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环境状况1.地理位置秦皇岛沿海地区地处河北省的东部,位于东经118º33'~119º51'、北纬39º23'~40º37'之间,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临辽宁,西北分别与唐山、承德相毗,是一座美丽的、集旅游与避暑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规划区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城市区,昌黎、抚宁两个县,总面积4037.73平方公里,总人口192.86万,其中市区面积48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4.4万。海岸线长162.7公里。秦皇岛沿海地区范围位置示意图见2-1。图2-1秦皇岛沿海地区行政区划图2.气候气象秦皇岛沿海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暖温带湿润气候,主要的特点是:年均气温在8.9~10.9℃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9.3~-5.4℃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4.1~25.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27.2℃,极端最高气温为37.4℃。无霜期162~188天。气温高于0℃期间积温为3953~4373℃,可满足二年三熟种植制度对热量的要求。气温低于0℃期间负积温为-375~-722℃,对小麦越冬有较大影响。年平均降水量为700~770毫米,是华北地区降水丰沛地区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49~287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6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63%。四季分明:春季(3~5月)风力强大,降雨稀少;夏季(6~8月)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本季降水为510~585mm,占全年的75%;平均气温为22.8~24.1℃。在本季里暴雨、大风、冰雹时有发生;秋季(9~11月)气温迅速下降,降水锐减,降水占全年的13%左右。冬季(12~2月)盛行西-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降雪稀少。3.水文水系秦皇岛沿海地区内地表水、地下水都很丰富,而且东临渤海,水文条件很好。(1)地表水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48条,它们分属于滦河水系及冀东沿海独流入海诸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河流有23条。其中属于滦河水系的河流有11条,属于冀东独流入海的河流12条。境内绝大部分河流走向由西向东南,最后注入渤海。各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2.6亿立方米。各河径流量在时间变化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春季大气降水偏少,各河流比重甚小,部分河流时有断流现象发生;夏秋季节因直接受大气降水制约,河水暴涨暴落,易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二是各河流年际间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径流总量为41.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总量为2.5亿立方米,二者相差近17倍,且常常出现连续丰水年,连续枯水年。境内主要河流有冀东沿海水系的洋河、石河、戴河、饮马河、新开河、滦河和流经市区的汤河共7条河流。主要河流情况见表2-1。(水系及水资源分布见图2-2)。表2-1规划区主要河流基本情况河流名称境内河道全长(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公里2)径流量(亿米3/年)发源地石河67.56181.6青龙县、抚宁县洋河10010292.4青龙县、卢龙县汤河28.51840.37抚宁县戴河352900.51抚宁县饮马河1456010.69卢龙县新开河滦河91.53773.744.1在水资源总量中,山区为12.09亿立方米,平原为4.13亿立方米,规划区主要水库基本情况详见表2-2。城市(镇)大型用水水利工程有洋河水库和桃林口水库,中型水库有石河水库(具体情况见表2-2)。城市地下供水水源地有枣园水源地(地下水储量3.26万吨/日)和柳江水源地(单井出水量50~200吨/小时)。表2-2规划区主要水库基本情况水库名称建成时间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功能洋河水库1960年7553.53防洪、灌溉、调节水库石河水库1974年5600.63防洪、城市饮用水源地桃林口水库1997年(一期)506017.8防洪、城市用水、灌溉图2-2规划区水系及水资源分布图(2)地下水秦皇岛沿海地区地下水的埋藏与分布受区域地貌控制,在不同地貌单元内又受地质构造、岩性和地下水水流系统的制约。全境地下水按储水条件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与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在昌黎、抚宁及秦皇岛市区北部的广大中低山地区主要是裂隙、孔隙水,这里是地下水的补给区。自东而西包括柳江盆地、洋河盆地、燕河营盆地等是双重含水结构,上部为孔隙水,下部为基岩裂隙水或岩溶水;在东部滦河、洋河、戴河、汤河、石河洪冲积平原区是松散孔隙水,属于径流排泄区;在滨海平原区主要是孔隙水。本区的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另外境外地表水补给也是一部分。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及人工开采控制。(3)海洋水文——水温和盐度。秦皇岛沿海地区地处中纬度,季风盛行,受海流影响,沿岸表、底层水温分布一般较相似,春、夏季则是向岸递增;秋、冬季向岸递减,水温季节性变化显著,夏季(8月为26.1℃)水温为全年最高值;冬季为全年最低值(年均为0.7℃,一月份为-13℃)。盐度主要受入海径流、降水、蒸发及外海水因素的影响,全海域年度变化范围30.88‰~33.1‰;盐度季节变化显著,春季盐度大,分布为32.55‰~32.96‰,夏季由于降水增多,盐度为全年最低,分布30.89‰~31.92‰;盐度时空分布特征是外海高于近岸,秋、冬季介于春、夏季之间。——潮汐和潮位。秦皇岛海区的潮汐主要受渤海海峡进入的潮波影响,位于M2分潮无潮点附近和K1分潮潮腹所在地,潮汐类型多样,潮力弱,潮差小是其显著的特点。戴河口与滦河口之间,潮流类型系数为2<A≤4,为不正规日潮;在接近M2潮波无潮点的山海关至北戴河之间为正规日潮(A>4)。据实测资料统计,一般大潮潮差小于0.5米,小潮潮差小于0.2米,有时仅为0.11米,海区的潮汐在接近无潮点的山海关到戴河口之间为正规日潮,在戴河口到滦河口之间为不正规日潮。海区的平均海平面在潮位零点上9.1厘米,年平均潮位87厘米。海水多年平均表层温度为21℃,多年平均海水盐度为29.83‰。4.植被土壤秦皇岛沿海地区的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直接后代,植被区兼有华北、东北、蒙新三大植被区的特点。植被类型以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盐生草甸、水生植被、栽培植被为主,由北而南、由高到低呈地带性分布。在丘陵、平原上分布有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包括农田作物、蔬菜作物、人工林、果园等。林地面积696.29平方公里,牧草地面积0.022平方公里。秦皇岛沿海地区土壤类型共有10个土类:棕壤分布在山区,中低山的中上部,面积为1097.7平方公里;褐土分布于低山丘陵,山麓平原和盆地,面积为3741.4平方公里;潮土分布在冲击平原,面积为728.7平方公里;滨海盐土在南部沿海,面积为130.9平方公里;风沙土则分布在滦河岸边和沿海地带,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一些水稻土、沼泽土、粗骨土等。