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记录备课地点办公室主要任务基本概念主讲人崔秀波出席情况李万丰、崔秀波、肖圣丹9备课记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高中物理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方法;2、认识物理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简单的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从中认识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科学的力量,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自然的奥妙,树立学习的信心。二、教学重点:感悟物理学的思维内涵三、教学难点: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及其流变原因。四、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探究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一、物理学1、起源:牛顿和伽利略年代2、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学科。3、范围:宇观1030m-微观10-15m4、特点时间星期活动主题负责人活动地点3.12三内容:学期一开始大组布置工作,制定本学期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教学练习卷的准备工作及各章节工作任务的分配总结: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本学期新课教学任务较紧,内容比较重要,尤其是能量这一块内容,对今后教学的影响非常大。难度较大,对一些重点章节要做好典型习题的选择工作,确保能有效完成任务,同时对各位教师的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配,对统一备课进行了有效的规范。葛巍物理组办公室23.26三内容:总结曲线运动的教学效果,对该章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安排下一章万陈光物理组有引力的教学进度。同时分配好单元测试卷的准备工作。总结:曲线运动是下一章学习的基础,所以必须要花大精力抓好,尤其是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要特别注意解决问题的一般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辉办公室24.16三内容:对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两章的教学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讨论,进行评析,总结得失,安排期中复习的教学思路。总结:这两章内容联系密切,公式、推论较多(尤如万有引力这一章),因此,在期中复习中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就显得很重要,特别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问题归类能力。葛巍物理组办公室24.30三内容:总结期中考试的得失,布置下半学期的工作总结:期中考试中学生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少是不容忽视的,如解题时只注重答案,不注意列式;审题不清;考试时间分配不好等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要关注这些问题。下半学期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必修2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学习电磁学之前,打好最为重要的力学基础。张志龙物理组办公室25.14三内容:第七章机械能教学重难点分析与工作布置。总结:这一章机械能可以说是高中物理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块内容,尤其是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与掌握,更是重中之重。而功与能的关系则是整章的主线。要将学生从单一依赖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习惯中解脱出来,使之慢慢学会、熟练运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并不容易,必须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逐步掌握以上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可谓任重而道远。葛巍物理组办公室25.28三内容:集体备课准备“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听了丁贞青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总结:取长补短,效果显著。丁贞青物理组办公室26.11三内容:机械能本章复习,以及测验试卷准备工作安排。总结:复习时要抓住功能关系这条主线,突出动能定理的应用,单元测试卷由葛巍、丁贞青、陈光辉老师共同负责。工作落实到位,取得较好效果。张志龙物理组办公室26.18三内容:本学期总复习策略的商讨与工作的安排。总结:总复习时仍以基础为重,关注基础概念、基本定律、定理的理解与应用,尽量少拔高。总复习资料由葛巍、丁贞青、陈光辉、张志龙老师共同负责。明确了工作方向与各自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复习效率。葛巍物理组办公室26.25三内容:考试技巧、考试心理的辅导。总结:针对学生在大型考试中易犯的毛病,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同时,缓和学生考前比较紧张的心态。文章录入:葛巍责任编辑:葛巍上一篇文章:物理组活动B高一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表第二周(古伟强)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星期活动主题负责人活动地点9.10一学期伊始,制定一学期工作计划,规划教学进度,分配各组员工作任务。葛巍物理组办公室9.24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新一届学生的特点分析,运动学教学进程及效果总结。张志龙物理组办公室10.15一运动学单元测试结果评析,安排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统一规划下一章的教学重点与进度,作业量多少的讨论。陈光辉物理组办公室10.29一相互听课后,组员间讨论评课,统一大家对新课程的特点认识。张志龙物理组办公室11.12一期中考试的准备工作安排,考前复习的安排。葛巍物理组办公室11.26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得失,学生考试中常见错误的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后半学期的工作安排。葛巍物理组办公室12.10一动力学部分的教学探讨,基于这一届学生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计划。丁贞青物理组办公室高一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周次第3周活动时间2009.9.11活动地点教研室备课内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中心发言人古伟强考勤签到李锦荣严增城郑可发古伟强陈学珍学情分析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课时安排及说明新课1课时,复习和练习2课时。教材分析知识点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重点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教法研究及措施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在教学中先演示小车实验,让学生在感性上对速度变化的快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利用多媒体投影出自行车下坡、公共汽车出站、某舰艇出航、火车进站等表格数据,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从而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及其矢量性,通过回答v—t图象中“思考与讨论”问题,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课前预习P25-28课后作业课本P29巩固训练课件例题综合练习《活页练习》填表人郑可发填表时间2009.9.11注①此表由中心发言人填写,备课组长审核。②此表电子格式及相关的配套资料务必须于每周五前发送至指定邮箱。③所有资料上传至学校网站,资源共享。本表格可在学校网站下载。高一物理备课组教研课(2)--戴庆阳老师[日期:2008-10-11]来源:高一物理备课组作者:许波[字体:大中小]教研课记录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授课时间9、22星期一授课班级298授课人戴庆阳教研课教案: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教学方法1、复习设问,导入目标——寻找规律,得出概念——讨论交流,明确分类。2、创新思路,公式推导——理解公式,应用计算——明确符号,理解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复习v-t图象引导学生回忆图象的物理意义。利用多媒体展示匀速运动的v-t图象,引导学生思考:在v-t图象中能看出那些信息呢?启发引导学生讨论t图象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点评:复习v-t图象为下一步讨论图象特点做好知识准备,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二)进行新课1、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活动:(1)导入上节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图象,引导学生思考图象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车v-t图象,组织学生讨论图象的特点:图象形状、速度、加速度等。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图象特点。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2)组织学生总结图象特点,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加速度与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汇报,思考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小车运动的特点,明确运动的性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点评:利用图象的方法引入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在对规律的把握上感觉比较直观,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运动特点,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变化了的图象(如图所示),组织学生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均匀变化”的含义是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象,讨论图象的区别及共同点,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类型。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如图所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速度、加速度如何变化?是匀加速运动吗?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点评:让学生知道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优点是直观形象,通过图象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在应用中加深对图象及概念的理解。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图象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达物理规律?启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来表达。指导学生推导公式。学生活动:思考教师的问题,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述过程,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公式推导。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公式,进一步思考:式中各符号是矢量还是标量?直线运动中正负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理解直线运动中矢量性的表示。教师活动:通过例题1和例题2,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和审题,理解题意,画出运动草图,挖掘隐含条件,正确应用公式及公式变形解题。学生活动: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画出运动草图,找出有关物理量,正确应用公式解题。点评:通过推导公式,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过程的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通过具体题目,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画草图分析运动学问题的能力。直线运动中,物理量的矢量性通过正负号来表示,要指导学生在矢量运算中的符号如何确定。(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的掌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1、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2、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a不能说与成正比,与成反比,a决定于和的比值。3、而不是,即,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4、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四)实例探究☆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例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而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C.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D.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