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与第五次反“围剿”By蔡铄爽曾剑萍许岱琳钟小燕张云霞七律·长征1934年10月,由于李德、博古、王明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为了保存军队实力,获得革命胜利,中国革命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事件发展1919:五四运动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1921:中共成立(反帝反封建)领导工农运动,进行革命斗争(VS北洋政府)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1925:大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即北伐战争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二七惨案二七惨案上图:林祥谦宁死不屈,被活活砍死并枭首示众,牺牲时年仅3l岁右图:江岸,京汉铁路总工会设点,这里成为军阀屠杀罢工工人的地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压力下,2月7日,军阀吴佩孚向工人举起了屠刀,制造了”二七”惨案。为保存实力,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联名下《复工令》,工人忍痛复工。至此,轰轰烈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宣告结束。京汉铁路大罢工也充分暴露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的残暴和北洋军阀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走狗的属性。事件发展1919:五四运动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1921:中共成立(反帝反封建)领导工农运动,进行革命斗争(VS北洋政府)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1925:大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即北伐战争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此进入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二七惨案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事独裁。并且捕杀共产党员1930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红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围剿”1927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8.1南昌起义9.9秋收起义9.29三湾改编12.11广州起义193010月反“围剿”由此展开······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共产党VS国民党事件发展土地革命内容: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提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影响: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奠定群众基础、物质基础。土地革命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事独裁。并且捕杀共产党员1930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红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围剿”1927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8.1南昌起义9.9秋收起义9.29三湾改编12.11广州起义193010月反“围剿”由此展开······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共产党VS国民党事件发展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诱敌深入,5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歼敌一个半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1st2nd1931年2月,蒋介石以“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红军仍以诱敌深入应战,1931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取胜。第二次反围剿3rd.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1日第二次围剿失败仅仅一个月,1931年6月,蒋介石又调三十万大军亲自指挥,突然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聘请英日德军事顾问团,采取长驱直入战术,直扑红军主力企图一举消灭。中央红军则“避敌主力,打其虚弱”。4th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12月国民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红军指挥员朱德、彭德怀鉴于敌强我弱,令红十一军伪装成为主力部队,国军指挥员陈诚中计,被红军伏击。后红军则仍以红十一军伪装主力,摆出保卫广昌的态势,主力则潜入后军北方。陈诚再次中计,被红军袭击成功。在此情况下,国军被迫撤出中央苏区,中共胜利背景第四次围剿于1933年春失败后,经过短暂休整,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开始准备第五次围剿。国军总兵力最终达到100万人VS10万红军5th第五次反围剿第一阶段:1933年5月,蒋介石在调集各路地方军队以后,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摧毁苏区。而这时,中共中央领导人仍令红军主力插入国军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攻,进行阵地战。从1933年5月25日到11月中旬,红军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反使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第二阶段1933年12月11日,国军以8个纵队的兵力离开碉堡封锁线,开始第二阶段的攻势。中共临时中央却命令红军进行战略决战,继续攻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黄埔系中央军;失利后被迫南撤。第三阶段1934年4月10日,面对国军的绝对兵力火力优势攻击下,红军辗转苦战,难于应战;在红军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减员很大的情况下,中共领导仍坚持采取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以求阻止国军进占广昌。最后阶段1934年8月5日,国军北路军9个师在空军、炮兵的支援下,向驿前以北地区发起攻击;并攻占驿前以北的全部阵地。1934年9月下旬,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雩都(今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江等县的狭小地区。此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中共丧失了全国最大的苏区根据地,给中国工农红军几乎造成灭顶之灾。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分析共产党国产党经济政策左倾错误提高军力方针正确兵力较弱资源困窘科普时间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何为“左”倾?Doyouknow?