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法期末考试重点辅导一、关于考试大纲(一)关于考试题型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法学类法学专业本科学生。2、考核使用教材徐孟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税法》。学生可参考使用省电大制作的税法音像教材、网上税法教学资源等其它教学媒体讲授的内容进行考试复习。3、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税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原则、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衡量是否符合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标准。考核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具体要求。了解,即使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一般认识;理解,即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较为深刻领会和认识;掌握,即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记住和运用。4、本课程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四次平时作业由省电大编制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均采用百分制。5、税法的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期考题型如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五种题型。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25%,中等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35%,比较容易的试题占总数的40%。试题的特点:主观性试题占70%,客观性试题占30%左右;试题引导学员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重视提高理解与应用能力。6、税法的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关于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编税法基本原理第一章税收与税法[考核知识点]1、税收的概念和根据。2、税法的调整对象、特征、体系、作用。3、税法构成和税收法律关系。第二章税法的基本原则[考核知识点]1、税法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无偿性财政收入原则、宏观调控原则2、税收法定原则。第三章税法的产生和历史沿革一般了解,不考。第二编税法基本制度第四章征税权制度[考核知识点]1、征税权的概念、特征和内容。2、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管理机构。3、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类型。4、税法中的中国居民和收入来源地,国际重复征税的避免。第五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考核知识点]1、税务管理制度22、发票管理制度。3、税款征收制度。4、税务检查制度以上制度都一般了解。第三编流转税法制度第六章增殖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增值税的概念、类型。2、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和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七章消费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消费税法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2、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消费税的缴纳。3、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关系。第八章营业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营业税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2、营业税的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的确定。3、营业税的减免规定。第九章关税法律制度[考核知识点]1、关税的概念和种类。2、关税的课税对象及纳税人范围。3、关税税目税率的适用和完税价格的确定及关税的计算方法。4、关税的减税免税、保税制度、特别关税的有关规定。第四编所得税制度第十章企业所得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2、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3、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第十一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涉外企业所得税的概念。2、涉外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3、涉外企业所得税法执行中的问题。第十二章个人所得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2、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3、个人所得税法执行中的问题。第十三章农业税法制度3[考核知识点]1、农业税法的基本内容。2、农业特产税法的基本内容。第五编财产、资源和行为税法制度第十四章财产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房产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2、契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3、车船使用税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第十五章资源与土地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资源税法的基本内容。2、城镇土地使用税法的基本内容。3、耕地占用税法的基本内容。4、土地增值税法的基本内容。第十六章行为税法制度[考核知识点]1、行为税的概念和行为税立法原则。2、开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利弊。3、印花税的计税方法。二、税法重点讲解第一章税收与税法(一)税收的概念和根据1、税收的概念: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2、税收的形式特征:(1)税收的强制性-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依据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对征纳双方的税收行为加以约束的特性。(2)税收的无偿性—国际征收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需要付出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或代价支付。(3)税收的固定性—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确定其课税对象及每一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数额,并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多次使用的特征。3、税收的本质特征: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4、税收的根据:国家的存在和居民独立财产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根本原因,国家职能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是税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二)税法调整对象、特征、体系、作用1、税法定义: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2、税法调整对象:(1)税收分配关系—国家与纳税人的税收分配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分配关系;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及涉外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税收征管关系—税务管理关系、税款征收关系、税务检查关系。国家征税机关行使征税权,知道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并对税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4监督和检查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税收调整对象的性质:是一种具有强烈行政性的特殊的经济关系。