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邓中甲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袪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一)39、吴茱萸汤(二)第二节:回阳救逆、四逆汤、参附汤40、第三节: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及附方、阳和汤41、第七章:补益剂第一节:补气、四君子汤及附方、补中益气汤(一)42、补中益气汤(二)、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一)43、完带汤(二)、第二节、补血、四物汤及附方、当归补血汤及附方(一)44、当归补血汤及附方(二)、归脾汤45、第三节:气血双补、炙甘草汤剂附方第四节:补阴、六味地黄丸及附方(一)46、六味地黄丸(二)、左归丸、大补阴丸及附方47、一贯煎。第五节:补阳、肾气丸(一)48、肾气丸及附方(二)、十补丸、右归丸。第六节:阴阳双补、地黄饮子。第八章:固涩剂49第一节固表止汗牡蛎散第二节敛肺止咳敛肺散第三节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四神丸50、第四节:涩精止遗桑螵蛸散第五节:固崩止带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一)51易黄汤第九章安神剂第一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第二节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52、第十章:开窍剂第一节:凉开安宫牛黄丸、紫雪丹53、至宝丹第二节:温开苏合香丸54、第十一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越鞠丸、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55、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第二节:降气、苏子降气汤(一)56、苏子降气汤(二)、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57、第十二章:理血剂、第一节:活血祛瘀之桃核承气汤、气滞血瘀之血府逐瘀汤58、气虚血瘀之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59、温经汤、生化汤、失笑散60、桂枝茯苓丸第二节:出血止血、血热出血之十灰散、咳血方61、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62、第十三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63、牵正散、玉真散、消风散、小结第二节:平息内风概述64、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一)65、镇肝熄风汤(二)、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66、第十四章:治燥剂第一节: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67、清燥救肺汤第二节:滋阴润燥、增液汤、麦门冬汤(一)68、麦门冬汤(二)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第十五章袪湿剂第一节:燥湿和胃、平胃散69、平胃散及附方、藿香正气散第二节:清热祛湿、茵陈蒿汤(一)70、茵陈蒿汤及附方、八正散、三仁汤71、三仁汤(二)、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当归拈痛汤72、二妙散第三节:利水渗湿、五苓散及附方、猪苓汤(一)73、猪苓汤(二)、防己黄芪汤第四节: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74、真武汤及附方、实脾散(一)75、实脾散(二)、萆薢分清饮第五节:祛风燥湿、羌活胜湿汤及附方、独活寄生汤(一)76、独活寄生汤(二)第十六章:祛痰剂第一节:燥湿化痰、二陈汤及附方、温胆汤(一)77、温胆汤(二)第二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第三节: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78、贝母瓜蒌散(二)第四节: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79、第五节:治风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章结第十七章:消食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80、健脾丸、章结第十八章:驱虫剂、乌梅丸81、总结、《方剂学》的性质和任务、中西医对药理的认识之差别82、中医用药量的特点、剂型举例、煎服方法、配伍特点、中医方药毒副作用分析及控制1.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方歌类型有三:(a)以《汤头歌诀》为代表的(即是以)汪昂的《汤头歌诀》的编写方法为代表的这一类方歌,它有方名,功用,主治,药物组成,简明扼要比较全面、比较实用。成为人们首选。(b)以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为代表的方歌编写方式。它把药物的用量比例,或者是绝对用量,都编在里面。对于深入研究经方,研究张仲景的方,以在临床运用中深入体会,是比较有效的。很多人在初步学习以后提高的阶段,喜欢背陈修园的这类方歌。它没有方名,时间久,方背得多了以后,就互相混淆起来。比如有的方还好说,酸枣仁汤,按照《长沙方歌括》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芎二甘一相调剂,服后恬然入梦乡”。药量比例都有,安神方面的功能也反映出来了。幸好第一味药君药――酸枣仁,大家容易背出来。但是换一个方,“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时间久了,这是个什么方呀。就想不起来猪苓汤这个方名了。