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教育因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办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作支撑和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当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长时间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就需要重视办学兴教,使教育发展的速度跟上社会的发展,但当学校教育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生产力难以接受,人才过多,就业困难,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对教育作出及时的调整。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类学校和各专业的比例如何。学校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便在人才总量上有余,但仍然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当前的职业分工与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社会变革与职业演变,以应对未来加速发展的科技与社会变革。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也一样,都是以生产力为前提的。(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基本途径。个体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但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推广,并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复杂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革新实践外,其技术成果的推广、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使更多人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古代生产率靠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延长劳动时间,但现代是依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和不断革新,依靠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质量,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扩大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和改革中的创造性。综上所述,教育通过优化自身结构,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复杂的,变化多端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条件,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教育投资与国民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个人的收入情况更为复杂,高学历的人的收入不一定比低学历的高,因此我们不能只作简单的分析论断,更不能否定教育对经济所起的巨大作用。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总是利用他们的政权力量来颁布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制定教育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的内容,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控制教育经费,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按照他们的思想政治要求影响和控制受教育者。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古代只有官品的子女受教育,现在使每个社会成员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总的来说,学校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促进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教育能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习惯和能力。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言论、演讲、文章等宣传思想,造就一定的舆论,影响政治局势。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文化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这是教育的主要资源,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和丰富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文化背景,文化模式使生活在其中的所有成员都无法避免它的影响。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着教育模式,如中西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的教育方式存在各种差异。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传统变革的制约越大。我们今天的教育除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外,还受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1、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递古往今来,教育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功能,文化只有通过教育的传递才能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教育的文化选择既要符合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教育通过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的文化活动,还能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美好的文化。高等学校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居首要地位。教育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补充更新和发展民族文化,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方式。教育作为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但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既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原理和特定的社会功效,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要重视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不能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否定教育的连续性另搞一套,否则,会给教育带来问题,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大起大落。那种不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在教育工作中将教学活动机械地从属于政治、经济,是有损于教育工作的,也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我们也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否则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动力。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4.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世界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加以推行,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但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单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导致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所有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这就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高速度的态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在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迅速递减,教育周期却不能因此而缩短。由于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由此可见,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5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答题要点:(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7.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8.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9.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10..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