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个摇篮”的所在地南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瑞金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从江西说起中国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领导创建了13块革命根据地,这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13块根据地中,江西具有“一个中心”、“三个最”的重要地位和特点。井冈山中央苏区湘鄂赣湘赣闽浙赣鄂豫皖川陕湘鄂西湘鄂川黔陕甘左右江海陆丰琼崖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江西中央苏区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红都瑞金是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心脏。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等党政军领导中枢机关都设在江西瑞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陈云、邓小平、胡耀邦、杨尚昆等中共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都云集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思想也是在江西中央苏区开始架构和形成的。这些都对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三个摇篮”和“一个中心”、“三个最”的史实,构筑和奠定了江西在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独特和重要的历史地位,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一页。“最早”的这一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概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名人颂谈井冈山革命摇篮地(董必武)中国第一山(谢觉哉)革命母胎盘(郭沫若)井冈山像回教的麦加、基督教的耶路撒冷,是一代代革命者的圣地(邓力群)井冈山●井冈山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为“六县一山”(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以及井冈山),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割据势力曾扩展到安福、吉安各一小部。初创时期(1927.10-1928.3)引兵井冈,初创根据地全盛时期(1928.4-1928.7)朱毛会师,根据地大发展曲折发展(1928.8-1928.12)同“左”斗争,恢复和巩固根据地后期斗争(1929.1-1930.2)坚持边界斗争,开辟新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代表人物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以及林彪、何长工、谭震林、陈正人等人。一、毛泽东引兵井冈的决策问题1、毛泽东的“上山”思想——一个新理念的提出大革命失败:“上山”思想的萌生八七会议后:“上山”思想的深化秋暴失利后:“上山”思想的确立“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毛泽东1927年6月对湖南革命者的指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毛泽东1927年7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农民武装现时没有以‘农民自卫军’、‘农军’这类名义公开存在的可能,只能在下面三种形式之下存在:A、以合法的名义存在,如‘挨户团’、‘保卫团’、‘联庄会’之类;B、平时分散,秘密训练,一遇战事则随时集中;C、两种形式都不可能时则可以‘上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央通告农字第9号—目前农民运动总策略》,1927年7月20日发出。“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的讲话“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毛泽东1927年8月9日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毛泽东八七会议后婉拒瞿秋白的邀请毛泽东瞿秋白“上山‘做革命的山大王’。”“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毛泽东1927年9月中旬在文家市对秋暴受挫后起义将士的讲话从以上思想脉络,可看出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毛泽东的“上山”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中国革命的复兴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发点。2、毛泽东引兵井冈的决策轨迹•文家市退兵•莲花决策•三湾接头•古城会议•大苍会见•茅坪安家•水口回师①文家市退兵:“竟致溃不成军”,“军威甚是不振”“十九日抵文家市。…后以前敌委员会决议,以保存实力,应退萍乡,次日部队即向萍乡退却。”《余洒度报告》,1927年10月19日。②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安营扎寨“宁冈县有我们党的武装,有几十支枪。”宋任穷传递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信息③三湾接头:稳住军心,整顿部队(三湾改编)站稳脚跟,休养生息(联络袁部)“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袁文才婉拒毛泽东的复信袁文才④古城会议:确立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民国十六年间,毛泽东突自萍乡败来,始占其中心古城街…至观井冈之险,固足以守,于是伏机始定。”宁冈土豪陈家骏1930年向江西省政府报告该县红军情况⑤大苍会见:“鸿门宴”变成“同心宴”“会见那天,毛委员在林家吃了中饭,他和袁文才从上午10点谈到太阳快挨山边.毛委员决定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袁文才给了毛委员1000块大洋.”宁冈老苏干苏兰春:《回忆宁冈的革命斗争》⑥茅坪安家:工农革命军建立宁冈大本营“到了茅坪,就是安下了革命的家。这就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始。”《访问谭震林记录》1977年10月7日“古城会议后,在茅坪设立后方,在茅坪安家。”赖毅:《井冈山斗争片断》⑦水口回师:开始“工农武装割据”师长不告而别水口建党:赖毅、陈士榘等6人入党。