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信息窗2第的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在学习时间单位年、月的基础上认识日,还有比年大的时间单位世纪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世纪与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某某年份是第几世纪。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日与世纪,了解时间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判断某某年份是第几世纪的推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吗?谁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时间吗?情境再现,(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上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板书:1.一日是怎样规定的?2.一日有多少小时?3.钟表上,一日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同学们,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吧!探究导航:(1)谈一谈,结合生活经验,小组交流对“日”的认识。(2)动动手,转一转手中的钟表模型,说一说一日之中,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3)议一议,结合上节课所学,说一说,年、月与日之间的关系。(4)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比年大的时间单位?(5)2013年在哪个世纪?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习要求和提示合作交流,选出代表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全班交流汇报:(出示课件,展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进行自转)1.认识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是1日。为了计算方便,规定1日是24时。(板书:1日=24时)生交流后明确: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日。追问:1日是24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各走几圈呢?实践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钟表模型来拨一拨,看一日中时针和分针各走几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拨钟表时针及分针。)师引导生交流:一日之中,分针走24圈,时针走2圈。谈话:我们结合生活常识,认识了“日”这个时间单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对“日”这个时间单位是怎样解释的。媒体展示:2.年、月与日之间的关系。质疑:你能说一说年、月与日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交流: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1日24小时。3.认识世纪谈话:时光的长河在无情地流淌。表示漫长的时间,需要一个恰当的时间单位。你知道比年大的时间单位吗?预设:我在网上查阅了资料,知道了“世纪”也是时间单位。我知道1世纪是100年。教师适时总结:1世纪=100年。(课件出示关于世纪的资料)质疑:读了上面的资料,说一说我们现在处在多少世纪?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预设回答:小资料地球好比一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日。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朝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晚。当我们中国是白天的时候,处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降落。地球不仅自转,而且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世纪的由来此词来源于拉丁文,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国际上把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称为第一世纪,以后的年份依次类推。我在网上、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今年是2013年,现在是21世纪,所以2013年处在21世纪。师讲解:通常把连续的100年称为一世纪,1至100年为一世纪,用所给的年份除以100能除尽的商就是世纪数,除不尽的年份用得到的商再加1,得几就是这一年所在的世纪数。2000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而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4.知识宝库。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了以下内容:●钟面上时针走两圈,正好是1日。●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1日。1日=24时。●还了解了比年大的时间单位——世纪,1世纪=100年,知道世纪的推算方法。●知道了许多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很快理解了时间单位日和世纪,并掌握了许多时间单位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试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1.填空:(1)2日=()时72时=()日(2)5月在第()季度。第3季度有()日(3)5世纪=()年2000年是()年,第()世纪第()年。小资料时间单位除年、月、日、时、分、秒外,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接触到其他一些时间单位,如世纪、季度、旬等。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1~3月为第一季度,4~6月为第二季度,7~9月为第三季度,10~12月为第四季度。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时要注意2月份的天数。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每个季度的天数也不同。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个月的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友情提示:⑴想一想,1日是几时?⑵你是怎样理解“季度”的?第3季度包括哪几个月?⑶说一说,1世纪是多少年?怎样判断平年或有闰年?⑷2000年在第几世纪?你是怎样推算的?此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有关时间单位的知识解决问题。2.自主学习第5题。友情提示:⑴读一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⑵想一想,一个星期有几天?5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共几天?⑶算一算,你能把上面的日期填完整吗?本题让学生体会到:有关时间的计算,在生活中处处都有。3.自主练习第6题。友情提示:⑴读一读,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⑵想一想,第二、三、四季度分别包括那几个月?⑶算一算,你能算出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吗?(此题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2013年是平年,2月有28天)板书设计:日与世纪的有关知识1日=24时1世纪=100年。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季度月日时分秒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生活化。年、月、日、世纪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这些知识也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把教学内容融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2)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理解探索知识。教学中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亲自拨一拨,转一转,结合以前学的24时计时法,不仅加深了对钟表的认识,而且明确了1日的长短。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3)构建阅读平台,注重资料的引领。教学日和世纪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和有关简单的天文知识,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做到了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深入理解。2.使用建议:“世纪”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课前应让学生查阅资料,大致了解有关世纪的知识,课上充分交流。3.需破解的问题:三年级学生还没有计算除数是100的整数除法的知识基础,那么在教学世纪的推算方法时,应该怎样去处理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