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构建高中课程目标体系,为高中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反应与条件;结构与性质;变化与守恒;反应与平衡;归纳与比较;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实验与证据;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在合格公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力。具体的表现是:掌握方法、学会发现、勇于创新。高考的考查基本目标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程度,从中测试学生的各项能力和核心素养。命题发展趋势是:减少知识性考查,加强知识应用性考查。当前的问题高端、大气、上档次形式大于内容标签化缺少整体安排低调、奢华、有内涵静心思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凝心聚力以德树人研究物质的变化原理实验、资料研究获取物质改造物质获取能量研究物质组成研究物质的结构定性定量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分子化学键基本反应规律周期律氧还反应中学建立的基本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做什么元素教学结构组成性质反应结果条件规律表达启示1:突出研究性,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启示2:注重知识性考查的同时体现知识的应用性真问题,真情景启示3以元素为核心,以生产及实验为载体融合反应原理,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查关注知识能解决什么?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是什么?逐渐加强化学反应原理应用性考查从高考命题发展变化角度看①对性质的研究②对反应的研究③对组成的研究本质:证据获取和证据的论证方法:实证检验和对比研究基础: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应用物质的检验最基础。从问题研究的角度看1元素化合物再认识2合理建构复习过程高考复习建议掌握方法提高素养1元素化合物再认识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的基础,高考占70%以上因此,要以元素为核心,辐射原理复习以元素为核心在分类复习,构建物质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做好反思性的复习反思什么反思学了什么?反思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存在方式?反思用了什么方法认识物质?反思变化(反应)的规律物质的转化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转化过程可有多种途径物质的转化是可以控的转化的主要形式1、沉淀反应2、酸碱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从物质转化(反应)的角度看元素复习建议合理有序安排复习程序,采用融合式的复习策略概念是工具性、技能性的知识,必需强化应用“化学用语”——关键是表达①表达结构的化学用语;②表达组成的化学用语:③表达变化的化学用语。都可以融入到元素、溶液、电化学的复习中“分类”——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思想的表现一、物质转化有规律实例1:工业硫酸铜中含硫酸铁Fe2+除杂过程:Fe2+→Fe(OH)3实例2:含有SO2废气吸收制Na2SO4上述过程涉及什么变化?选择什么方法实现?重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SO2:酸性和还原性SO32-:碱性和还原性Cl2:酸性和强氧化性ClO-:碱性和氧化性NH3:碱性和还原性NH4+:酸性和还原性NO3-:有条件的氧化性(H+)Fe2+:酸性和还原性Fe3+:酸性和氧化性反应规律1、沉淀反应规律:溶解性强变溶解性弱2、酸碱反应规律: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较弱的酸性物质或较弱的碱性物质或中性物质“酸”遇“碱”变“碱”“碱”遇“酸”变“酸”遇水“形”变“性”不变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易反应强+弱→较易反应弱+弱→难反应二、物质转化途径与方法物质转化过程有多种途径实现的方法是有多种方法1、沉淀的生成2、沉淀的溶解3、酸碱转化4、氧化还原转化有人设想以氮气和氢气为反应物,以HCl和A为电解质溶液制造出既能提供能量,同时又能实现氮固定的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式,则A是。元素在原电池中的应用对元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对元素的学习不应只局限于必修1,应在各个阶段不断深入反思和完善。1、元素存在有多种形式2、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转化是有规律的4、转化有多种途径5、转化是有条件的6、转化是可控制的认识物质的方法和思路结构组成性质反应结果条件规律表达思路方法分类研究通性演绎实验验证按元素分类按宏观组成按微观组成按物质性质2.合理建构复习过程基础落实重在应用理解高考重在启示从课本走向高考从高考回归课本题在课本外,理在课本中元素化合物是核心组成与变化物质的检验为基础1.反应快慢、程度与调控(条件选择)2.反应的利用:①获取物质(转化、除杂、分离、提纯)②能量转化(电化学)(1)以问题解决带动基础落实(2)以融合的方式带动应用训练(3)以研究问题为突破口培养学科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