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编码收费临床意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2502030209元1、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凝血酶时间测定(TT)25020303510元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凝血酶时间缩短:见于血标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25020302510元一、延长:1、因子Ⅷ、Ⅸ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2、严重的凝血酶原Ⅱ、Ⅴ、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3、纤溶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二、缩短: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bg)25020303020元1、纤维蛋白原减少: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病例极少。2、纤维蛋白原增加: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的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反应。常见于下列疾病:(1)感染:如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等。(2)无菌炎症:如肾病综合征、风湿热、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3)其他: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也可轻度增高。血浆抗凝血酶III测定(AT-Ⅲ)25020304730元1、先天性AT-III缺陷。2、获得性AT-III缺陷;AT-III减低:见于肝脏疾病、DIC、外科手术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等。AT-III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剂、应用黄体酮等。血浆D-二聚体测定25020306640元1.DIC时由于广泛微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2.白血病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达到20000μg/L或更高。3.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栓,患者急性发病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4.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率约10—30%,其中以腺癌并发血栓的发生率最高。5.外科手术后,组织损伤后对凝血系统的激活可使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6.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孕妇女(p<0.05),但低于妊高征孕妇。7.肺栓塞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且栓塞的面积以及栓子的大小与D二聚体水平显著相关。8.肝脏疾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继发性纤溶亢进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原发性纤溶症时,D二聚体不增高。陈旧性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不增高。10.组织损伤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D二聚体水平增高的幅度与损伤的时间和程度相关。11.急性失血与慢性失血时,都会导致D二聚体水平增高。12.长期卧床、口服避孕药,遗传性抗凝系统缺陷等,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13.糖尿病时,存在广泛的血栓病变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14.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几乎所有的DVY患者D二聚体呈阳性,因此可作为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导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持续较高,说明治疗无效。含量再升高,预示血栓再发生。15.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时,D二聚体水平可显著增高。凝血六项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