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专题训练第1页共7页传送带专题训练1、如图5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传送带等高的光滑平台,物体以速度V2向左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到光滑平台上,此时物体速度为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2V1,则2V=V1,B.若V2<V1,则2V=V2,C.无论V2多大,总有2V=V2,D·只有V2=V1时,才有2V=V12、如图所示,传输带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0,传送带以v=10m/s的速度运行,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质量为m=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S=16m,求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3、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m/s2,则:(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2)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为多少?(3)如果将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的B点,它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4.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不断地运送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处,A、B相距L=30m.从A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20s能传送到B处.假设A处每隔一定时间放上一工件,每小时运送工件7200个,每个工件的质量为m=2kg.求:(1)传送带上靠近B端的相邻两工件的距离.(2)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带动传送带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传送带专题训练第2页共7页5.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端到D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6.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2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轨道,并与弧面下端相切,一质量m=1kg的物体自圆弧面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圆弧轨道的半径R=0.45m,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不计物体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能量损失,传送带足够长,g=10m/s2.求:(1)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2)物体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物体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过程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所产生的内能;(4)经过足够长时间之后物体能否停下来?若能,请说明物体停下的位置;若不能,请并简述物体的运动规律.7、如图12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5m,皮带轮的半径R=0.1m,皮带轮以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现有一小物体(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A点滑上传送带,越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位移为S.保持物体的初速度v0不变,多次改变皮带轮的角速度,依次测量水平位移S,得到如图13所示的S—图像.回答下列问题:(取g=10m/s2)(1)当010rad/s时,物体在A、B之间做什么运动?(2)B端距地面的高度h为多大?(3)物块的初速度v0多大?图12v0图13/rad/sS/m313010传送带专题训练第3页共7页8、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m/s的速度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kg的工件(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高处,取g=10m/s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9.如图所示,线圈工件加工车间的传送带不停地水平传送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在传送带的左端,线圈无初速地放在以恒定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v后,线圈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并通过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已知线圈匀速运动时,每两个线圈间保持距离L不变,匀强磁场的宽度为2L。求:(1)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Q;(2)在某个线圈加速的过程中该线圈通过的距离s1和在这段时间里传送带通过的距离s2之比;(3)传送带每传送一个线圈其电动机所消耗的电能E(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的能耗);(4)传送带传送线圈的总功率P。1、AB传送带专题训练第4页共7页2、解: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则物体向下作匀加速运动,有221sin37cos37100.60.5100.8/10/ooaggmsms物体加速到10m/s的时间为1110110vtssa此段时间内物体下滑的距离为211111101522Satmm因tan37o,可知此后物体一直向下作加速运动,有222sin37cos37100.60.5100.8/2/ooaggmsms又2122212SSvtat(2分)解得21ts则物体从A到B的时间为12112tttss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则物体一直向下作匀加速运动,有223sin37cos37100.60.5100.8/2/ooaggmsms又由2312Sat得323242Stssa因此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2s或4s3、(1)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有sinmgma21sin2hat得221.6ssinhtg(2)对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传送带AB的中点处,由动能定理,有02Lmghmg得12.8mL(3)对物体从传送带的B点到与传送带共速,由动能定理,有212mgsmv得3.6mLs知物体在到达A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又对物体从A点到斜面最高点,由动能定理,有212mvmgh得1.8mh4.(1)设运送工件时间间隔为T36000.57200Ts相邻两工件距离:1LvTm传送带专题训练第5页共7页(2)21()2nmvQPt设工件位移为1s,当常位移为2s,(达共同速度时)1'2vst2'svt212ss211ssss2112fsmv212Qfsmv16Pw5.⑴米袋在AB上加速时的加速度205m/smga==g=m(1分)米袋的速度达到05m/s=v时,滑行的距离20002.5m3m2s==AB=av,因此米袋在到达B点之前就有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2分)设米袋在CD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sincosmg+mg=ma(1分)代入数据得210m/sa=(1分)所以能滑上的最大距离201.25m2s==av(1分)⑵设CD部分运转速度为1v时米袋恰能到达D点(即米袋到达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1v之前的加速度为21sincos10m/sa=-g+=-(1分)米袋速度小于1v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22sincos2m/sa=-g-=-(1分)由2221011204.45m22--+=aavvv(2分)解得14m/s=v,即要把米袋送到D点,CD部分的速传送带专题训练第6页共7页度14m/sCD=vv≥(1分)米袋恰能运到D点所用时间最长为101max1202.1s--t=+=aavvv(1分)若CD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2a。由20max2maxmax11.16s2CDs=t+att=v,得(1分)所以,所求的时间t的范围为1.16s2.1st≤≤(1分)6.解析:(1)沿圆弧轨道下滑过程中212mgRmv/得13m/sv(2分)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加速度2μ2m/sag(2分)向左滑动的最大距离212225msv/a.(1分)(2)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时间113215stv/a/.(1分)物体向右运动速度达到v时,已向右移动的距离2121msv/a(1分)所用时间2221stv/a/(1分)匀速运动的时间130625ssst.v(1分)12315106253125stttt...(1分)(3)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所产生的内能121()+(-)11002625125(J)Emgsvtvts...(3分)(4)不能(1分);物块在传送带和圆弧轨道上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2分)7、解:(1)物体的水平位移相同,说明物体离开B点的速度相同,物体的速度大于皮带的速度,一直做匀减速运动。(2)当ω=10rad/s时,物体经过B点的速度为1/BvRms平抛运动:212Bsvthgt解得t=1sh=5m(3)当ω30rad/s时,水平位移不变,说明物体在AB之间一直加速,其末速度3/Bsvmst传送带专题训练第7页共7页当0≤ω≤10rad/s时,有2202BgLvv当ω≥30rad/s时,有2202BgLvv,解得05/vms8、解:(1)设工件先匀加速再匀速,有)(230sin1100ttvtvho解得匀加速时间为t1=0.8s匀加速加速度为210/5.2smtva又对工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cosθ-mgsinθ=ma解得23(2)工件在匀加速时间内皮带的位移为s皮=v0t1=1.6m工件匀加速位移mtvS8.02101工件相对皮带位移s相=s皮-s1=0.8m摩擦生热Q=μmgcosθs相=60J工件获得动能JmvEok20212工件增加势能Ep=mgh=150J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E=Q+Ek+Ep=23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