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技能第一部分初诊接待、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初步诊断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诊断技能需要掌握的内容初诊接待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原因分析三级重点二级重点第一单元初诊接待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摄入性会谈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如何理解初诊接待?初诊接待要做哪些事情?一、初诊接待操作步骤(一)做好咨询前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要留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保持社交距离正常1.5米左右保持正常咨询位置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勿板面孔不喜笑颜开民族习俗谈话时不直视对方眼睛可扫视对方眼神或表情(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1.接待来访者,态度应当平和、诚恳。2.见面时使用礼貌语言。如:“请进”!“请坐”!“欢迎您前来咨询,谢谢您的信任”。“如果您愿意的话,请您填写这张表格。”(登记表或简单问卷表等)(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询问:“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直接逼问:“您找我什么事?说吧!”(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使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只是协助,甚至有些问题难以完美解决。(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2.第一印象→确立咨询关系→关键作用3.第一印象不良→收集资料遇阻→求助者不愿向不信任的人敞开内心世界。重要影响1.良好咨询关系对临床资料收集咨询效果二、初诊接待相关知识(一)社交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二)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涉及咨询内容和心理诊断。咨询人员收集的所有有关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的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均受职业道德中保密原则的制约(三)危机的处理:咨询过程中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例外: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一)避免紧张情绪1.初诊缺乏经验紧张情绪扰乱思路破坏工作程序2.进行初诊接待操作步骤练习。(二)语言表达语速适中,吐字清楚,避免用方言,使求助者听懂、理解。如用专业术语,必说明内涵和外延。三、注意事项(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者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特别是对心理测量资料严加保密。(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功能勿随意夸大,咨询者勿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或作任何承诺。(五)咨询时的仪态勿吸烟、勿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接来访者之前,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药物。交谈中不能东张西望,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学习目标学会确定摄入性会谈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内容提要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相关知识会谈倾听、态度、区别、会谈法的种类、怎样提问题、会谈内容的选择注意事项一、工作程序(一)确定谈话目标、内容与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二)确定提问方式提问的方式,应根据会谈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式提问。(三)倾听确定了提问方式并提出问题后,要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四)控制谈话内容与方向会谈必须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五)对会谈内容归类(会谈之后必须对问题归类)具体操作:在咨询交谈中,一般情况下,不能做笔录,更不能录音和录象,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摄入性会谈中涉及的问题和求助者提供的信息主要靠咨询者的临场记忆,或求助者离开后依靠回忆写成文字材料。•按下列项目做简单笔录: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挫折和不良行为)2.现实生活状况3.婚姻状况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7.其他(六)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二、相关知识会谈法简介定义:一种有目的的交谈。要点: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会谈技术包括听和说,善于听比说更重要。2、态度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会谈时,应注意如下: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使患者感到轻松,无所顾及。从表情到语言都要注意:收集资料会谈切忌评判性语言(如,不符合原则之类语言)。谈话内容做程度上的区别,主要是真伪鉴别。3、区别:对求助者谈话内容区分鉴别诊断决策关系到不完全一致心想实际做的强烈程度夸张成分,行为表现未必强烈。一种情绪体验一种想法患者谈4、会谈法的种类:①“摄入性”会谈:了解②“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③“治疗性”会谈: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除注意谈话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法则。病史健康工作家庭状况④“咨询性”会谈: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择业、人员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⑤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事件。如遭强奸、想自杀、突然受精神创伤等。应急求助,或进行自杀干预。5、最常用的“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通过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会谈,将获得求助者个人的背景材料、咨询目的和对咨询的期望等。