进驻茨坪:会见王佐3、引兵井冈决策的重大战略意义一是为严重受挫的秋收起义部队找到了一个落脚生息的大本营二是为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找到了一条宽广正确的新路子二、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问题1、“‘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毛泽东语),为什么?“难”在哪里?①浓厚的家族观念“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在这种情形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②严重的地方主义“各县之间地方主义很重,一县内的各区乃至各乡之间也有很深的地方主义。”“有了地方主义,各地革命就得不到相互配合,只顾自己地区的局部利益,保守自己的地方。”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③激烈的土客籍矛盾“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这种情况,反映到党内来,时常发生无谓的斗争。”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土籍的党,客籍的枪”:边界两种势力的尖锐对峙2、毛泽东和前委怎样进行根据地党的建设?●三湾改编●象山庵会议●提出思想建党原则●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九月“洗党”●边界党的二大●红四军党的七大●古田会议①三湾改编从组织上、体制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②象山庵会议重建和发展了地方党组织“十一月到今年四月,为重新建立党的时期。”“到今年2月,宁冈、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县委,酃县有了特区,莲花亦开始了党的组织”。毛泽东:《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1928年11月25日贺子珍③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1928年11月25日④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疑问“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临到了井冈山的时候,一部分同志又有‘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提出来了。”“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⑤九月“洗党”,从组织上纯洁党的组织“白色恐怖一到,投机分子反水,带领反动派捉拿同志,白区党的组织大半塌台。九月以后,厉行洗党。”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⑥井冈山前委的重建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特委及军委统辖于前委。前委是十一月六日重新组织的,依中央的指定,以毛泽东、朱德、地方党部书记(谭震林)、一工人同志(宋乔生)、一农民同志(毛科文)五人组成,毛泽东为书记。”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⑦红四军党的“七大”:朱、毛之争的由来及其性质寻乌“罗福嶂会议”(前委,1929年2月)瑞金会议(前委,1929年4月5日)永定“湖雷会议”(前委,1929年5月底)上杭“白砂会议”(前委扩大,1929年6月8日)龙岩“红四军七大”(1929年6月22日)罗福嶂会议前委会议决定(1929年2月初)“前委遂决定暂时停止军委办公,把权力集中到前委。”前委书记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6月1日☆毛泽东对中央“二月来信”的抵制“中央二月来信的精神是不好的”,“中央要求我们将队伍分得很小,散向农村中,朱、毛离开部队,隐匿大的目标,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中央若因别项需要朱、毛二人改换工作,望即派遣得力人来。我们的意见,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得来那是胜过我们的。”毛泽东:《红四军前委致中央的信》1929年4月5日刘安恭的任职与主张●就任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前委应只管地方工作”“党太管多了,权太集中于前委了”“一支枪也要问过党吗,马夫没有饭吃也要党去管吗?”“前委代替了军士委、军司令部、军政治部”“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四军党内有家长制”“毛泽东自创原则,不服从中央调动”☆毛泽东(白砂会议)的四点书面意见1、“前委、军委成分权现象,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领导责任又要担负,陷于不生不死的状态”;2、“根本分歧在前委和军委”;3、“反对党管一切(认为党管太多了,权太集中于前委),反对一切归支部,反对党员的个人自由受限制,这三个最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动摇,成了根本的问题”;4、“前委在组织的指导原则根本发生问题(同时成了全党的问题),完全做不起来”。江华:《追忆与思考》☆毛泽东对朱、毛之争的判断“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的斗争,是四军历史问题的总线索。”“四军中向来就有一些同志是偏于军事观点的,与站在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上的人的意见不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到近日,两种不同的意见最显明的莫过于军委问题的争论。”“少数同志们硬是要一个军委”,“人也是这些人,事也是这些事,这是什么人都明白在实际上不需要的”,“我只好说这是少数同志们历来错误路线的结穴”。“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的最后挣扎。”毛泽东:《给林彪的信》,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坚辞”前委书记四条理由“至于我之请求离开前委”,“乃有以下的理由”:“(一)对于与党内错误思想奋斗,两年以来已经既竭吾力了”;“(二)我在四军的日子太久了,一种历史的地位发生出来的影响是很不好的”;“(三)我个人身体太弱,智识太贫,所以我希望经过中央送到莫斯科去留学或休息一个时期”;“(四)四军的党已经有了比较坚固的基础了,我去之后,决然没有不好的影响”。毛泽东:《给林彪的信》,1929年6月14日☆朱德的三点不同看法“党管一切为最高原则,共产主义中实在找不出来”,党应该“经过无产阶级组织的各种机关(苏维埃)起核心作用去管理一切”,“说我代表军官要争自由,与党分权”,我“不能接受”;过去前委代替了支部工作,实行的是“由上而下的家长制”,而不是“由下而上的民主制”;毛泽东强调“党员的自由要受限制”,“但他自己的行为却是自由的,不服从中央调动”。朱德:《给林彪的信》,1929年6月15日☆陈毅在红四军“七大”的讲话“你们一个晋国,一个楚国,两个大国天天在打架,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是不好办。我是晋楚之间,两大国之间,我站在哪一边,跟谁走?我就是担心红军分裂,我还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