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古典诗歌1.要了解诗歌的分类诗歌按内容按形式抒情诗叙事诗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人、事的描述抒情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按来源民歌文人作品诗歌新诗古诗(1919年“五四”始)新体诗(自由诗)旧体诗(格律诗)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古诗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散曲套数一、准确把握形象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蕴含一定的情感: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①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②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③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A.描写了什么形象B.构成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表现了什么人格④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感怀身世的深深情怀。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掌握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一、二句主要写了“静”,请简析作者写静的手法。作者主要用了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鸟喧后的静,翻滚的厚云去后的静,这都写出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勾画出独坐出神的形象。2、分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第三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与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第四句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山愈有情,人愈无情,诗人的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在这“静”中都表现出来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四、鉴赏语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解题思路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诗歌的题目虽不如文章那样明显,但也能告诉我们不少东西。例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其实题目已告诉我们全诗的主要内容了。再如:陶渊明的《菊花》,从题目上我们会明白,诗人写菊花,不是赞美菊花,就是借菊花言志抒情,也就能借此意象为理解全诗奠定基础。1.把握题目,了解作者。2.初步阅读,分清类别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一)写景抒情,诗人可以先描写景物,然后借景抒发感情;也可把自己的感情融与景中。(二)托物言志,表面描写某一物,运用象征、比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明诗人遭遇、心志、思想。(三)怀古抒情,怀古诗一般借对古代人、物、事的叙述评论来针砭时弊,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怀、抱负。先分清类别,然后再去体会景与情、物与志、古与今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3.解释诗句,把握内容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诗。考查鉴赏的诗歌,一般是浅显易懂的。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自己先大概解释一下:梅雨季节雨水很多,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到处是青蛙,蛙声不断,客人和我约好,但过了半夜还不见人来,我一个人无聊得很,失望焦躁,不停敲打棋子,使灯花都纷纷下落。诗的内容就能把握了:诗人和客人约好,但久等不至,于是十分焦急。4.抓住景物,把握主旨诗歌一般借景、物来抒情言志,因而全诗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流露出作者什么心志,这些都弄清楚了,对全诗的主旨就全掌握了。5.三个“必看”,帮助思考这三“必看”是:必看注释、必看题干、必看名句。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因为现在的诗歌鉴赏,只是要求我们在形象、语言表达、感情、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鉴赏,还处于鉴赏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叫真正的鉴赏。而题干是对考生提出的具体鉴赏的指令,指向性十分强,必须好好看。一首诗的名句,就是诗的文眼,正是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句子,理解了它的含义,就抓住了全诗的主旨,不可不看。6.抓住特点,了解方法鉴赏还必须抓住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诗歌有那些表现方法呢?(1)含蓄含蓄是把作者的深意隐含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之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诗歌表达的感情一般比较含蓄。但含蓄又常意在言外,可从语言文字中去体会。运用含蓄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体味的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来理解、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意境,以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2)衬托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为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叫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是以动衬静的反衬。(3)虚写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相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的第一、二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里用虚写,从大处落笔描写环境,展现了如此阔大的景象,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4)用典古代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做用典。使用典故可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5)象征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抱负。再如赋、比、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等等。诗歌常用的修辞有: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比喻、排比等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评价主旨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侧面描写: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手法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语言特点类议论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