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真自然。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今人钱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笺校》。文学常识:公安派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称“公安派”。“公安派”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小品文因而在明代后期兴盛起来。燕地寒花朝节辄返廿二日倩女之靧面脱笼之鹄浅鬣寸许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呷浪之鳞以游堕事恶能无纪髻鬟yānzhāozhéniànhújìhuánhuìlièléijiánhuīxiāwū第一段:游井背景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隆冬之后的寒冷还厉害常常起束缚能常常快速地走就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被拘束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第二段:畅游满井1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二十二和dī天鹅肥沃的土地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觉自己)像逃出笼子的天鹅。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在这时第二段:畅游满井2冰面开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刚刚打开突然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在这时,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一样的波浪一层层的,水清澈地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镜子刚刚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第二段:畅游满井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被美好的样子擦洗yán美丽美女洗脸huìjìhuán洗脸梳掠柔软的柳梢迎风散开象鬣一样短。思考:1.此处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何特点?2.哪里是远景,哪里是近景?3.你能找出其中的比喻句吗?感受其妙用。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地好像擦过一样,鲜艳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柳条将要舒展又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多用泉水煮。泡茶喝端起酒杯。骑驴还强劲走路湿透一切晒太阳的借代,鱼借代兽鸟鱼畜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红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会汗流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汲水的鱼儿,都悠闲自在,羽毛鳞鬣中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我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huī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wū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能不因为出游而耽误公事,而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游历的,就只有我这样的闲官了。而这个地方正好离我也近,我的游览将从此地开始,怎能没有记录呢?这是己亥年二月的事。思路结构内容•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第一部分(1)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部分(2)满井春色。•第三部分(3)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是哪些句子?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正面描写起快速走就——侧面描写寒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2、以上写景内容用白描手法写哪些景物?特点是什么?3、写游人的句子是哪些?1、第二段写景句子分别是哪些?美写景:早春之美微润始解乍明将舒未舒浅鬣土膏冰皮水波柳条麦田山峦游人鸟鱼洗、拭茗、歌、蹇曝沙呷浪第2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层意。可以分三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从“甘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从“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从“始知……”到“末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1、第三段内容是什么?议论,再次表明寄情山水的兴趣。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写景:早春之美用词生动传神修辞巧妙自然抒情:游满井时脱笼之鹄游满井前自此始游局促不出游满井后喜悦郁闷自由厌倦官场寄情山水结构图示满井游记城中“余寒”(烘托反衬,欲扬先抑)满井春色总起:出游——偕友而出描写气象山水植物游人鸟鱼总结:收获——知所未知作记缘由:抒写物我交融之感比喻贴切融情入景动静相宜声色兼备悠然自得融情入景寄托追求春意盎然中心思想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小结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当时作者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如脱笼之鸟,感受着春回大地的气息。文章写水光之色、柳枝麦苗、游人欢欣、鱼鸟之乐,无不流露出喜悦之情。本文多用比喻句,尤其是写山写水,用了两个很长的比喻句,颇有新意,阅读时应仔细体会。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⑴若脱笼之鹄⑵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⑶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⑷麦田浅鬣寸许以人比物以物比物以物比人以物比物文言现象归纳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飞沙走(lì);波色(zhà)明;清(chè)见底;(juān)然如拭;鲜(yán)明媚;泉而(míng)者;(pù)沙之鸟;汗出(jiā)背;(yōu)然自得;脱笼之(hú)。鹄砾乍澈娟妍茗曝浃悠词语解释。局促一室之内: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土膏微润:于时冰皮始解:局促,拘束、局限。驰行,疾行。辄,总是,就。润,滋润,润湿。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文中指被晴日融化的雪水。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泉而茗者:罍而歌者:舒,展开。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端起酒杯唱歌的。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红装而蹇者: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蹇,用作动词,骑驴。尚,仍然,还。劲,猛,强劲,猛烈。浃,湿透。曝,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呷,吸而饮。鳞,借代鱼。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恶能无纪: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翻译下列各句: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堤坝两旁栽着高高的柳树,土地肥沃湿润2、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像镜子初打开,冷光从匣中闪现出来一般。4、柳条将舒未舒•柳条的嫩叶将要伸展,还未伸展。名词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练习一、指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A、燕yān地飞沙走砾lì曝pù沙之鸟倩qiànB、花朝zhāo节高柳夹堤tí毛羽鳞鬣liè匣xiáC、偕xié数友脱笼之鹄hú波色乍明zhà蹇jiǎnD、局促cù呷浪之鳞xiā鲜妍明媚yán浃jiáB二、指出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组:()A、土膏(很稠的糊状物)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茗(茶)B、乍明(初、始)曝沙之鸟(晒)辄(就)C、披风(开、分散)汗出浃背(湿遍)呷(吸)D、晶晶然(样子)脱笼之鹄(天鹅)鳞(代鱼)A三、辨别下列“而”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句:1、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云归而岩穴暝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四、辨别下列“之”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一句:1、若脱笼之鹄2、曝沙之鸟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4、呷浪之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