(c)趣味方歌类,只适用应付考试,后面的效果很差的。例:暖肝煎“乌龟狗肉香又香,加点茯苓和生姜”。到后来香又香都是什么香呀,早就不知道了。使用注意1.辨清病邪的性质。现在,尤其我觉得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很强调,风寒风热这个最基本的阴阳先要分清楚,然后兼挟气滞、挟湿、挟食、挟饮等等不同的情况你再来往下。首先阴阳属性你要搞清楚。但这一点现在随着辨证论治这种特点,在临床的逐渐淡化,辨病成分的增多,辨病不是不辨,我主张辨证辨病结合。你辨证当中和辨病的关系,反映在辨证为主,辨病可以为辅的。我们辨证强调对病的关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嘛,异中还有同。异病同治嘛,同中还有异。这才是完整的病治异同。首先作为辨证病邪性质,光辨病往往都不分属性,在临床上会给病人造成很多,今后久远的影响。往往病人还不清楚。因为在临床发现多例这种情况。比如说风寒外感,临床上还是很多的。但是在现在产生的,特别是前期,几年前那个时候,新药开始搞时大量出现的,比例较高的就是治疗外感的药。辛凉、苦寒的成分居多。那个时候很不规范,而在城市里工作比较紧张,很多特别是工作忙一点点,一看认得字,拿来就吃。风寒感冒吃这种成药的辛凉苦寒成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你不分病邪性质的话,其中辛凉成分透散一下,会有透表散邪的作用。吃了以后可能它会起作用于身体。有的微微出点汗,舒服一点。感冒好了,或减轻了,会有这个感觉。但是其中辛凉的凉,和苦寒这成分,进一步加剧了肺气的闭郁。后面这两个后果加剧肺气闭郁,肺气输布阳气到体表的这个能力更弱了。卫外力量更差了。更容易感冒。更主要的呢,肺气加重闭郁以后津液凝聚不布,由失宣到上逆,所以常有的病人就会说这个医生挺好。开两瓶药,我吃了感冒就好了。我现在就是咳嗽很厉害,又来找他。他这种感觉是这个医生治感冒治得很凶,很好。我现在又咳嗽很厉害,我又来找他。他不知道这咳嗽是医生治疗不当留下的。特别严重的是反覆吃。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工程师,工作很忙。他后来找医生说我能不能吃成药,给他吃感冒退热冲剂。明明风寒感冒,平常常坐着设计,坐着工作的。本身阳气也不大足,后来因为他吃附片吃到二两了。那一两年当中经常感冒,最后到什么时候来吃汤药呢?别人介绍来的时候。慢性咽炎到了声音开始嘶哑,喉咙出血,当然其他凉血止血很多,有的医生还在用。那一年我们学校刚好办过全国师资班。学员跟着临床看看病,也在附院看病。这个病人来了。我说大家讨论,这个病人是肯定感冒退热冲剂有问题。他说我感冒退热冲剂我说吃多了,他吃四包一次,开始一包,后来两包,以后两包不管用了,增加到四包。以后经常感冒,最后变成慢性咽炎。到最后咯,咽喉很不舒服,咯出血丝出来。那怎么治呢?反过来,长期重用辛凉苦寒,更加损伤阳气。温化、温散。所以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都调了很久。量逐渐增大,他那数量吃到二两。附子都用到二两,白附片二两。你将芍药量加大,制约它。一般不会有什么的。这就是一种没有辨清病邪的性质所造成的后果。这是使用当中,在目前最需要注意的。因为感冒当中不分风寒风热,随便用成药,辛,该辛凉的,用了辛温,那可能出现口干舌燥,但不会那么严重。该用辛温的,你用辛凉,闭郁肺气,当时不感觉,有的时候感冒可能还好一点,咳嗽加重了,也更容易感冒了。时间长了,表阳更虚。肺气不宣,闭郁更重。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病人不知道是治疗当中引起的。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汗法使用注意是中病即止,慎勿过量。这个带学生实习也好,指导实习,包括研究生,都非常强调。当然在医院的院长、药房他不高兴,你强调的不高兴。我看到有个城市调查,药品使用价格的调查,找几个大医院,记者装作感冒病人,跑去看病,看了四个有名的大医院。报上开出来的处方公布,几乎全是成药,而且一算那个量,长的一个礼拜都吃不完。每样至少两盒,有的四盒。治感冒药要中病即止,你看张仲景用治感冒的方,他运用中密切观察,中病即止,适度为止,这思想非常的突出。规定这个方吃几道,一个时辰吃一下,好了,就停后服,止后服。不好呢,再吃。一剂吃完了不好,再吃。一句一句地关照你。充分体现了密切观察,中病即止。现在我们在临床上,当然医生工作也很忙,很多开完方子拿给病人,医嘱也不是因为感冒关照他说得这么细。药房一看这个方,也不见得都是解表的而关照他,中病即止,病人回家吃了一付药,第一道熬了,吃了。微微出点汗,很舒服,嘿,这个药不错,那两道接着再吃。更加上有些医生,一开给你三付,第一付吃了就挺好,那两付不吃可惜了,再吃。这时后的药,药过病所,徒伤正气。所以今后就更表虚了。所以这类是医生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历来的方书里,用法那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在临床直接涉及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是仅仅在记住这个方功效、这个方组成、甚至于用量这些。一般用法里边那些不管它的话,有些发挥不了作用。这方开对了还起不到治疗作用。后面我们在很多方里,可能会体会到这个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这类的中病即止,慎勿过量,特别再用汗法的时候。3.兼顾兼夹病证。在使用当中要注意那种兼夹病证。像解表方法的每一节前面,它都谈到一些配伍组合的一些基本结构。但这基本结构往往针对在这种病机下,外邪束表的,或外寒,或风热,这种病机下产生的兼挟的次要病机。有主证,有兼证。这类兼证要照顾。后面还讲到兼证里,重要兼证、次要兼证当中的一个差别。4.不宜久煎。这个是煎服方法当中非常影响疗效的。因为药物功效发挥方向,它有多种因素在控制,中医通过配伍,要控制它药物功效的发挥方向。一个药是多种功效。我们学过的中药,《中药学》上的,几乎大多数都有多种功用。单功效的很少。多种功效你开在方子里,病人吃下去,你是什么样的一种措施,在控制它的功效发挥方向?那应该说是煎服方法,是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这类解表剂,特别是辛凉解表,辛温也不适合久煎。特别是辛凉的。一个药有多种功效,比如说银花,银翘散,银花从功

1 / 5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