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项目白皮书——基于低碳饮食+专业营养治疗的大健康区块链产业生态平台目录一、项目背景二、核心业务方案三、区块链应用规划四、技术方案框架五、核心团队六、BBC发行计划七、风险声明1、项目背景1.1产业背景根据WHO的统计及官方报告,人类发生疾病,尤其是导致长期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的关键因素中(如II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等)80%是由不良饮食逐步造成的,其它20%为环境(如空气、土壤、水污染辐射等)、生活习惯(如吸烟、缺乏运动等)、心理情绪、感染、病毒等致病因素等。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黑洞,治未病的重视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治未病的核心手段就是健康管理。目前市场上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方式,医疗技术是空白,有疗效、有市场规模、有品牌的生物医疗科技型健康管理企业是空白。针对已发病的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核心手段就是营养治疗。1.2区块链政策环境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可靠的互联网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价值交换与转移中存在的欺诈和寻租现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将会更加真实可信,经济社会由此变得更加公正和透明。由于区块链技术巨大的应用场景,许多国家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在美国,“区块链信念”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对数字货币及区块链的态度形成基本的共识“加强ICO监管,打Call区块链技术”。还有,世界银行在“非常仔细地研究”区块链技术,希望这项技术将来能在发展中国家被用于“更有效地追踪资金流向”并减少腐败。在中国区块链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自2016年起国内相继成立了区块链的研究联盟。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同年12月,区块链首次被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写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与此同步,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有关区块链的政策指导意见及通知文件。2017年1月,由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上线。2017年2月,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对外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开创性地提出“主权区块链”、“绳网结构”等理论,公布了贵阳发展区块链的“顶层设计”。2018年2月,《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报告2018》在“冬季达沃斯论坛”发布,白皮书显示中国在区块链专利、区块链融资的增速远超过美国,领先全球。其中,数据服务、金融和认证确权是目前区块链应用项目最多的领域。1.3行业关注医疗行业被认为是区块链技术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全球医疗健康进入数字化时代,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医疗数据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40万亿GB,大约是2010年的30倍之多。区块链因其高冗余、无法篡改、低成本和能进行多签名复杂权限的管理能力,为医疗数据保管提供了最佳方案。国内外医疗行业内的众多公司已开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化领域。2016年3月4日,爱沙尼亚电子卫生基金会宣布与数据安全企业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100万份病人医疗记录安全,整合该企业的无钥签名基础设施(KSI,keylesssignatureinfrastructure)的区块链技术和基金会Oracle数据引擎,以实现实时查看病人病例。2017年5月31日,美国医疗区块链解决方案供应商正式开启了代币销售,这是医疗健康领域的第一个加密代币。该项目采用安全的闭环分布式账本系统,连接医疗健康生态系统中的各方,以便在高度安全且支持区块链的医疗健康信息交换平台(HIE)中无缝地交换医疗健康数据。2017年8月,伊利诺伊州将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技术优化医疗证书数据和智能合约的共享,帮助实现州际相关医疗健康许可工作流程的自动化。2017年10月,韩国个人健康管理的医疗区块链试点项目推出,侧重于让消费者对其个人健康数据进行安全控制,包括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共享、访问和使用消费者的个人健康数据。国内医疗健康数据区块链的发展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区块链应用还很缺乏,但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在业界已形成普遍共识,医疗+区块链的时代已经呼啸而来。2017年8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开始建设,以实现业务数据真正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生和患者的体验。当前,众多国内各医疗行业政府主管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纷纷表示,正在紧跟区块链这一颠覆性革新技术的浪潮,已经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应用。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研究热点包括:个人健康管理、医疗保险理赔、电子病历、临床试验、医疗索赔、HIE互联互通平台医药知识库等。1.4传统医疗信息化技术面临的痛点1.4.1数据安全问题医疗健康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实现有效的隐私保护面临挑战。除了依赖数据加密技术之外,硬件问题、黑客入侵、非法登陆、数据丢失等危害数据安全的问题也频繁出现。如在2015年,美国医疗保险商Anthem被黑客入侵,超过8000万个人信息被盗。2017年,亚马逊数据库存储的47GB医疗数据被曝意外向公众开放,初步估计至少有15万名患者受此影响。1.4.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医疗信息系统存在很多的“信息孤岛”,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各个利益相关方(政府部门、保险行业、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提供者、研究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数据共享,致使医疗健康数据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利用。