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及出路东莞市塘厦中学李文舒中文摘要根据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教学的现状以及新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的建议,探讨将课内外协调学习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戏剧教学中,以提高戏剧教学、学习的质量。关键词:戏剧教学教学现状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AbstractUnderthecurrentlanguageteachinginsecondaryschools,aswellastheproposalofthenewcurriculumstandardsfordramaticteaching,thispaperintendstostudyhowtoapplycoordinationandresearchstudybothinsideandoutsideofclasstodramaticteaching,withthepurposeofenhancingdramaticteachingandthequalityofstudy.Keywords:dramaticteaching,thecurrencyoflanguageteaching,thenewcurriculumstandards,ResearchStudy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中学语文戏剧教学指的就是对剧本的了解、学习、欣赏,戏剧教学即戏剧剧本教学。尼采曾经说过:“除戏剧之外,还没有一种艺术可以使阿波罗之沉稳与狄奥尼索斯之狂野获得完美的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几经改版,但始终保留着戏剧单元的学习,京剧还被列入了音乐教材中,可见人们越来越认同戏剧不可代替的地位,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戏剧融多种艺术于一炉,解读戏剧增加了难度,加上中学语文教学课时的限制,所有的一线语文老师都必须思考和解决授课内容多和课时少这个矛盾,所以戏剧教学既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难点,又是弱项。一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翻开中学语文教材,不管是人教版还是粤教版,我们会发现戏剧的学习都集中在一个单元,篇目不多,但却涉及古今中外。例如入选的有中国现代话剧《雷雨》、《茶馆》、《三块钱国币》;中国传统戏曲《窦娥冤》、《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牡丹亭》里的《闺塾》还有《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外国戏剧有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现代荒诞戏剧《等待戈多》等。所选篇目都是经典的作品,且篇幅较长,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常以节选的方式出现,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容易出现“长文短教”的现象。纵观近十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对戏剧作品的考核几乎为零,就算考也只是在文学常识中以识记为主的填空题,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中有一道文学常识的考查题,其中B项的题干为: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由此可见,学生只需识记作品名称及其作者即可。由于高考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学课时的不断压缩,许多语文老师逐渐淡化了戏剧教学,甚至有教师弃之不教,交由学生课外阅读。仔细分析一下,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处理戏剧教学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整体了解剧情及创作背景。这几乎是每个上戏剧课的老师必选的一项。课本节选的只是全剧的一小部分,如果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明白全剧剧情,那么对节选部分的阅读理解就可能发生偏离。(2)分析戏剧冲突及人物台词。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分析戏剧冲突也就成了语文戏剧课堂上的重头戏,教师一般按照戏剧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结构来逐步分析冲突。在人物台词的处理上,教师一般抓住主角的台词让学生理解,比如《雷雨》中,为什么侍萍要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小姐”,“不规矩”,“不贤惠”,“不很守本分”?(3)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有些老师直接拿一些优秀剧团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分析剧情的时间,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加入戏剧,学习气氛比单纯看剧本更浓。(4)进行相关的读写训练。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帮助揣摩人物的心理;在写作方面,教师会布置一篇小作文,让学生续写结局或者是将戏剧改写成小说或记叙文等。(5)演课本剧。“粉墨登场乐一回”,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教材节选的剧本内容,以加深理解。以上几种戏剧教学方法都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不能一概否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入选语文教材的戏剧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创作时间的久远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戏剧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方面较小说简单,基本靠台词和动作完成,学生必须对戏剧的潜台词赋予创造性的想象才能读懂。戏剧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文学体裁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能够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把戏剧冲突和戏剧台词从戏剧中抽离出来,没有与人物形象连起来,甚至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依赖于前人的研究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从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他们受本身文学素养,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入选的中国传统戏曲年代久远,入选的外国戏剧则因文化的差距,学生在自行阅读时有一定的困难,更别说能感受戏剧的魅力及其审美内涵。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对于学习戏剧没有多大的兴趣,跟着老师的安排看看视频、做做笔记就算。二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新课程标准中有“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同时新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提出了7点建议,反观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从阅读理解层面上来看:(1)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戏剧教学,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戏剧教学的第1点建议是这样说的: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剧本节选部分的课堂教学只是起一个引路的作用,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全剧乃至更多的剧本。由于课时压缩高考压力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戏剧教学,更别说带领学生感受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利用一定的时间简单介绍剧情及作者的创作背景,这让学生有了一种依赖性而没有自主去阅读完整的剧本。