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对教育带来的客观影响摘要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现金融体制下的教育体系息息相关,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实力关键在于分析现金融体系下如何有效的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体制的运行效率,改变垄断且僵化的就的教育体系,适应新时期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是一种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①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以下特点:周期长、所需资金大、跨期和“跨代”付费、投资回报具有风险性。所以科学合理的教育金融制度安排会带动教育制度不断优化。现如今中国的有效教育金融制度安排严重短缺,有的操作效率差,有的仅仅停留在简单融资的层面。2一金融支持对教育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转移支付类②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捐赠。中国处于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要依靠财政解决社会问题的任务很广泛,教育供需的缺口很大又很急迫,单靠财政来解决教育投入恐怕不太现实。例如助学金的制度,主要是为了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学生,所起的作用只能说是让更多的青年人完成学业,拿到文凭而已。但是国家教育的目标是需要一大批顶尖的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这就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投资在优秀学生身上,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而不仅仅是满足他们一般的就学需求。另外捐赠的最大不足在于:一是中国富人阶层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大量捐赠的阶段;二是捐赠属于个体主观行为,无规律可循,可获现金流不稳定,对于特定的被捐赠对象而言更具有不确定性。2贷款类:(教育贷款、助学贷款)两种贷款在与教育体系都存在许多问题缺陷。教育贷款的缺陷有两个:一是财务负担。特别对于公立学校而言,现金流很难由学校控制。同时,教育产业的基础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平均利润率低、资本凝固性强等特点,因此动摇了供、需双方的合作基础。二是担保限制。教育设施不能担保,学校不能做担保人,降低了贷款的可得性。助学贷款的缺陷则有三个:一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借款者多是贫困生,其中有的可能不讲信用,致使助学贷款的风险很大,反过来也影响了贷款规模扩大。而人力资本的非抵押性和学生信用体系的缺失对学生的约束力也很小。例如2007年工商银行退出各北京高校的助学贷款业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学生就业率下降导致的还款风险的提高。二是行政目标与商业运作的悖论。助学贷款的行政色彩较浓,而以市场原则运行的商业银行在成本大、违约风险大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太积极。三是甄别贫困生存在难度,或许更加贫困的大学生没有得到贷款。3另外,助学贷款的覆盖比例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很多高校贫困生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在校生总数的20%,有的高达25%~30%以上[1]。3教育债券和股票类。根据我国现行债券发行办法,高等学校还不具备独立发行债券的主体资格,高校主要是通过国家发行的国债收入中,取得一部分国债项目资金。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大学的高新产业如清华紫光、北大方正已经进入了资本市场,但这种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是高校高科技产业上市数量有限;二是高校中只是被产业化的高新技术部分采用了上市模式;三是由于法律限制,高校采用证券途径必须借助公立经济实体融资,再利用该实体对学校进行投资的方式解决担保,这种方式显然阻止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直接入市。4教育基金、教育年金和教育彩票。发行教育彩成本低,不需还本付息,被国外誉为“第二财政”,美国就曾发行4种彩票,协助支持建立了哈佛、耶鲁等几所大学。教育彩票发行在我国尚停留在利弊的讨论上。虽然彩票也有赌博娱乐的性质,不过额度较小和主办者的公益目的反过来会削弱其赌博性。当然博采还具有转移财富的功能。初期的彩票很容易吸引低收入者参与,这不符合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则,其本质是一种变相的捐赠方式。二,教育融资后应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多教育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现有教育金融制度安排融资效率的低下导致了教育供求两方主体资金融得性差。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融资安排对教育制度本身的改善作用弱。所谓改善作用,是指某种融资制度的使用会改善教育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能促使教育制度向合理化方向演进。事实上,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的外部监4督改善公司治理,但这种方式的使用在教育中受到很大限制;教育基金和教育年金基本上起的是融资作用,而教育彩票仅仅是拓展教育基金的一种方式,对教育制度本身并没有很强的改善作用。三,教育金融制度安排的两个性质教育行业性质的分析定位及其实施机制。教育行业具有两重性,既有事业性,又有产业性,这是由教育产品的两重属性决定的。对教育行业性质的科学分析,有利于确立有效的教育行业实施机制。这些实施机制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学校办社会的改革。目前的学校组织内部,各部分具有不同的产业化程度,要据此确定哪些是可以剥离并社会化的部分、哪些是能相对独立运行的部分。比如,科技开发、成熟的校办企业、印刷出版、后勤可以社会化,而图书馆、初创的校办企业则可以相对独立运行。其二,教育供给主体的多样化。教育产品和教育供给模式并不等同,教育产品的公益性并非表示教育供给必须采取公营模式,教育产品的私人性也并非表示教育供给必须采取私立模式。教育产品的供给模式既可以采取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立的模式,分别凸显公益性和盈利性特征,也可以采取公益性和盈利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采取设立中间状态的教育组织的模式。教育产品的双重属性可以通过多种经营组织形式运行实现。其三,教育服务的多样化。教育产品既然具有私人性,个人必然要承担一部分教育费用,这将牵涉到个人有对教育产品消费的能力以及对多层次教育产品生产多样性的选择权问题。如果家庭收入少,消费高质量教育的负担过重,个人和家庭的选择可能是辍学,。四,不同地区金融制度对教育水平的差异5金融发展通过金融服务对居民收入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金融部门向人们提供的信贷服务。信贷服务可以放宽人们的信贷约束,让人们有能力投资于新技术,比如使用更好的机器、工具和原料等,从而提高人们的教育质量水平。二是金融部门向人们提供的储蓄服务。金融储蓄服务主要的功能是平滑其消费,抵御收入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从而对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由于金融服务对人们的收入会产生直接影响,那么各地区的居民所享受的金融服务有差别,必然会对其收入产生一些影响,造成一定的地区收入差距,导致各地区对教育投资风险的应对能力不同。最后,为实现教育在金融体制下的良好发展,应该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构建区域金融教育体系。针对目前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资源公平,有效,合理的配置。同时,要积极努力实现教育融资市场的透明度,加强教育监管体系,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监管平台。注释:①人力资本投资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②转移支付类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参考文献:6[1]刘群.助学贷款的金融学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5,(3).[2]ThomasS.Dee.Lottries,Litigation,andEducationFinance.SouthernEconomicJournal.Stillwater:Jan2004.Vol.70,Iee3;pa.584.16pgs.[3]陈晓红,曹晖.我国发行教育彩票融资的运作模式及相关问题现代大学教育,2005(1).[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3).[5]师文明,余晓辉.金融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平等与地区收入差距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1).[6].黄新建,陈楠.我国高等教育融资途径初探[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