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报纸,电台,新闻等)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体知识概念: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的特点1.真实性2.及时性3.简明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文体知识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作用消息的结构•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补充:消息固定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补充:电头在导语之前,一般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世界五大著名通讯社:新华社(中国)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塔斯社(俄罗斯)共同社(日本)部队入党申请书样本3000字【三篇】【导语】入党申请书,又称入党申请报告,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整理的部队入党申请书3000字,仅供参考!敬爱的党组织:我是一名中*人,作为一名军人就要以祖国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做为一名军人我时时刻刻都不会忘记这些教诲,我会坚决听从党的指挥,爱国爱党。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奉献我的一切!我坚决拥护中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祖国统一,在军队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不出卖自己的国家,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平时我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思想稳定,及时调节自我,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干工作。注意政治理论的学习,使自己接受正确思想,确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能够经受住各种*,永葆一名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多主动汇报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时代背景一、识记字音溃退执行横渡诸城歼灭督战签订要塞芜湖荻港授予摧枯拉朽锐不可当kuìzhízhūshòuyǔhéngjiānqiānsàiwúdūdídāngcuī二、达标自测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tuì(),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qì()。(3)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dūzhàn(),不起丝毫作用。溃退泄气督战(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yàosài(),封锁长江。(5)我军前锋,yèyǐ()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6)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bùkědāng()。(7)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kūlāxiǔ(),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要塞业已锐不可当摧枯拉朽试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成语并释义: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败。摧枯拉朽: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1、分析消息的结构2、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1949年4月20日午夜至21日长江前线(芜湖—安庆)解放军三十万大军、敌军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标题)【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电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导语)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结语)(主体)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2、“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简洁、概括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3、说说文章的导语部分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导语中“大约”一词说明了什么?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大约”表约数,突出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我”运用第一人称、形容词“胜利”突出强调了作者为解放军南渡长江感到骄傲自豪。•2、“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形容词“英勇”突出强调了渡江解放军的勇敢,表达作者对解放军的赞美。•3、“国民党反动派……纷纷溃退。”•“好似摧枯拉朽”运用比喻修辞,“经营三个月”与“摧枯拉朽”“纷纷溃退”形成对比,生动地突出解放军渡江迅猛一往无前,表达作者对渡江部队的赞美。品析语言,领悟情感•4、“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开阔庄严的气氛,衬托解放军渡江过程一帆风顺。•动词“齐放”、“直取”生动描绘解放军渡江迅猛的态势,表达作者对渡江部队的赞美。品析语言,领悟情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军的渡江战役及其成果,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之情,也充满了作者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2、语言简洁,富有气势。毛泽东历史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1日下午五时,西路军、东路军又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至22日22时,或全部渡过,或三分之二渡过,或大部渡过,整个战役取得基本胜利,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捷报,气势磅礴。1、说说自己视听后的感受。2、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并概括出来。视听课文,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与结果: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人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一、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二、导语:一般为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三、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四、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五、结语: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3、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军,文势也涌起高潮。分析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包含的信息有:兵力强盛、战线长、战势猛、战绩大;其作用是:简述渡江战役成功)•主体:20日夜起……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背景: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结语: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人数之多(兵力)(战线)之长攻势之利地点和事件结果导语:从“人民解放军”到“渡江区域”。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战况)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具体描述渡江战况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锐不可当东路军:英勇突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思考: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嘲笑了敌军的,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英勇善战溃不成军、毫无斗志1、详略得当。2、穿插议论这两则消息报道了同一件事,两则消息有什么异同?(请从核心内容、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相同•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1日晚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不同•《人民》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重在详细描写我军渡江情景,特别加入了语言和场面描写。•《我三十万》的核心内容是约三十万人民解放军顺利渡江,只用了不到200字简洁、明了、生动地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概况。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渡江概况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主体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东路军战绩辉煌(略)(详)(较详)特点及时、准确、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