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靠性设计2主要内容可靠性设计的概念与特点可靠性设计常用的分布函数可靠性设计的原理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系统的可靠性设计3第一节可靠性设计的概念与特点4一、概述引例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观察:骑自行车,如将链条改换为皮带传动,结果如何?经常说某人是否可靠,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工程应用中,如军事上的导弹发射,三峡大坝工程等。5常规设计某一轴的强度时,用安全系数法来校核,主要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经验数据),由于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实践中发现设计时非常安全的零部件并不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从科学的客观的角度出发产生了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把工程中的设计变量处理成多值的随机变量,运用随机方法对产品的故障(失效)、完好(正常)、可靠(不可靠)等状态的随机性进行精确的概率描述。6工程实际中存在随机现象,也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如经抽象简化的基本支座模型有三类:自由端、简支端和固定端,对自由端有明确的定义,也极易识别,但对于简支端和固定端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梁插入较深即假设为固定端,而插入较浅则假设为简支端;又如对滑动轴承而言,分为窄、中、宽系列,若轴承较宽则假定为固定端,较窄假设为简支端,这里的较深和较浅,较宽和较窄都是模糊概念;再如经抽象简化的光滑铰链,这个模型本身在概念上就是不清晰的,因光滑和粗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7产品/工程的设计发生的演变过程传统/常规设计可靠性设计模糊可靠性设计延伸拓展延伸拓展8各演变过程的区别传统(常规)设计可靠性设计模糊可靠性设计理论基础安全系数(机械设计)可靠度模糊理论与可靠度数学基础基本的数学运算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模糊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设计变量固定变量随机变量随机变量9二、可靠性设计的发展起步:1957年美国发表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报告,这份报告被公认为是可靠性设计的奠基性文献;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信设备、航空设备、水声设备都有相当数量的部件或系统因失效而不能使用,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起初主要是电子元件和系统的可靠性。德国在二次大战中,由于研制v-Ⅰ型火箭的需要也着手与可靠性工程的研究。10展开:60-7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有利可图,各国纷纷开展了航天、航空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其可靠性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而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国家成立了可靠性研究机构,如我国的航空航天大学。发展:80年代以后,可靠性设计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1190年代,我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印发的“加强机电产品设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三性统筹作为机电产品设计和鉴定的依据。在新产品鉴定时,必须提供可靠性设计资料和试验报告。否则不能通过鉴定。现今可靠性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为质量保证、安全性保证、产品责任预防等不可缺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12可靠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狭义可靠性仅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广义可靠性通常包含可靠性和维修性等方面的内容。以后不加以注明,我们均指狭义可靠性。综合全面评定可靠性狭义可靠性维修性有效性(广义可靠性)贮存寿命三、可靠性的概念13这是概念上质的飞跃可靠度(Reliability),指零件或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能正常工作(或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该定义将以往人们对产品可靠性只是出于模糊、定性的概念发展转变为一个明确的“数”的概念。14它包含了五个要素:A.对象:零件指某个不可拆卸的独立体(如弹簧、齿轮),也可指某一部件或机器(如发动机或减速器),还可指某个系统(如某条生产线、某个车间等),甚至包括人的判断与人的操作因素在内。零件机器系统15B.规定的工作条件:为了比较某系统或零件的可靠程度,必须将它的工作环境固定下来。同一种设备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寿命是不同的,如汽车,因此,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运行应有不同的设计要求。16C.规定的工作时间:产品之间可靠性比较的标准。D.正常工作(满意运行):指系统或零件是否能达到人们所要求的运行效能,达到了就说它是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反之说它是失效的。失效: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功能。17E.概率: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可靠性来讲,就是失效或正常运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大量统计的基础上,这种可能性可用该事件的概率来表示,因此概率可用[0,1]区间的某个数表示。18四、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1.从定性的角度考虑其必要性1)机械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要求设备本身的安全性提高;2)产品责任的要求,使企业必须考虑产品故障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法律责任;3)市场竞争的压力;4)人工费用日益提高;5)国际市场迫使人们必须重视机电产品可靠性的工作。192.从定量的角度考虑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1)安全系数:用η表示。η=δ/σ即零件强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应力的比值,是零件本身强度所能承受外载荷作用的强度的重要的尺度。