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精英礼仪培训课 标准商务礼仪教材 我做礼仪培训时,曾经接待过这样一家公司客户。这家公司的两位前台小姐贝蒂和玛丽亚总是遭到公司来访顾客的抱怨和投诉,连带她们所属的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水平也受到质疑。因此人力资源部门请我来做诊断。客户要求我伪装成顾客,暗访接待区,以便真实评估她们的表现,指出她们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而,由于一个小的失误,当我作为顾客暗访时,我的身份和此行目的已经提前暴露,她们因过分紧张而过度热情起来,但强挤的微笑和过度的热情只会让人觉得不自在。经过一番综合的考察,当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询问我改进意见时,我指出关键的问题是她们的自信出了状况,因为总担心受批评,所以培养不出自信;因为总担心做错事,所以礼仪也不能发自内心。 前言前言今天早上,我在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时,碰巧听到了下面的一件事: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向两位具有丰富招聘经验的银行经理请教:在如今全球性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大幅降低的背景下,个人如何找到工作。这两位经理的回答让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是的,他们的想法和我在这本礼仪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告诉那位大学生,与以往不同,在目前经济陷入困境的大环境下,高学历和高智商已不是一个人找到好工作的关键,提高软技巧才是当务之急。接下来,两位经理开列了如何提高软技巧的清单,这些软技巧包括:个人的自我认知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沟通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等。我们看到,在这份清单中,个人的自我认知度当仁不让,居于首位。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准确的自我认知度是所有软技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关键,能在关键时刻予人方向感和自信心,从而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尤其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和经济迷局中,对自己的确定认知更是个人成功的关键。个人如此,企业更是这样,艰难时世,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昀需要的人?答案非常明确:首先,他要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真正所需,确定自己的理性选择;其次,他要保持心平气和,充满自信地等待经济转危为安、柳暗花明的到来;昀后,他要以自己的气定神闲来影响周围的同胞,并帮助他们安然渡过危机。坦率地说,早上的这段倾听让我非常兴奋,且更加自信,我的这本商务礼仪书就是通过我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世界性的礼仪原则,进一步激励你开始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力量的探索之路,一旦上路,你就有信心渡过危机,追求长期的卓越。奥运的成功,让中国与西方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听惯了中国传统礼仪古训的人们猛然发现:在国际化的舞台上,中国人在礼仪方面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简言之,即是我们该如何在礼仪上觅得中外的合璧与东西的平衡。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新月异,类似中西礼仪比较的图书亦不算少,相比之下,这本书有什么不同呢?请允许我介绍如下:本书与其他礼仪类图书昀根本的不同是对动机的理解不同。出于恐惧的动机,让我们做出规避惩罚的行为;而出于实现特定理想、努力满足他人期望的动机,会使我们更有力量,从而达到超越期望,实现自我。反映在礼仪上,一种礼仪教人如何规避陋习,以免于失礼的恐惧和担心;一种礼仪教人只有获得免于恐惧的自由,拥有高度的自我认知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表达出内心的自信和全部的创造力。那么,这种礼仪的力量从何而来?我要告诉大家:它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深处,我们不必一味追赶或效法西方,我们还要寻求发掘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很多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能使我们重新建立世界性的礼仪,正如我们之前所达到的。总而言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特别之处,然后用这些美德来祝福别人。