5.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土地总面积为4037.73平方公里,2007年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3。(2)水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约为16.80亿立方米,人均约876.5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区域。在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234万立方米,地下水为45639万立方米。秦皇岛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79.1毫米,自产水量以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为主,多年平均径流深167.5毫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02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为1.92亿立方米。(3)矿产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内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56种,其中煤、铁、金、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相对较大。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分别为煤矿4567.9万吨、铁矿10982.7万吨、金矿4.933万吨、石灰岩26293.97万吨。秦皇岛沿海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比较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56种,其中,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36种、液体矿产3种。已开发利用的27种,已探明储量的22种。产地58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11处,小型40处。优势矿种有金、铁、煤、水泥灰岩及非金属建材。规划区现有各类持证矿山326个(其中铁74个、金63个、煤11个、水泥灰岩12个,其它非金属矿山166个),主要分布在抚宁等北部山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为主,采、选、冶和原料加工相配套的矿业生产体系。矿业从业人数近3万人,矿石产量约4000万吨,2010年规模以上入统企业实现矿业产值47亿元,矿业经济所占比重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从矿山布局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看,存在着矿山分布分散、规模小、数量多、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表2-3秦皇岛市沿海地区2007年各土地利用现状单位:公顷一级类型二级类型面积占本类型面积比例(%)占总面积比例(%)农用地耕地11144047.3533.46园地3335514.1710.01林地6962929.5820.90牧草地20.000.00其它农用地209308.896.28小计235355100.0070.66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4516183.8413.56交通运输用地51279.521.54水利设施用地35756.641.07小计53863100.0016.17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等)3260574.319.79其它土地(河流、湖泊水面、苇地、滩涂等)1127125.693.38小计43875100.0013.17合计333093100.00100.00(4)海洋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地处陆域与海域两种介质,海洋资源是其重要的资源之一。海岸线东起山海关张庄东,西至滦河口,全长126千米,0~25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为2629.4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港址、渔业、旅游、矿产、海水、能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港址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海岸由于北依燕山山脉,形成了4个大的岬角式港湾:一是东起辽宁省绥中县环海寺地嘴,西止山海关老龙头岬角的南张庄港湾,建有山海关造船厂和渤海乡海产品养殖场;二是东起老龙头,西止秦皇岛南山的石河港湾,为秦皇岛港能源输出港和新河渔港区;三是东起秦皇岛南山,西止北戴河金山嘴岬角,西止滦河口的砂质港湾区,分布有戴河口、洋河口、大蒲河口、新开河口4个渔港及北戴河、南戴河、黄金海岸3个旅游区。在金山嘴以东海域由于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适宜建设5~10万吨以上的泊位;金山嘴以西海区受滦河影响,海域水深较浅,适宜建设中小型泊位。——水产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海洋水产资源是优势资源之一,海域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密度高,饲料丰富,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种类多,生物量大。渔类资源丰富,月均渔业资源量可达2973.1吨。在滦河口海域分布有世界珍奇的具有较高科学经济价值的文昌鱼,分布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估算资源量1300吨。——海水浴场。秦皇岛沿海地区海岸海水浴场广阔,总计可作浴场的岸长达100千米,利用率已经达50%。浴场沙软潮平,质量较好。海岸绿化最好,堪称“绿色海岸”;海岸带区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多,空气湿度较小,舒适度好;可进行海水浴、沙浴、日光浴、森林浴、空气浴等多种海滨旅游休疗活动。总之,这里是华北地区唯一的海岸旅游休疗岸段。——海洋空间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毗邻广阔的海洋,具有丰富的海洋空间资源。(5)森林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主要林种有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用林、经济林,共有林地面积6.96万公顷,幼林地4.03万公顷,灌木林1.34万公顷,疏林1.14万公顷,未成林3781公顷,迹地21公顷,苗圃725公顷。。(6)湿地资源秦皇岛沿海地区的湿地生态资源包括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沼泽,总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秦皇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2010年规划区生产总值为787.91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1.16%。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0853元,比上年增长3.85%;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2.5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2.4%;三次产业比重为13.6∶39.4∶47.0。——农业发展现状。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0.85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