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1级学前教育一班甘明月Who远承孟轲近接陆九渊王守仁人物简介生卒年:1472——1529出生地: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主要成就:发展陆九渊心学,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平定朱宸濠之乱。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中文名:王守仁别名:王云,王阳明时代背景•明朝自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历经276年。而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位于明朝中期最为腐败,最为黑暗的时期。正德皇帝昏庸无度,整天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把江山大权整个交到了太监刘瑾手中。刘瑾利用手中的大权,专横跋扈,设立了历史上令人胆寒的东厂、西厂,专事迫害忠良,镇压百姓。于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社会动荡不堪,贤良志士遭受压制,奸臣贪官小人得志。王阳明生活在这种时代,自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也正因为如此,心学在乱世中产生了。据《年谱》记载,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王守仁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他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作诗咏金山寺。他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就是他的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进了道教的铁柱宫,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通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后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讨论养生的问题。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当时相当于宰相的内阁首辅李东阳笑着说:“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悬笔立就,朝中诸老惊为天才。嫉妒者议论说,这个年轻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无人。二十五岁再考时被忌者所压,又未考中。成长之路二十八岁礼部会试时,他考试出色,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1517年,他平定江西,后又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两年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受封“新建伯”。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击溃瑶族和僮族等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两广役后,阳明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9年元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作用■论道德作用■论儿童教育(一)论教育的作用•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在“心”中,“心即理”。他还认为“良知即天理”,即是“心之本体”。“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在他看来,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还有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二)论道德教育•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上,王守仁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了“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四个主张。(三)论儿童教育•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国内: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之人,创立了与程朱理学异趣的心学体系,在明中后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他的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国外:“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过积极影响。王守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王守仁的名言•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