本书与其他礼仪类图书的另一大不同是顺应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趋势,即从工业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从商品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在目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席卷中国的情况下,这种转变对于企业更是生死攸关。而在经济低迷的时局中,商业礼仪中的服务和设计已成为企业逆风飞扬的取胜之匙。正如我的朋友、微软中国总裁张亚勤先生在剖析当下的企业对策时所说:企业要调整产品的服务模式,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响应。企业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并不是不能花钱,而是要改变花钱的方式。比如,客户之前的IT预算是100%,现在只有50%,希望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那么如果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能满足其需求,将会是很有生命力的。总之要更有创意地调整产品的服务和模式。那么什么是好的礼仪的基础呢?那就是尊重别人,同时尊重和欣赏自己。比起不断去倒空一杯脏水的举动,使自己的水杯不断涌出清泉来滋养周围的人无疑更加宝贵。这本书就是要尝试用好习惯充满自己的水杯,去服务别人,而不是不断地纠正冒犯他人的坏习惯。西谚有云:福杯满溢,则世界和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鼓励我们仔细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勤奋、刻苦、耐劳、细心、体贴、孝顺、节俭。早在欧洲人还穿着兽皮打仗时,中国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封建制度。我们的文化尊重教育和知识。我们的艺术展现了这个民族对细节的追求。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已经展现了我们能够忍受昀恶劣的困难而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来祝福别人的独特品质,通过礼仪来满足别人的期待。在搬来中国之后,我们全家即努力超越文化冲突的表象、用批判的眼光引领我们的孩子爱上中国。我常常可以透过孩子纯净的眼睛看到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积极一面。对此,我满怀期望,深信不疑。在涉及每个具体的商业情景之前,我愿意为大家勾勒一幅礼仪的基本图画。首先,礼仪是关于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做事的道理。我认为一旦我们培养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我们自然就会流露出得体的行为,因为我们的行为是与我们的态度相配合的。礼仪的关键不是如何体现出自己的高雅,而是找到昀好的方式来表现你对他人的尊重、赞赏和关心。其次,尊重他人必先尊重自我,我们尊重自己到什么地步,我们尊重他人才会到什么地步。当我们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出这种尊重时,这个行为才不会有任何的虚假,才会体现出彻底的真诚。因此,当我们期待中国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什么时,我想与其责骂街上那些吐痰的人,倒不如点亮一盏蜡烛,向他人表现出中国人真正的精致与热情,这样,世界才会因我们而开心。昀后,礼仪的终极目标不是去赢得商业合约,不是去建立互利的关系,而是为自己赢得尊重和友谊,这种尊重和友谊是超越一切的。所以,无论你是在学校、公司、媒体、社会组织或政府的环境中,我鼓励你记住这个学习礼仪的昀高目的。有一个智慧的长老跟我说:“上帝创造人类不是给我们一个问题来解决,而是给我们一个礼物来打开。”按照这个说法,他一定很爱中国,因为有那么多份的礼物在中国等候打开!无论你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只要你用正确的眼光看世界,你就能够使这个世界更美好、更文明!Chapter1礼仪的基础Chapter1礼仪的基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公司而言,21世纪都是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纪,我们靠什么竞争?除了产品、价格、营销、服务这四大常规武器之外,另一种秘密武器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发现并运用着,那就是——礼仪,发自内心的礼仪,恰到好处的礼仪。这种武器如果运用得当,你或你的公司至少能获得客户的认可;这种武器如果运用自如,你或你的公司有可能成为客户心中不二的选择。对外如是,对内也是这样,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良好的礼仪也是保证你跑在队伍昀前面的助推剂。在此,我愿与大家一起重温卡耐基说过的话:“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重温这句话的意义何在?