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26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核舟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首先是说教材《核舟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教读课文,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它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地展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以此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根据本篇课文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并积累重要文言字词2、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3、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手法4、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第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启发,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点评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第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首先是新课导入: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多幅微雕的艺术作品,其中也包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以这篇课文为蓝本所雕刻的核舟。这样设计就能让学生对雕刻核舟这种精湛的技艺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我会说“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而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更是一绝,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展示的就是我国古代的微雕艺术。第二是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首先我会播放磁带,让学生听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注意生字的字音,句子的停顿问题。然后请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在最后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较难翻译的字词、重要的语法点进行点拨、讲解。如:古汉语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语法特点,题目《核舟记》这个“记”的理解。接下来,我会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请同学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文章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的?二是文章各段各写了什么,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第三是研读重点段落,体会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巧妙的构思首先要求学生仔细研读文章3-5段,根据文章内容,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然后选几位画得比较好的同学通过幻灯片展示并介绍示意图,如果学生对所画的图有异议或观点不统一的地方,同学之间可展开适当的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一步可使学生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另外学生通过自己介绍所画的示意图,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二:文中第一段称王叔远为“奇巧人”,文中3-5段哪些地方可看出他的“奇”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的“巧”?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归纳,引领学生体会王叔远的精湛技艺以及他的独具匠心。第四是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确美和形象美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个环节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品味本文精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首先我会说本文在说明“核舟”这一工艺品时,语言准确、精练、传神,比如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一个“约”字,一个“奇”字就精确地描绘了核舟的长度。又比如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既形象又简洁,把东坡那特征性的外貌展现了出来。这样的描写在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再找出其它例子进行评说。在学生进行评说的过程中,我会加以点拨、引导,比如我会适当引导他们对于文中所刻画的5个不同的人物的形象进行对比,引导他们体会小品文语言的精确性。通过本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小品文的语言特色。第五是布置作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必做题,一个是选作题。这样的作用布置,及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基础必做题就是让学生完成与课文相配套的练习题。选作题为自选一件制作精巧的工艺品,然后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板书设计概貌:首尾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船仓:篛篷、小窗、栏杆、对联核舟船头:苏、黄、佛印、手卷船尾:舟子二人,楫、炉船背:题名和篆章,文字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