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明——(简略版)论语的智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语》的智慧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肖永明目录•1.《论语》其书与孔子其人•2.论为学•3.论修身•4.论治国理政一、《论语》其书与孔子其人爱默生的习惯是“不动笔、不读书”。阅读中凡有激发、感悟,他随时抄录以充作日后的资料库(SavingsBank)。据钱满素先生考证,在研读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四书》期间,他在不同场合的摘录和引用儒家格言“多达百余条”④,足见他对这部分内容的欣赏和认同。美国20世纪上半叶中国问题专家马森在《西方的中华帝国观》一书中,曾论及爱默生在欢迎中国使臣的宴会上对中国文明的大力颂扬,并注意到他“经常引用孔子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⑤。1、关于《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它以语录为主,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共20篇,15000多字。••这数千言,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华,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处处体现了孔子通彻人生的大智慧,可谓是其言简而其意深远。•评价很高。“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论语》中那些名言警句,如温故知新、是可忍孰不可忍,三思而后行,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贫而患不均,等等。长期以来已经成为成语,渗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耳熟能详,产生深远的影响,塑造政治伦理观念、文化心理结构。•北宋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据传,当时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每遇政事难决,便于归家后查阅家中一书,次日则问题迎刃而解,久之家人好奇,偷偷打开一看,乃半部《论语》。于是时人便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后人引用此语,意指《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只需要它的一半即可治理天下。此说不一定为真,但可以反映南宋时期学人对《论语》所涉政治理想、统治手段的重视。历代皇帝的经筵讲学内容大多与《论语》有关。如程颐给年幼的宋哲宗讲《论语》。•康熙帝《日讲四书解义序》:“论政与学,天道、王道之全,修己治人之要,具在《论语》一书。”•历代的科举考试、学校教育以及书院教育、私塾教育中,《论语》也是主要教材。•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其人•鲁国为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定礼乐,经过七百余年发展,已趋成熟。孔子继承周文化的精神,并加入了自己在春秋乱世的文化碰撞中产生的思想及体证,成为周文化之集大成者。•没落贵族。自幼好学,精通六艺,感春秋乱世给苍生带来深重灾难,因此想通过传扬自己的思想来改变乱世,拯救百姓于水火,于是游走列国,劝说各国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张。其治世之方重在治本,希望通过教导人民学习礼乐,感化世人而致太平。这种方法见效慢,对于当时的君王而言,远没有开疆拓土征战杀伐来得痛快、实际。于是屡屡被拒,甚至有陈、蔡绝粮之困,最后孔子晚年回到故国编修古籍、教授弟子直至终老。身后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与“三不朽”。曲阜孔府全景孔子本身日益“圣化”,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历代王朝对孔子的尊崇。其影响至今很大。满清入主中原时,曾箭射孔子像,引起天下文人的激愤,后康熙为挽民心曾亲至孔庙祭祀。乾隆帝嫁公主到孔府。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包括在海外。二、论学习•孔子十分重视为学。《论语》首篇首章首句即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在论语中,有43章提及“学”,出现“学”65次。•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学”?他的“学习”含义是什么?•除非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力。立身处世,治国理政,都需要学习如何学习。•1.学是智慧与快乐的源泉•“学”的解释:•A:诵,习,诵读练习;•B.“觉也,效也,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后觉效法先觉,需要诵读其著作。二种解释想通。•学习的必要性(实质):人进入社会的入门券。普通人成功的必经之路。立身行事、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必须学习。与古今来杰出的人物、有智慧的人物交朋友,以小我之智接通人类共同的大智,引人类的智慧大池浇灌个体生命,开出绚烂之花。•学习之益:•知识的增长,使人对世界有进一步的认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觉悟,从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宽阔的视野,更健康的心理素质,更透彻的洞察,对内心和外物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可以使得世界在更高层次上呈现与打开(对同一物的认识取决于主体的知识)。•因而使人增长智慧,明白道理,脑洞大开,带来快乐、愉悦与满足。“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内外交相养的过程中,使生命得到滋养,变得更加圆满。•2.学与习•“学而时习之”,短短5字,谈学与习的关系,总结学习的两大原则。•第一:学的目的是习,要重视实践。•“学而时习之”的“学”,不仅指读书,更指行动上的效仿,随时随事了解、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要学生学的,不仅是诗、书,还包括礼、乐、射、御,以及为人、治国之道。这是面向人生、面向社会的学,目的是付诸实践。•“习”不是温习、复习,而是实习、实践。钱穆说:“孔门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当然,习不仅是学的目的,也是手段,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左宗棠:学得一字即行得一字。•第二:实践要适时。•“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习需要实践,更加需要适时的实践。•这有两个要求:•A.在适当的时候付诸实践,这是学的目的。•B.在不适当的时候,不要盲目实践。3.学与思•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一方面,书本知识,林林总总,是基于各种立场、各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文化立场的作品。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缺乏理性,缺乏辨析,对各种观点不能很好地辨别、判断是非优劣,予以正确的定位,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心无所主,缺乏独立见解,成为书本的奴隶。