在我看来,原因在于:所谓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其实就是礼仪的外化。那么礼仪的实质或者关键是什么?良好的礼仪是否就意味着要知道西餐中如何使用刀叉,或者在用中餐时如何安排主宾位置?实际上,良好的礼仪并不是繁文缛节,它不会规定你什么该做或什么不该做。下面我所提出的四个建议,希望可以帮你真正把握礼仪的实质所在。首先,也就是礼仪中的金科玉律:待人如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点恰恰是常常为人所忽略的。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被称为是人际关系的一条黄金法则,也是礼仪的基本宗旨。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收到既没有实用价值,也无涉个人兴趣爱好的礼物的经历。为避免浪费起见,我们要么婉言拒绝,要么转赠他人——以遵循礼尚往来的规范,并希望可入他人的法眼。每年圣诞节,美国的公司都有开Party庆祝的习惯,昀普遍的庆祝方法就是同事之间相互交换礼物,可是因为有礼物限额的控制,而且买到的礼物也并非尽如人意,因此,总有上一年圣诞节被冷落的礼物辗转到今年的情况,礼物的拥有者弃之如同敝屣,希望赶快将这块烫人的山芋脱手,周而复始,已失去了交换礼物表达祝福的意义。也许,在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金科玉律的同时,我们送给对方的礼物至少应该满足实用、不引起误解,或被称为“安全”的礼物(如一盒茶叶,或包装精美的月饼)这样一条昀低要求。然而,要将送礼当做一项艺术,就不能满足于只送“安全”的礼物的昀低标准,适合的礼物——精心考虑对方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才是送礼的更高境界。你的关心和体贴经由受礼者的惊呼和喜悦而印刻在对方的心中。所谓待人如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升级版和送礼指南。关于送礼,我在第13章还会详谈,此不赘述。其次,在礼仪中要具备两个非常必要的素质:宽厚与敬重。英文中“宽厚”(gracious)源于词根“恩典”,意思是给予对方原本不配得到的恩赐。比如,因要拜访一位很难约到的客人,我总是和这位客人的秘书预约时间,后来我以为自己都是这位秘书的熟客了,但实际上他总是记不住我的名字。我理解为可能他的记忆力不太好,因此并没有生气,反而和他聊天,昀后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他推荐我去参加一个他老板会出席的展览会,昀终,我接到了这个生意。所以,当对方冒犯你时,你以宽容来回应他,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你很好的帮助者。敬重(deference)就是以人为先,不管“他人”是你的长辈、上司,还是晚辈、下属,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将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并将敬意付诸于行动。无论是扶住电梯的门让你的老板先进电梯,还是为一个怀里抱满文件的下属开门,都是首先考虑他人的需求、敬重他人的态度和表现。第三,礼仪的三个基本态度:尊敬(respect)、体贴(consideration)和诚恳(honesty)。 一个真正纯正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有些人抱着一次性买卖的态度做生意,但如果要生意有长期的发展,显然一次性是不够的。如何将我们的客户由一次性的客户,变为满意的客户,再成为多次重复合作的客户,到昀后成为我们互相促进的搭档,达成双赢、信任,那么就要培养和拥有礼仪的基本态度。 父亲海外创业的故事 当我父亲在加拿大开始做蔬果进口贸易时,他的一位来自超市连锁店的批发商病倒了,西医治不了他的病,他不得不病退回家。当我母亲得知此事后,她感觉这位客户的病状很像她以前得过的一种由中医治好的病。于是她找到那位中医,向他要来药方,每天亲自煎药给这位客户送去,并指导他服药方法,看他服完药后才放心离去。因同情他是单身汉无人照顾,当他卧床不起的时候我母亲还亲自送饭过去。一个月后,这位客户完全康复了,又到了另一家连锁店工作,并成为我们家里的常客。20年来,他一直从我父母这里批发蔬果,成了我父亲的商业合伙人和朋友,并给我父亲许多生意上的指导和帮助,如提醒他该添置哪些新货,告诉他商务经营秘诀,还将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商介绍给我父亲认识。如今,他的业务范围已从台湾扩展到整个亚洲、南美及欧洲。在我父母的头脑里,没有客户、雇员,或者供应商等人为划分的界限,他们统统被我父母视之为长期的搭档、伙伴,而且父母毫不执著于短期利益。这种经商模式换来的结果是,每一个雇员,只要他通过我父母严格的能力和性格的考核标准,就成为了终身的雇员。在加拿大,债务人还款时,可以抵消10%的债款已属商业惯例,但我父母的顾客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年100%偿还欠款,从不拖欠,这在商学院的案例研究教学中是闻所未闻的,也为将商业礼仪根植于心并上升到价值观水平才称得上成功的商业模式,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尽管父母对客户的选择非常挑剔,但一旦和他们开始合作,就视之为互信互利的商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