回顾中国共产党史,有三次“左倾”错误:◆瞿秋白的盲动主义(1927年11月-1928年4月)◆李立三的冒险主义(1930年6月—9月)◆王明的教条主义(1931年1月—遵义会议前)【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大革命战争失败后,于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被停职。八七会议上,正式将陈独秀免职,并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继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详情如下中共中央在瞿秋白的领导下,宣称中国革命是所谓“无间断的性质”。他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他们不顾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失败后群众的实际情况,反对组织有秩序的退却,命令共产党员和群众去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城市武装暴动。还错误的提出了使指导干部工人化的主张,以改造党的领导成分,并用惩办主义的办法处罚了一批领导干部。瞿秋白的这种“左”倾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给党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28-1930年秋,李立三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和宣传部长。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错误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要求全各地准备马上起义。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计划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和各级行动委员会。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曾使革命事业遭到重大损失。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国政治家,中国工人运动领袖。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从1931年1月—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占据领导地位长达4年。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最长,给党带来的危害也最大,它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突出表现为教条主义1、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一举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否认中间力量的存在,认为国民党各派和中间派都是“最危险的敌人”,要一切斗争,整个地反对;4、推行“城市中心论”,要求红军去占领城市,反对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5、打着“反右倾”的旗号,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内容、表现: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受到了极大损失,不得不开始了战略性的大转移(即长征)。结果王明生平(1904年5月23日-1974年3月27日),男,原名陈绍禹,字露清,安徽金寨县双石乡码头村人。1920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1924年秋,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6月,“五卅运动”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1925年11月,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担任校长米夫的翻译。1929年3月王明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1931年1月,在他的老师、共产国际执委兼东方部部长米夫的支持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明,实际上在同年1月至9月间主持中央工作。据称,王明此后在中共内部逐渐形成了一支以王明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派”);其特点是把马义教条化,忠实执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一切指示。1931年9月,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去了莫斯科,这一时期,博古为临时中央总书记,充当了王明在中共的代理人的角色,继续执行王明“左倾路线”,并剥夺了毛泽东等人的军权。妻子孟庆树由于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王明和孟庆树夫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分歧。王明出身城市贫民家庭,家比较穷,没房没地,甚至穷到把其小妹妹送去当童养媳的境地。王明少年时是个穷学生,交不起学费。孟庆树出身于地主家庭,家里有房有地,孟父当中医也挣钱,家庭比王明家富裕多了。据说孟庆树赴苏留学,到苏后,又住洋房,吃面包一直未受过苦。孟庆树十足洋派头,爱吃西餐,不用筷子,用刀叉吃饭。而王明显得土气。虽然王明、孟庆树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但王明长期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对此有所约束与收敛,而孟庆树却比较放肆,爱发小姐脾气,常和人争吵,一直搞不好同志间关系。Justforfun王明继母也说:同媳妇搞不到一块,媳妇对王明很厉害,跟他说话就像训小孩似的。左下为王明夫人孟庆树,其后站立者为王明。Justforfun孟庆树据王明秘书回忆说:“王明与孟庆树常吵架,一吵就讲俄语。孟这个人太厉害,有时一吵就半宿,搅得我们不能睡觉,他们半宿都不算完,一连好几天都不说话。可能都是因为些生活琐事。”(这种俄语吵架,在中国人中间真算罕见,这可算是王家特色吧!)愉快时,孟庆树叫王明为“克劳白夫”同志,王明亲切地称孟庆树为“罗莎”,这象征玫瑰花的俄文名字唤起俩人在苏联时那段春风得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Justforfun一、王明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的主张(一)关于“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二)王明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王明的事王明提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经济性质问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性质,王明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地位的国家,所以中国的经济充分表现出殖民地经济的特点,即是帝国主义国家掌握国家一切主要的经济命脉(如铁路、矿山、银行、航业、重要工业等)畸形发展,且主要地只限于一部分轻工业(纱厂、丝厂、面粉等)并对帝国主义有极大的依赖性。所以他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反帝国主义与土地革命。在民主革命阶段王明笼统地提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口号,未加区分的把所有资产阶级都赶到敌人队伍中,必然导致“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削弱自己的力量,不可避免的给中国革命带来损失。结论:革命政权问题在革命政权问题上,王明在反“立三路线”时,申明了共产国际观点中一些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