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案例》样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一、本选题简介(一)选题依据:1、审计理论界的专家大多数注重从理论层面理解和诠释审计,对于审计实践接触不多,即使审计科研人员通过审计实地调研,由于被调研对象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未必肯如实披露审计中发现的真实问题,这就造成审计调研的结果与审计发现之间存在偏差,由此形成的审计理论也就存在偏差;2、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具有丰富的审计实战经验,严重的经济问题在他们严谨的审计程序和准确的专业判断下被发现,但很多一线审计人员缺乏审计理论知识,无法将揭露问题实质的案例上升到理论,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3、审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全面掌握审计、财务会计和其他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审计实战技术,有趣的审计案例不仅会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并帮助他们真正领会法律精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4、各大财经类高校教师苦于缺少审计案例的专业教科书,他们使用的仅有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专家编著翻译过来的版本,书的内容与国内国家审计现状难免会有出入。目前国内出版的审计案例系列书籍实际还停留在将审计报告内容简单地转摘,而未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尚未将实务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对于高校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基于上述4点理由,确定了《政府审计案例》的选题。(二)目标定位:该课题以正式出版物的方式,设计二种版本,分别面对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二种版本案例选取相同,体例有所变化。作者认为:它对于从事审计业务的审计人来说很有启发性,对于审计理论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性,而对于高校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又不失为一部提前实习的好读本。同时,本书还将制作成PPT课件,致力于高校审计专业教师讲课之用。(三)风格定位:本课题一改学术类文章生硬、枯燥、难懂的通病,全书或采用生2动有趣的文学语言,或采用严谨客观的新闻性语言,间插一般理论与实务性文章所特有的表述方法。作者力求全书有较强的知识性、启迪性和趣味性。在课题表现形式上是全新的,在课题内容上也与其他案例书有别。(四)主要研究内容(详见附件1)1、本书的基本体例:本书从案例背景介绍、审计发现过程、案例分析、审计发现采用的重要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作者的意图是,背景介绍主要介绍本案大的宏观背景,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或国家的最新政策规定、会议精神等;本案的审计依据、审计环境,以及审前调查的有关内容,这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审计发现过程的铺垫;本案的审计目标与范围、意义;本案的案情提要等。审计发现过程是本案的关键内容,也是审计一线人员和高校学生渴望了解的部分,其他所有结构应服从于该部分。案例分析主要结合审计发现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的分析评论,该部分有一个不变的内容是本案适用的法律法规;通过此案例分析发现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改进之处。接下来讲述的是本案发现所采用的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但该部分不局限于本案,而是结合其他审计类型综合讲述这一实用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最后是延伸性案例思考题,目的是把与本案有关的内容保留一部分,留给审计一线和高校学生自由想像和发挥的空间,真正达到案例启迪的目的。2、按照国家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审计类型的划分,本书案例分布在:财政审计12个案例、金融审计5个案例、企业审计4个案例、经济责任审计4个案例、资源环境审计4个案例、涉外审计3个案例,共32个案例。其中,计算机审计案例6个、绩效审计案例8个、专项审计调查5个;审计署实施的审计案例7个、省审计厅实施的审计案例9个、市县审计局实施的案例16个。案例讲述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审计将会穿插内容。二、讨论内容《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提供了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经济责任——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资源环境——退耕还林审计共3个案例(详见附件2)供各位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案例选取。3政府审计类型主要有本书选取的六种,但不同的审计类型具体占多少比重?同一审计类型又应该选取什么内容的案例?只是根据作者日常审计实践经验总结或作者已有审计成果汇集而成的,正因如此,在案例选取方面作者难免失之偏颇,甚至有遗珠之憾,2、体例选择。本书表述的体例或称结构编排主要为:背景介绍、发现过程、案例分析、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各位审计专家对此编排不知有何想法?3、案例标题。讨论提纲的附件1《目录》直接点出案例的标题,如“税收征管审计”、“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可以考虑使用隐喻性的标题,如“任务财政”、“贪污私分”,或二者的结合,如“任务财政——税收征管审计”、“贪污私分——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还有其他更适合的案例标题?4、表述语言。本书表述语言主要有三种:文学性、新闻性、理论性,究竟采用何种单一语言,或几种语言结合使用等,需要各位的指点。原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力求知识性、启迪性和趣味性,不落俗套而又实用。5、如有其他更好的意见或想法,请不吝赐教,在此先表示衷心感谢!