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淘洗的先哲圣贤之言,但也需要思考、有一种理性、怀疑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消化,使经典中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任何思考和创造需要对间接经验的吸取,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书本知识的积累,就是不会借力,蔑视古往今来无数聪明的头脑,没有把自己看成历史演进中的一环。这样的思考也只能是流于空想,是把楼阁建在空中、建在沙丘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孔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程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三、论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思想、行为符合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掉思想中的杂质,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内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惯行为不同和环境影响而成为不同的人。人的高下、好坏,不是由先天决定,而是取决于后天。这是重视修养的理论根据。•一方面,人的善恶高下不是先天带来的,所以要成为有德的君子,必须通过学习修养;•另一方面,这也是说明人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改变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人生是有重要意义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丰富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今人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卖弄学问,于自身的人格修养毫不相干。为学过程中千万不要退却,总要好学不辍,仰慕圣贤的人格和智慧,细心考究他们为人的结局,开辟出的人生境界,和留给后世的遗产。日积月累,生命的善果就会渐渐成熟,不至于华而不实,所学仅止于口谈而无实质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无不与“修身”有关。•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尤其精辟。有人说,一部《论语》,半部论“修身”,并不夸大。《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日本、新加坡、香港学校将《论语》作为修身教材。•《论语》是如何论修身的?一些学者总结出《论语》论修养三原则:为己、由己、求诸己。1.为己•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是说为了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为人”,是说做给别人看。学习、修养,是为了提升自己,不是作秀、沽名钓誉。这是学习修养的根本态度。•为己,学了就要用在自己身上,身体力行;为人,只是炫耀自己,说给别人听,不准备去做。这样的要求反映了儒学的特质,它不是一种知识系统,而是人生的指导,所以儒学也称作为己之学。•真正的道德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道德本身就是为己的。孔子强调君子在父母去世后都会“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因为君子有这样的感情,才有服丧三年的规定。这个规定不是强制人这样做,而是适应了人们的感情需要。君子这样做,不是满足别人的要求,而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心安。•某地讨论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事,有一位网友说:“如果让了,对得起道德,对不起自己;如果不让,对得起自己,对不起道德。”这就把道德看成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与自己对立起来了;在他的心目中,道德只是为了给别人方便,是别人加给自己的要求,实际上他没有真正懂得道德的意义。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让了座,也不能说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常说,好人有好报。其实很多人做好人、好事,并不是为了追求好报,而是为了心安。•对于做好事的人,上天有什么报答?“有德是上天对他们的最大奖赏。”•《论语》上有一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是说伯夷、叔齐为了坚守气节,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子贡问孔子,他们有没有怨恨呢?孔子说:这个结果本来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又有什么怨恨后悔呢?这就是为己的表现。常常说每个人要对得起良心,换一个说法就是有耻、知耻。“行己有耻。”(《论语·子路》)知耻是道德自觉的表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有羞耻感,就会知耻。没有羞耻心就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是危险的,也是不可救药的。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人信上帝,相信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就会约束自己。而中国人不信宗教,就没有约束,所以做坏事无所顾忌,道德状况不好。其实,中国人不是靠上帝来约束人、约束自己,而是靠羞耻心、靠良心,也就是靠自己给自己立一个准则来约束人、约束自己。•总之,为己之学是重要的做人哲学。•道德的行为,是为了求心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为其他;•知耻是道德底线,有羞耻心,才会在有错时于心不安,有所不为;•做事但求无愧我心,这也是为己,是修养的一种境界。•这三点理解容易,做起来很难。•2.由己•只要自觉修养,人人都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德修养全靠自己,做好做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元战乱时,一群书生逃亡,大夏天,又饥又渴,见路边梨树,众人哄抢,一人不动,别人问为何?他说:‘梨树无主,我心有主。’后来此人成了元朝国子监的大学士。事虽小,自己能把握住,也就是修身了。•后来孟子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儒家尊崇的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只要自觉修养,人人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境界。问题不是能不能做到,而只在你做不做。孟子说,胳肢窝下夹着泰山跨过渤海,这是真做不到的;可是为老人家折一枝树枝,你说不能,那就不是不能,而是不去做了。•这样说,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王,而是说,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尧舜那样道德人格高尚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按照尧舜的榜样去做就可以•周处除三害:•周处倚仗强壮有力,横行乡里。人们视为祸害。一次,见两个老人愁眉苦脸,就问他们。那两个老人不认识他,就说,我们愁三事,一是南山上有猛虎,二是河里有蛟龙,三是周处横行乡里。•周处听了之后,深受刺激,决心为民除害。他打死老虎,又杀死蛟龙。他兴冲冲地回村,一到村口就发现村里正在庆祝。原来村里人以为周处和蛟龙被冲到下游,一起淹死了,正在庆祝他和蛟龙的死。•周处受刺激更大,立志改正,到江南去找名士拜师。问,我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