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人:刘明蕊13级物理三班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效果与反思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这节课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特点本课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因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虚像、实像,并且知道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都是运用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且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对影响像的大小、虚实、正倒的因素还不太了解,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探究,交流和思考,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真正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会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三、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我采用提问法、实验观察法及分析归纳法相结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得出凸透镜成的规律。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引发猜想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新课引入通过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兴趣。让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放大镜,将其靠近物体与远离物体观察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进而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究竟有怎样的规律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引发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实验探究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具座(带有刻度尺)、光屏、蜡烛、火柴;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像距(v)。•根据桌上的器材让各小组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教师点拨并确定实验方案如下:将蜡烛依次放在距离凸透镜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实验注意事项:调整烛焰焰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必须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如下表格: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u2fu=2ffu2fuf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合作交流学生实验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点处;(2)能在光屏上成离透镜最近的像的是点;能在光屏上成最大的像的点是点处;(3)成虚像的点是点。2、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五、教学效果与反思•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主要以实验为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推动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