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呢?社会出现了什么样的巨大变革?新课讲授战国初期三家分晋:赵、魏、韩田氏代齐战国中期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后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政治格局变革战国七雄秦魏赵燕齐楚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赵齐桂陵大梁庞涓,快回来!!魏救命啊!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魏国遭重创战国拓展延伸春秋、战国战争不同点时期战争目的战争规模代表战役春秋战国争霸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城濮之战兼并规模大,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长平之战知识链接战国时期发生这么多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当时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问题思考◇评价战争的影响:消极:●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灾难和痛苦。问题思考积极:●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有利于增进民族交流;●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国家统一生产力不断提高牛耕富国强兵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各诸侯实行变法改革铁器地主阶级壮大变法背景代表: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社会变革商鞅变法支持变法的国王1、变法背景:2、变法目的:3、变法的时间4、变法者5、支持者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B、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商鞅秦孝公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孝公封给他商、于等十五邑,称为商君,所以历史上也称他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当过魏相公叔痤(cuo)的家臣。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被车裂而死。人物扫描目的时间支持者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作用自学课文,尝试完成表格的填写。拓展延伸政治经济军事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1.建县制2.废特权3.编户籍4.严法度1.废井田允许土地买卖2.奖耕织免徭役3.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确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问题思考【方法指导】评价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答案提示】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问题思考“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畏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材料研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材料研读答案提示:不畏强权,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启示: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新时代进步的潮流。2.改革必然会遇到重重阻碍,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建立县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与商鞅变法的目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奖励耕战。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拓展延伸单击文字即可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江堰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经济发展都江堰李冰石像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人物扫描李冰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都江堰示意图材料研读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示意图,想一想都江堰有何作用?与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提示:排洪、灌溉;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政治格局变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促进了引发了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走向国家统一课堂小结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从商鞅身上学习什么精神?1.变法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时代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人肯定。2.为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课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