作者:江纹2008-7-144附件1《政府审计案例》目录前言…………………………………………………………………………………财政审计案例1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中央案例2地方财政收支审计(绩效)…………………………………………省级案例3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省级案例4税收征管审计………………………………………………………市县级案例5海关征收管理审计……………………………………………………中央案例6国库管理审计………………………………………………………市县级案例7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中央案例8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绩效)………………………………………市县级案例9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调查………………………………………市县级案例10住房公积金审计调查………………………………………………市县级案例11普九债务审计调查……………………………………………………省级案例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审计调查…………………………………市县级金融审计案例13政策性银行审计………………………………………………………省级案例14商业性银行审计………………………………………………………中央案例15农村信用社审计……………………………………………………市县级案例16证券公司审计…………………………………………………………省级案例17保险公司审计………………………………………………………市县级企业审计案例18上市公司报表审计……………………………………………………中央5案例19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市县级案例20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审计(绩效)…………………………………市县级案例21破产清算(资产流失)审计………………………………………市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案例22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绩效)…………………………………市县级案例23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市县级案例24县处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市县级案例25厅级领导任期投资损失浪费审计(绩效)…………………………省级资源环境审计案例26退耕还林审计………………………………………………………市县级案例27污水处理审计(绩效)……………………………………………市县级案例28土地出让金审计………………………………………………………省级案例29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绩效)……………………………………中央涉外审计案例30国外贷援款(公路)项目审计(绩效)……………………………省级案例31对外援助物资工程资金审计…………………………………………省级案例32境外投资企业审计……………………………………………………中央主要参考文献……………………………………………………………………后记……………………………………………………………………………作者6附件2:案例4:任务财政——税收征管审计1995年开始实施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此后各级审计机关相继开展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作为每年必审的项目。至此,审计工作有了全新的内容,而此项审计业务除了向本级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外,还必须代表政府向本级人大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而凸显。但是,由于审计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局限,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在基层审计机关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审计发现问题的内容深度、披露程度、处理力度等几个方面。本案讲述的是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审计过程中通过审计座谈走访发现的主要问题。◆背景介绍2005年6月,J市审计局财金科按照年初审计工作安排,对F县2004年度的财政决算情况进行审计。进点审计前,审计组对该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审前调查,听取F县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县长、财政局长、地税局长及部分专项资金较多的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审前调查结果表明:该县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数占计划数的105.32%,较上年增长15.6%,其中税收实际完成数占计划数的112.53%,较上年增长21.8%。审计组还了解到,该县不仅在预算执行方面完成年度计划,本县和上级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均完成甚至超目标任务完成。各部门负责人均表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下,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该县年年都完成上级和本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这一点,财政局会议室的前后二面墙上满满悬挂的奖牌、奖旗可以说明。审计组调阅了县审计局当年和前三年的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7计档案,重点询问了该县的税收增长点,并搜集资料对重要税收来源作了分析比较(见表1-1):重点税收来源比较分析金额单位:万元主要税收来源2001年实际入库2004年实际入库增长比例当年收入占比说明建筑安装营业税建筑安装所得税170165870957445.37%18.64其他建筑安装营业税和个体工商业所得税资源税13024101753%24.59主要为砂石资源税交通运输营业税12725341895%25.85税收入库集中在几个乡镇和几家运输公司农村零散税收173892415.69.102001年实际入库数已剔除屠宰税入库数地税税收总收入5700980071%县财政预算总收入165002520052%表1—1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这三年的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增长基本维持一个固定的比例,而且都是国税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收增长变化不大,审计组原本了解,国税局的收入任务接受市国税局的指导,在当地实际税源调查基础上确定的税收目标任务,所以每年的增长比例不大,由于税收起征点调整,有的年份还有所下调。审前调查结束后,审计组召开了进点前的内部会议,讨论制定了审计实施方案,决定将审计重点确定为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重点被审计单位为县地税局和三个乡镇,如时间允许再延伸审计二、三家预算执行单位。◆发现过程2005年6月17日,赴F县财政决算审计组正式进点审计,按照8审计实施方案,分派二人在县财政局收集与审计报告有关的数据,四人进驻F县地税局,这四人又分二个小组,二人负责税收会计的审计,二人负责地税机关经费会计的审计。审计组长则在财政、税务二边跑,及时传递审计信息,作出审计决策。三个小组花了三天的时间,基本搜集到了所需要的审计资料,从初步掌握的审计证据来看,该县预算收入没有什么出入,负责地税局税收会计审计的一组审核并分析了税收会计相关报表、账本和税款入库凭证,调取了税收会计的微机数据,但难以对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判断。税收会计审计小组抽查了稽查分局、管理分局、征收分局(纳税大厅)的档案,审计发现:稽查分局有20余人,但稽查档案全年只有8份;管理分局没有设立重点税源档案,只有记载不全的税收管理台账;纳税大厅无人提供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档案、部分重点税源征缴入库资料无法从数据库中调阅;再就业扶持和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档案也很难完整全面提供。负责地税经费会计审计的一组除了对地税机关个人应扣缴未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