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动物凶猛》与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比较鉴赏题记:那个夏天,阳光格外灿烂。而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由于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所以后来就去浏览了其改编自的小说《动物凶猛》。对于这两个作品的不同之处,我想分以下几方面说明。首先,当我读小说时,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一种有心而出的压抑感。小说的文字太过灰暗,对痛苦、疯狂的描述太过直白,并不隐晦。足足使人觉得压抑与悲痛,像是背着一个沉重的壳,透不过气来。而电影的改编,并不像小说那么悲痛了,反而多了很多幽默与诙谐。比如影片开始时少年们上课恶作剧,给老师捣乱的场景;马小军爬上高塔,最后全身煤炭灰地下来时,露着一嘴皓白牙齿冲我们嘿嘿傻笑的场景;几百人去打架决斗,最后却神奇般化解,在饭店里共同碰杯的场景……都能让我们忍俊不禁,给作品增加了更多的轻松感与幽默感。我认为这样的表现方式更能带动观众的共鸣,毕竟太过压抑的表现、太过悲惨的结局,观众们在主观上是有所抵触的。第二,是对于描写方式的不同。在小说中,由于只能通过文字的描述来表现当时的场景与人物状态、感情、心理,所以其表现形式、描写方式就受了很多限制,并不容易被人们感知到。尤其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大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像作者一样,很容易错过一些需要意会的描述。所以我认为,相比较小说,电影更容易通过侧面方式来表现各种情感。演员的神态、动作;说话时的语音语调;环境天气的描写;房内的布置等等,都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自己的感受与想象空间。例如,马小军与米兰仅仅有一次雨中的拥抱,如果用文字来描写,或许写得再动人再生动,我们都不会切身体会到那种场景吧。但电影不仅让我们直接听到了马小军那撕心裂肺的对米兰的呼喊,更用全景和音画效果表现了宽广的空间和瓢泼的大雨,使这个拥抱更具有浪漫色彩,突出了马小军对于米兰的不可收拾的爱恋与紧张、激动的心情。这样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现场的温馨与甜蜜,甚至以为第二天他们就要在一起快乐地生活下去了。总之,亲眼所见的总比文字描述要生动形象的多,也更容易给我们带来冲击感。第三,就是关于内容上的改变。这所有的改变都基于一个原则:将原先悲惨沉痛的结局改得稍稍“温和”一些,也就是不那么悲惨。就像最后马小军徘徊在现实与虚幻当中无法自拔时,他冲动地跑到米兰家里强暴了她。而在电影的改编中,马小军并没有成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却让最后的结局并不那么苦痛,而以前灿烂美好的回忆也并不会在一瞬间崩溃瓦解了。其实我认为,每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都有这几个特点,尤其是在表现手法上,电影不会把结局把过程写得那么惨烈,而是会运用幽默诙谐的手法把背后的残酷与悲哀展现出来,让读者们细细品味。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是这学期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其表现形式幽默诙谐,同时又却深富内涵,真真地让我从刚开始的捧腹大笑,变成了最后的无限唏嘘与感慨。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冲动、冒险与挑战;有爱情、亲情与友情;有幼稚、无知与愚昧;但最终,他们都获得了成长。相信每个人对这部影片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而它展现在我眼前的正是一个青少年成长的青春梦:从叛逆到孤独,从孤独到对于爱情的渴望,从渴望到与现实混淆不清的想象,知道最后那段阳光灿烂的青春不在了,永远的逝去了。我想起了一个网友在评价这部影片时说过的一句话:之前,他的生命在寄存等待着一刻,之后,他的生命不断丧失远离这一刻。我想这一刻,就是那阳关灿烂的日子一闪而过的时刻吧。而这一刻,也值得我们所有人,慢慢回想,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