连阅读兴趣都没有培养出来,学生没有完整阅读过作品,又怎么能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呢?(2)表演流于形式化。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戏剧教学的第4点建议是这么说的:朗诵剧本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多教师都会安排一到两节的表演课。在演课本剧这一点上,我认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能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剧是一种很大的锻炼,但是教师在组织这一项活动时必须考虑付出与收入的成效问题,学生排演课本剧,必须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排练,熟记台词,揣摩人物内心,准备道具、服装,演出时必要的化妆等等,而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能否承载这些辛苦,辛苦过后学生真正的收获在哪里?另外大部分由学生改演的戏剧都在玩文字游戏,窜改人物台词,加入一些流行音乐,这样的表演丢失了戏剧原有的高雅审美。究竟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的表演课应该怎么上,我想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第二,从鉴赏思考层面上看:在戏剧教学中抓住了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但没有上升到戏剧的审美内涵和艺术特性的高度。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的第2点建议是这么说的: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第3点建议: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的时候确实注意到了戏剧的人物台词和戏剧冲突,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将其独立出来,将戏剧等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而对于戏剧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审美则没有深入学习,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戏剧对比学习更是无人尝试。课本中节选的中外戏剧都具有各自的代表性,如果能综合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接受多元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第三,从创新发展层面上看:续写和改写训练偏多,对于戏剧评论或者创作剧本较少,几乎没有。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的第3点建议是这么说的: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第5点建议: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第6点建议: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剧本,相互交流。不能否认,戏剧教学中采用续写和改写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造力,但是意义不大。戏剧评论的撰写训练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回归文本,这样的思考有根有据,而不是凭空捏造。若学生能对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更是能拓宽他们的眼界。这个层面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也是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创新促进其发展。以上三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从阅读到思考和创作是一个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但中学语文教学中因为教学课时的限制,很多语文老师对于戏剧教学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草草带过,将时间留给高考考核较多的其他的文体教学中。在戏剧单元的讲授中寻求一种解决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的教学方法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三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出路根据戏剧单元课文偏长,内容跨度大等特点,每篇文章都按照上述三个层面逐一训练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可以在这个单元采用课内外协调学习的方法,抓住戏剧的基本鉴赏方法,将戏剧单元的所有课文整合起来讲授,以生为本,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以这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在戏剧单元采取这种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课内外协调学习1、课外自行阅读,理清戏剧情节发展,了解人物关系,戏剧冲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戏剧单元放在第三、四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单元为第三单元。教师可在学期初或者上个学期末就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入选戏剧的完整剧本。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教师可安排一课时的戏剧入门讲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花费点心思。例如可用脸谱歌导入“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北京opener/没见过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绿色的精灵笑哈哈/……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又可引用《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词“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还可以播放当前热演的《暗恋桃花源》话剧等方式来引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师再适当提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揣摩人物的台词,所表达的心理,尤其是人物的潜台词的理解等。鼓励学生阅读完整的剧本,理清戏剧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关系,这就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浪费时间讲解剧情,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2、课内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在阅读剧本的过程中的感受,交流并总结戏剧的鉴赏方法。这是一堂讨论课,学生已经阅读了整个单元的课文,教师不必限制讨论哪一个剧本,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对某一剧本特别喜好,会花时间多读了几遍,思考也就多了些。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在阅读剧本的过程中的感受,例如读完剧本以后你记住的是些什么内容?是哪一个人,甚至是哪些话?为什么你记住他了?人物的一言一行有什么特点?在整个剧情的发展中某个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的?安排这样的讨论课一来可以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变“要我学”到“我要学”,二来可以在讨论中逐步总结出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习贵在总结,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鉴赏方法或许比教师苦口婆心用PPT投影出来的方法更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