定以来,课题组先后召开了20余次标准讨论会,其中大型封闭修改4次。在多次听取国家电子政务总体专家组以及标准化领域专家对标准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后,经起草组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对这些意见进行了合理化处理,最终在2005年9月初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四、主要内容说明根据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需要,《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提出了全国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总体结构、概念模型、交换模式、交换结点基本功能、应用参考模型。说明了交换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交换概念模型和三种交换模式,最后,根据我国跨政务部门交换的普遍需求,给出了在交换域内构建交换体系系统结构的参考模型。上述内容可以有效地规范在跨部门异构系统之间建立的交换系统的结构,为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的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和其他与交换体系建设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1、总体结构一个“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组要素组成的整体。总体框架说明了构成一个完整的交换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标准使用者从整体上了解“交换体系”概念。2、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抽象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明确了参与交换的主要的逻辑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简称:交换平台)的总体的抽象和概括,便于标准使用者从整体上和概念上理解和把握交换体系的技术框架结构。将信息交换过程中信息从源点到目的点经过的所有信息处理单元抽象为交换结点,其中信息的源点和目的点为端交换结点,信息经过的中间点为中心结点。这样可以灵活组织各种信息交换体系的拓扑结构。2、交换模式交换模式给出了在当前的交换应用中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三种交换模式,包括集中交换模式、分布交换模式和混合交换模式三类。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上的一个基本信息处理功能。由于政务业务的复杂性,形成的交换应用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交换模式适应多种应用的需求。集中交换模式是信息交换常用的一种模式,也是大型应用系统的首选,目前,也常常用于应用系统整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系统运行效率高、易管理、易维护。是基于数据整合的一种系统集成方式,主要适合于信息共享程度高、信息一致性要求高的跨部门应用,例如网站系统、综合应用系统等。分布交换模式是目前跨部门信息交换中的主要方式,多用于异构系统的互连。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系统构建灵活,可扩展性好,可以将政务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通过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充分保护以往系统的投资;还可以有效隔离下层交换服务与上层应用,使信息交换成为公共服务,可为多个应用共享。例如企业征信系统、综合治税系统。这些系统的信息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应用系统数据库,通过分布交换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信息实时交换、信息适配和信息安全等问题,提高了跨部门应用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混合模式是集中交换模式和分布交换模式的综合运用。由于政务部门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信息交换支持的应用需求的差异,在同一个交换区域内,不会是单一的交换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组合。在建设规划时,要根据应用需求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两种交换模式的特点解决特定的问题。例如对于信息一致性要求高,共享程度也高的人口基础信息和法人基础信息等可以集中存储,对于特定部门间需要的一些业务信息可以分散存储,实时交换。3、交换结点基本功能标准给出了交换服务处理单元功能的最小集——信息传送部分和信息处理部分。信息传送部分是交换体系中必须具备的功能,主要作用是对上层功能屏蔽网络的差异,通过传输协议完成信息在网络上点到点的传送功能,便于交换体系在统一的信息传输平台上构建上层的功能和应用。信息处理部分必须具备对底层信息的核心处理功能,这些处理功能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减少上层应用系统的处理复杂度和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该章节也给出了不同交换结点可以扩充的功能。另外,该章节还给出了交换服务单元在交换技术方面的多种选择,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应用的多种交换需求。3、应用系统参考模型在充分考虑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并在总结目前政务部门间信息交换常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交换体系系统结构的参考模型,该参考模型采用集中与分布想结合的交换方式,是标准推荐的主要系统结构。参考模型中包含了目前实际交换应用中的主要方式,例如前置系统交换方式、工作流交换、邮件交换、网站等方式,为各种跨部门政务应用提供参考。基于集中与分布想结合的交换方式是一种跨部门应用系统间互连互通的有效方式。基于前置机的交换方式既很好得隔离了交换系统和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差异,也为信息实时服务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也为共享信息库提供了信息采集的途径。集中的信息共享库可以为信息一致性要求高和共享程度广的信息提供统一的访问路径,保证了跨部门应用中基础信息和主题业务信息的一致性。不同地方的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五、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本部分提出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通用技术框架和指导原则,本标准的其它部分与本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第2部分规范了交换系统(前置交换系统或中心交换系统)间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具体技术接口细节。第3部分规范了在交换系统内访问异构数据库时的接口和政务部门间信息交换指标表示规范。第4部分提出了建设、运行和管理交换体系过程中主要的角色及其职责。交换体系标准起草组2005年9月GB/TXXXX.1-XXXX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interchangesystemPart1:Framework(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35.240.60L67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T××××.1—××××I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结构...........................................................................25交换体系概念模型...................................................................36交换模式...........................................................................37交换结点基本功能...................................................................48交换平台应用参考模型...............................................................4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信息交换方式示例.............................................6GB/T××××.1—××××III前言GB/TXXXX《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分为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总体框架;——第2部分:分布式系统间信息交换技术要求;——第3部分: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本部分为GB/TXXXX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本部分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归口。本部分的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黎明网络有限公司、易达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达科技有限公司、华迪计算机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邓洁霖、马殿富、逯鹏、吴志刚、吴焱、孙其民、王华飞、张峰昌、牟清、徐俊杰、吴兵锋GB/T××××.1—××××1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1范围GB/TXXXX的本部分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总体结构、概念模型、交换模式、交换结点基本功能、应用参考模型。本部分适用于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的规划者、开发者、建设者和其他与交换体系建设相关的人员规划和设计政务信息交换体系的系统架构时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XXXX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XXX.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分布式系统间信息交换技术要求GB/TXXX.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GB/TXXX.4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系列标准。3.1政务信息资源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由政务部门或者为政务部门采集、加工、使用、处理的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依法采集的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