零件安全运行的条件是:强度最小值必须大于外载荷引起的应力最大值才安全。即满足δ-σ>0。202)安全系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机械零件失效的可能性(概率)用安全系数的大小是不能完全表征的,它取决于强度与应力的“干涉”面积大小。实际工程中的应力和强度都是呈分布状态的随机变量图1应力—强度分布的平面干涉模型设应力(σ)和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f(σ)和g(δ),因机械设计中应力和强度具有相同的量纲(Mpa),因此可以把f(σ)和g(δ)表示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1所示)21当强度的均值大于应力的均值时,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应力和强度“干涉区”内就可能发生强度小于应力——即失效的情况这种根据应力和强度干涉情况,计算干涉区内强度小于应力的概率(失效概率)的模型,称为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理论中,根据可靠度的定义,强度大于应力的概率可表示为)0(sSPsSPtR22常规传统设计的安全系数法是不明确的:A.强度和应力分散程度不变,即标准差不变时,在同样的安全系数下零部件的失效可能会变大或变小;B.强度与应力的均值不变,而强度与应力分散程度即标准差改变,其安全系数不变时失效的可能也会加大或减小。23结论:A.以相同的安全系数所设计出的零部件其安全程度不一定是相同的;B.把安全系数本身看作是一个常量是不符合实际的;C.大的安全系数不一定有大的安全效果,小的安全系数就不一定不安全。注意:用安全系数法撰写的论文是难以发表的。24五、可靠性的基本内容可靠性工程:指导工程实际的可靠性活动的一门科学。可靠性物理:从机理的角度研究产品不可靠的原因。可靠性数学:在可靠性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分支。可靠性教育与管理:研究如何推行可靠性活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保证学科。251.可靠性的理论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可靠性设计研究事件发生的情况:必然与偶然事件;2)可靠性问题是一个概率问题,即0与1区间;3)产品的寿命是随机的。262.可靠性设计的特点1)可靠性设计认为作用在零部件上的载荷(广义的)和材料性能等都不是定值,而是随机变量,具有明显的离散性质,在数学上必须用分布函数来描述;2)由于载荷和材料性能等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必须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求解;3)可靠性设计法认为所设计的任何产品都存在一定的失效可能性,并且可以定量地回答产品在工作中的可靠程度,从而弥补了常规设计的不足。27第二节可靠性设计的常用指标与分布函数28衡量可靠性指标主要有:衡量产品可靠性的指标很多,各指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即:可靠度R(t)、不可靠度(或称故障概率)F(t)、故障密度函数f(t)故障率λ(t)。29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用R(t)表示,称为可靠度函数。可靠度是一个累积分布函数,表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工作的产品占全部工作产品累积起来的百分比。其表达式有以下几种:1.可靠度与可靠度函数30若设有N0个相同产品在相同条件下工作,到任一给定的工作时间t时,累积有Nf(t)个产品失效,剩下Ns(t)个产品仍能正常工作,则该产品到时间t的可靠度R(t)为:由于0≤Nf(t)≤N0,故0≤R(t)≤1。可靠度表达式-A0000)(1)()()(NtNNtNNNtNtRffs31可靠度表达式-B设t为零件(系统)的失效时间(随机变量),T为要求运行的时间(规定时间)则零件失效的概率为:F(t)=P(t≤T)(t>0)F(t)为失效累积分布函数或称为不可靠度函数。322.不可靠度1)不可靠度不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其值等于1减可靠度。也可说成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也称为累积失效概率。2)累积失效概率的估计值累积失效概率的估计值等于1减去它的可靠度估计值。失效概率密度f(t)1)失效概率密度的定义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的变化率,记作f(t)。33可靠度表达式-C如果定义可靠度是T时刻“成功”运行的概率,则根据互补定理,可以定义可靠度函数为:R(t)=1-F(t)=P(t>T)34可靠度表达式-D如果设失效时间随机变量t可用概率密度函数f(t)来描述,则可靠度函数为:ttttdtfdtftFtR)()(1)(1)(0351)失效率失效率是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记作λ(t),称为失效率函数,有时也称为故障率函数。失效率函数有3种基本类型,即早期失效型,偶然失效型和耗损失效型。2)平均失效率它的定义分2种:(1)对不可修复的产品是指在一个规定时间内总失效产品数与全体产品的累积工作时间之比。(2)对可修复的产品是指它们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某个观测期间,所有产品的故障发生总数与总累积工作时间之比。所以不论产品是否可修复,平均失效率估计值可由书中求得3)失效率单位失效率常用的单位有%/h,%/kh,菲特等。4.故障率与故障函数λ(t)36故障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提供可能失效的产品数下,单位时间内的失效数。)()()(tNdttdNtsf(零件数)提供可能失效的产品数单位时间内的失效数37令N0为投入的样品数,NS(t)为在时间t的残存数,Nf(t)为时间t的失效数,则N0=NS(t)+Nf(t)对于任一时间t内的可靠度为:上式对时间求导得:)(1)(1)()()(0000tFNtNNtNNNtNtRffsdttdNNdttdFdttdRf)(1)()(038而由此得到:表示单位时间t内的失效数,N0为时间为0时提供的样品数,对于一般时刻t,故障率函数为:dttdFtf)()(dttdNNtff)(1)(0dttdNf)()()(1))(1()()()(1)()(1)(0000tftRdttdNNtNNdttdNtNNNdttdNtNtfsfsfs39由此得到故障率、可靠度与失效概率密度之间的关系为:)()()(tRtft40【例1】某零件的失效时间随机变量服从指数分布,为了让1000小时的可靠度在80%以上,该零件的故障率应低于多少?解:分析可知,失效时间随机变量服从指数分布,即因为由于所以tetf)(tttttedtedtftR)()(tteetRtft)()()(小时/000223.08.01000e415.维修度与可用度维修性: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有效性:可维修产品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是由狭义可靠性和维修性两方面构成。维修度是指在可能维修的系统中,在规定的维修条件下,在规定的维修时间内,将系统恢复到原来的运行效能的概率,用M(t)表示,它是可维修系统维修难易的客观指标。42可用度是指在可维修系统中,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维修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