了解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提纲内容(详见书P9页)(选用国外学者桑德伯格制定的提纲)。了解当事人思想和行为的工作提纲(选用国外马隆和沃德学者于1976年总结出12个题目,选出6条)。(详见书P10)5、怎样提问题提问——是一种方法,比较复杂。提得好——促进咨询关系,增进交流,被理解。提得不好——可伤害咨询关系,破坏信息交流,患者觉得被审地位。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如下:(1)造成依赖。提问太多,不问不说。(2)责任转移。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求助者自己,而不是心理咨询师。问题多就会把责任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减少求助者参与解决心理障碍机会。(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等待咨询师挖掘自身的问题,不主动脑筋,不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咨询师估计——暗示作用,患者顺谈——掩实情。(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提问题数量、频率——注意掌握对问题性质和后果——了解以什么方式提问题——很重要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提问的性质归类:①“为什么……”的问题。强烈暗示性——要当事人说明理由。可改为——“怎样”和“什么”,如:“为什么你要和别人打架?”改为“你和某人在一起干什么啦?”“你为什么失约?”改为“你那里出了什么事啦?”等等。不带指责性,患者无必要自我辩解,而引导他自我探索。②多重选择性问题。如“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上星期日你是离开家还是在家呆着?”仍是封闭性提问,所获信息受限。改为“你有什么感觉?”“上星期日做了些什么?”③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如“你认为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呢?”“你本人又是怎样做这件事情的?”多重提问不可取。④修饰性反问。不需回答也无法回答。如“您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发现真理呢?”空洞、抽象的评价,无具体问题,对患者无益。⑤责备性问题。以反身形式责备当事人,常使当事人产生很大威胁感。如“现在这样,当初你干什么来着。”咨询中应严加杜绝。⑥解释性问题。心理学家和医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不去推动当事人去自我探索。不应以疑问方式反问对方。6、会谈内容的选择:会谈内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把它作为治疗手段时,会谈的内容必须认真选择。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如下:(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其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态度有积极帮助。7、会谈的有效性(1)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2)会谈法因素:因目的、种类、当时环境、不同患者、医学水平等不同,存在差异,有局限性。(3)民族观念:如患者、医生、心理学家来自本民族效果较好,结果诊断价值可能更大。四、注意事项(一)态度保持中性(二)提问中避免失误。①接待、提问、倾听过程中②咨询员面部表情、提问语调、动作,不可表达对哪类内容感兴趣③避免暗示、诱导介入谈话中④不丢失客观信息(三)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四)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用生硬语言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内容提要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相关知识选择测验项目的依据注意事项一、工作程序(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并愿意密切配合时,才可实施测评工作。(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后,再进行评定。二、相关知识(一)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LES)。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二)心理测验使用申请报告格式×××咨询师:依据现有资料,可疑求助者在××方面存在心理问题,与该类问题相关的心理测评工具有:①×××;②×××;③……考虑到进一步证实初步诊断的需要,建议对求助者做×××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员×××年月日(三)心理测验其他一般知识见第三章“心理测验技能”有关部分。四、注意事项(一)勿乱用测验:1、目的不明、依据不足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3、未查明某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二)不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本身独有的功能,对临床表现尚未形成印象时,便将各种测验工具一齐事实,以求从中寻求可能的临床线索,这种抛弃摄入性会谈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只依靠测验的方式是不可取的。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学习目标学会对临床资料整理,进行逻辑性分析。对临床资料加以综合,才可作为诊断依据。内容提要整理的工作程序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一、工作程序(一)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三)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四)资料来源可靠性予以说明1、所谓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去伪存真,对来自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判断其真实程度,方可使用。2、中介人若是心理咨询人员,可能包括初步、诊断,对这些结论性资料,也应进一步核实后,才能被视为可用资料。(五)按资料性质分类整理说明:1、对互相交错的资料:如环境条件,个人情绪、表现、个人看法等混杂一起。应按资料性质整理。2、按与心理问题有关的三个方面整理。如个人情况、环境情况和临床专业初步评价等进行整理。3、不同性质临床资料的时间顺序分类表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事件性质环境生活事件情绪想法行为年月日三、相关知识(一)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如:三大类(求助者)1、个体情况:生物特性、心理与行为、自我意识及其表现。2、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物质条件。3、他人评价:一般印象、治疗情况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