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化概论一“文化”界说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既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文化。特征:人类创造;后天获得;民族共有;延续性3、西汉以后,文与化开始结合成一个整词,其涵义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文明)。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2、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等。根据视角的不同,还可以将文化结构进一步分类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其四,从社会功用上,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四层次说: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2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术语,“文化研究”特指20世纪50、60年代发轫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尔后逐步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亚洲地区的一种学术思潮与知识传统。迄今为止,文化研究经历了“文化主义”、“结构主义”、“葛兰西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四个理论范式阶段。文化研究的对象:历史经典---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或亚文化形式主义、象牙塔---权力及运作机制、文化政治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反学科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2、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3、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理伦理等。4、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二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2、学习中国文化: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警惕文化决定论:因为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了。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惯称为三大阶梯。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乾隆年间最终确定的。3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汤因比《历史研究》挑战与应战理论过量与不足,要适度中国华侨:东南亚与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内陆外海大河文明农业文明•西方陆海相间海洋文明商业文明•血缘关系:先验性与等级性本分、耐心4•利益关系:七月与平等进取、冒险•群体本位责任感忧患意识集体主义•个人本位自我实现个人主义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自然经济的起源: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起源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代表新石器文化的仰韵文化、龙山文化,已经从渔猎过渡到农耕生产,已经显示出农耕文明,表明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已在黄河中游地域开始形成;同时,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农业文明,如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遗存和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存,都表明这一点。二、农耕文明的重心南移农耕文明虽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黄河中下游农业率先到达较高水平,此地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自然也就成了封建政权力量相互较量争雄、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地区)。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农耕区域渐次向南扩展。而秦汉统一后,南北文化易于交流,汉晋以降,北方边患渐多,战乱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由于迁徙及战死的因素而大量减少,生产力大受破坏,而江南战乱较少,相对于北方,它得到较大的发展,生产的巨大潜力开始发挥出来。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的特点:1.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成份并存:农耕自然经济并非一种单一型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它的体制下允许多元化的经济成份并存。这些成份互相对立同时又相互依存、补充。中国南北文化差异•南矮北高;南瘦北胖;南柔北刚;南细北爽•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腔北调;南繁北齐;南老北孔•南船北马;南床北炕;南拳北腿;南骗北抢•南轻北重;南经北政;南下北上•南曲北歌;南戏北剧1)纵向:远古村社经济——宋元明清的乡族经济;奴隶制经济残余残存于封建经济中;贵族分封制度一度中断,但至明代亦存。(2)横向: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关于商品经济的特点:(1)中国的农耕经济并非纯粹的自耕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其中也保留有商品经济一定的余地与比重。5按理,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是对立的,我们不能清楚它在我国产生的确切时间,但可以肯定,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它就已经悄然出现,并且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发展,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其原因是有:一、经济体制。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首先,社会经济过早成熟,即与西欧社会相比,许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却早已出现,古已有之;其次,社会经济又不成熟,它未能充分成熟,相反地却加重加大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与坚固性。二、社会矛盾。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中国历代王朝有一种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治与乱)互易的周而复始的规律。王朝更替的变化周期与同时期的经济兴衰周期大体同步,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破坏、停滞周而复始。农耕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根本上是以扩大劳动量的投入来实现,而人口增长率会高于物质资料的增长率,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会失调,战乱、灾荒等自然社会因素会自发调节其矛盾,使社会经济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而遭受周期性的破坏。三、上层建筑的箝制与束缚:上层建筑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又严重地阻碍之。(一)经济剥削:赋税、徭役、兵役、重农抑商。(二)意识形态的保守、怀古阻碍之。(三)古代的政治布局的阻碍:(四)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又使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