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汉语资料常识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上古汉语书面语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2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由此可知,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应当做到既扎实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各类基础知识,又注重这些知识化为应用能力的转换。古代汉语课如此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本门课程考核的着眼点也注重于知识和能力、尤其是阅读古书能力的检验。时常看到有的学生把古代汉语教材里常识部分所阐释的知识理论一条一条地抄录下来,背诵得滚瓜烂熟,却不注意结合文言材料对这些知识理论加以消化理解,也就不能指导对文言文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是徒劳无功,也决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三、本门课程指定教材的介绍(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特点《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以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这是目前古代汉语教材普遍采用的格局。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关系。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有大量文言文阅读的积累。这是因为文言文选是古代汉语的实际语言材料。教材常识部分介绍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文言文具体语言材料里归纳而出,同时又在文言文材料里得到印证的。因此,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消化,离不开文言文选的学习。文言文选的阅读是获得古代汉语语感的根本途径。要增进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而这一点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得。指定教材收入相当数量的文选,就是为我们提供阅读的材料。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言文选篇,把它作为培养自己文言文语感的途径。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常识部分包括有关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书注释、古文标点、古文今译、工具书使用、诗词格律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古文材料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或经验。以上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有的与古书阅读直接相关,有的则有助促进古书阅读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学习古文,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必须善于学习,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方法理论指导学习。学好以上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并在大量的文选阅读中举一反三,就是学习古代汉语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执一驭万,增进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由于古今字义的变化,导致有些汉字在古代和现代所记录的词义是不一样的。例如“师”字在古代常表“军队”,今义则仅有“老师”的意思。“抢”在古代是“撞”、“碰”的意思,今义也发生了变化。古今字义的这些差异,给古代汉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阅读古书时,应当有意识地积累古代汉语的词义材料。正如学习外语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单词一样,常用词的积累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3值得指出的是,常用词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古代汉语的文选,即必须把常用词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来把握它们的用法。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也都是配合具体的例句即语言材料来加以解说的。切忌脱离语言环境,死记硬背常用词的义项。教材所选讲的常用词,都是在文言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其意义和用法又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易于造成混淆的词。要注意常用词的学习和积累,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就是我们首先应当掌握的内容。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法(一)学习方式——学员自学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鉴于网络学习的特点,本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教师事先指定教材,规定必学内容,要求学员在课前与课后加强自学,预习、理解、消化指定的学习内容。本教材的指定自学内容如下:文选部分:都是学员应当自学的内容。至于网上加以讲解的10篇文选,则可以作为学习的重点篇目。指定篇目的文选尤其是网上加以讲解的重点篇目,是考核命题时选用语言材料的出处。学员也可把它们作为复习应考的范围。论语》八章《老子》二章《五柳先生传》《祭十二郎文》《始得西山宴游记》《郑伯克段于鄢》《子产说范宣子轻币》《鞌之战》《邵公谏厉王弭谤》《苏秦连横约从》《冯谖客孟尝君》《项羽本纪》《田单列传》《苏武传》《肥水之战》《寡人之于国也》《许行》《天论》《逍遥游》《秋水》《五蠹》《论贵粟疏》《报任安书》《七月》《湘夫人》常识部分:网上加以讲解的有关章节。学员对于指定的常识部分的内容应当重点掌握,并注意把知识转换为有关能力。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汉字的构造古书中的用字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代词介词、连词2、教师在网上有针对性地指点或讲授由于网上教学在学员自学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的内容重复讲授,因而只对有关常识、文选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提纲挈领的介绍。(二)练习方式——学员自主练习及教师的网上答疑古代汉语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消化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为此,我们在网页上设计了练习题,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在练习的方法上,我们主张采用学员自主练习与教师有针对性的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学员的自主练习在自学完每一章节的常识或每一篇文选后,学员应该利用教学网页上设计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并依据参考答案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网上答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与学员实行网上对话,以互动的方式,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或就有关教学内容与学员进行讨论。在考试前,教师还将安排时间,在网上即时回答学员的问题。(三)考核方式——对有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闭卷命题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释词题、古文标点题、古文今译题、古文阅读题。考核内容:古代汉语的知识和能力。4词汇、语法、文字是本门课程常识部分的重点考核内容。能力方面,既考核学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将采用教材以外的语言材料),也考核学员运用所学古代汉语知识理论分析说明文言材料语言现象的能力。第二讲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10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10种工具书的特点。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Ⅰ、常识内容精讲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1、编排方式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形符,也叫意符,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中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的构件叫形符,也叫意符。此外,构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可从下列例子看出:到:从至,刀声;形符是“至”。钊:从金,刀声;形符是“金”。而《康熙字典》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修”、“脩”、“倏”、“條”等字,形符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彡”、“肉”、“犬”、“木”。而《辞海》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按照音序编排《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国语词典》《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按照号码编排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直音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5反切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或‘翻’)”、“某某切”。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反切的原理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例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可分析为:誇(kuā)==苦(k-)+瓜(-uā)但是,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演变,许多反切材料用今天的读音很难拼出其读音来。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起,新编的字典辞书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3、释义方式直训:即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说文·一部》:“元,始也。”描写:即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如《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说文·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二)常用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214个部首。3、《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