3、税法的特征:(1)调整税收关系的法;(2)以确认征税权利和納税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3)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4)是实体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4、税法的体系:实体税法(1)流转税法—调整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2)所得税法—调整所得税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3)财产税法—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如房产税、契税、遗产税、赠与税。(4)行为税法—调整行为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5)其他实体税法—资源税法、土地使用税法、农业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等。程序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5、税法的作用:(1)对纳税人的保护和对征税人的约束作用;(2)对税收职能实现的促进与保证作用;(3)对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的维护作用;(4)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三)税法构成、税收法律关系1、税法构成是指税收法律规范的内部构成。它的要素包括:税法主体、课税客体、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违章处理八项。(1)税法主体:税法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一方代表国家的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另一方式依法负有纳税义务扥阿谁任何依法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2)课税客体:税法确定的产生纳税义务的标的或依据,包括标的物和行为。(3)税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课税客体数额与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各国法定税率有三种: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客体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②累进税率:随课税客体税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根据划分级距的标准不同和累进方式不同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③定额税率:按单位课税客体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4)纳税环节:在商品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5)纳税期限: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期限。(6)纳税地点: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场所。如固定业户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固定业户到外县市经营的,可向固定业户所在地申报,或向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非固定业户或临时经营者,向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进口货物向保管地海关申报。(7)税收优惠:国家为了体现鼓励和扶持证粗,在税收方面采取的机理和照顾措施。我国税收优惠主要由:免税、减税、退税、投资折免、折旧亏损结转抵补和延期纳税等。(8)违章处理: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和征税人员违反税法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及处理措施。2、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国家征税机关与单位、个人之间及与税法实施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征税主体-享有征税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纳税主体-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双方在征纳税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指向和作用的客观对象。(四)自检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5号内)1.税收的形式特征即税收的外部特征不包括()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非罚性2.税收的本质特征是指()A.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B.税收体现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掠夺关系C.税收体现劳动人民整体利益同纳税人的局部利益的分配关系D.税收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3.根据征税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A.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B.直接税、间接税C.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D.从价税、从量税4.随课税课题数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是()A.累进税率B.定额税率C.比例税率D.固定税率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包括()A.税收分配关系B.税收征管关系C.税务行政关系D.税收经济关系2.税法的特征有()A.调整税收关系的法B.确认征税权利和把税义务为内容的法B.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D.实体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3.实体税法包括()A.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关税、所得税法B.房产税法、契税法、遗产税法、赠与税法C.印花税法、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法、车船使用税法、屠宰税法D.资源税发、土地使用税法、农业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5.税法的主要作用包括()A.对纳税人保护和对征税人约束作用B.促进和保护税收职能的实现C.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D.制裁税务违法行为6.税法构成要素主要主要有()A.税法主体B.课税客体C.税率D.纳税环节、期限、地点7.税收法律关系终止的原因()A.纳税人完全履行纳税义务B.纳税义务因超过法定期限C.纳税义务人产生了符合免税的条件D.某些税法的废止或纳税人消灭第二章税法的基本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纳税人条件相同的纳同样的税,包括――1、横向公平:指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负担相同数额的税收。2、纵向公平:指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相同的纳税人应当缴纳不相同数额的税。(二)税收效率原则:政府向企业和个人征税不但是税收分配,也是资源转移,是对市6场所决定的资源重新合理的有效的配置。它包括:(1)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税收保持中立性,让市场机制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税收除了使纳税人因纳税而损失这笔资金外,不要再导致其他经济损失或额外收入。(2)税收行政效率原则――一方面,征税机关尽可能降低征税费用;另一方面,在征税过程中尽可能降低纳税人的纳税费用,降低纳税成本。(三)税收财政收入原则:无偿征收。税法无偿性财政收入原则的核心是财政收入的的足额稳定和适度合理。法宏观调控原则:税收主体实施的4行为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根本准则。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而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税法宏观调控原则主要表现在:在经济衰退期,提高起征点、减少税种、降低税率;在经济高涨期,降低税收起征点、增加税种、提高税率;在法律未明确规定的涉及税收宏观调控方面,法官实施的自由裁量权行为。(五)税收法定原则: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由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人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程序合法原则。(六)自检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这是指()A.税法横向公平原则B.税法纵向公平原则C.税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