1.4.3患者医疗数据隐私得不到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相关配套法律体系的缺乏,有关保护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的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医疗数据的使用没有得到全流程的监管,医疗数据隐私没有得到有效保障。2017年6月,英国一家诊所将患者的姓名、住址、医保号码和病历等信息发布在网上,导致患者数据和隐私曝光。1.4.4日益增长的个人健康管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健康需求已由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健康管理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存量资源效率的提升与增量需求持续旺盛,使健康管理面临大发展良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15年睡眠医疗市场的规模居然高达2540.9亿美元。但是,由于个人医疗数据大都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商业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往往流于片面,很难提供全面、合格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1.4.5系统建设成本高昂为实现医疗健康数据的充分共享,各级政府纷纷建立区域人口健康数据中心,但是集中化的数据抽取、处理、运维和管理成本高昂,一方面,大量异构端系统的维护代价很高;另外一方面,同一份数据,在各级人口健康数据中心,被反复存储,不仅浪费存储空间,数据更新和一致性也很难维护。1.4.6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为数据权属和隐私保护的问题,数据集中在政府和医疗机构,数据无法便捷地进行授权和流通,医疗研究、保健护理、药品供应商等第三方不能采集并对接患者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不能形成医疗数据的持续收益,推动医疗生态发展。1.4.7数据监管困难医疗健康数据通常包含患者的身份信息、治疗方案、治疗费用等敏感信息,一旦数据泄漏,很容易对患者造成健康和财产上的损失。医疗数据的存储呈分散的信息孤岛状态,并且由于技术限制,对数据的泄漏、篡改无法形成有效的监控,医疗数据的存储和使用监管一直是各国政府的难题。2、核心业务方案2.1项目定位公司致力于导致长期慢性疾病、导致重大慢病(如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慢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的80%因素-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提供营养治疗处方,以营养治疗为核心配套运动、心理治疗,提供全程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从医疗费用控制角度,随着老年化进程的深入,医疗技术的进步,慢病人群的长期医疗费用支出对于社会医保支出构成了巨大负担。对于慢病人群的长期医疗费用管控是控制医疗费用长期高速增长的最关键领域。从影响慢病治疗效果关键因素与慢病管理过程分析,医院只承担了慢病管理的20%的功能。医院医疗对我们健康管理是时间点或短期的,80%医院外的,长期的慢病管理需要网络化的家庭全科医生与专业健康(慢病)医疗管理公司配套合作实施。中国许多地区社会保险当期收支已暴露风险引发了新一轮高强度社保医疗体制改革,同时,受制于全科家庭医生培育过程、社区医疗网络医生编制及社会医保人力成本控制限制,为达到慢病人群长期控费目标达成,社保医疗采取市场购买,采购针对慢病人群长期管理服务解决方案,是必然趋势与手段。公司致力于以营养治疗与管理为核心,为慢病病人提供80%医院体系之外的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为社保医疗解决慢病病人医疗控费问题,成为社保医疗健康管理外包服务商。同时,针对分级诊疗社区医疗机构签约客户(慢病高危人群),提供“治未病”(降低发病率)健康管理方案,成为社保医疗控费、提高签约人群健康水平的基石服务商。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保医疗服务采购目录清单。健康保险领域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但实际商业模式有效性缺失的领域。各保险公司,特别是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虽然借鉴了世界领先的健康保险运营模式-健康保险+健康管理两翼齐飞互相呼应的战略,但是由于国家医疗体制发展路径、发展现状、社会制度环境等不同,特别是中国保险企业缺乏有效健康管理医疗核心技术,至今未能实现市场潜力的有效规模化转化。公司通过营养治疗为核心技术,建立重大慢病健康管理市场能力,成为保险公司专业健康管理领域的核心解决方案整体服务提供商。在社会医保、商业医保健康管理提供商基础上,发展健康管理人工智能,进而开发数据支持型保险产品,完成“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布局营养治疗随着客户数据的积累,针对大规模人群(达到10万或以上案例)临床实证大数据研究基础上,就可以开发健康保险特定产品,同时通过发展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控制发病率,降低用药率,进而控制理赔率。通过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技术与过程管理经验,突破保险空白,引入资本进入健康保险领域,完成“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布局。2.2产业链与盈利模式公司发展第一阶段(成为营养科技型为核心的健康管理行业领先公司)进入的产业网络,主要由两大维度决定:1)营养、饮食供应链;2)医疗及健康管理产业链-医疗服务(营养医疗、运动医疗、心理医疗)、医疗费用提供商(保险公司等)。公司收入来源的核心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阶段的收费与盈利模式:1)营养治疗服务收费;2)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外包服务收费;3)社保医疗外包服务收费;4)营养治疗产品收费(包括经过CFDA审批通过的FSMP、一般营养治疗产品等);5)金融合作收费:A)定制产品—如特定疾病保险产品,公司通过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控制理赔费用,获取死差异;B)营销费用:针对公司线上线下渠道发展的健康管理会员,定制保险产品营销,产生客户营销(推荐费)收入;6)发展设立(互助型)健康保险公司,进入保险领域;7)发展精准营养、营养基因组基础上的转化医学生物医疗产品;8)健康管理人工智能积累的有效数据库,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数据与生物制药公司、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合作的收入。在业务试点阶段、在口碑培育的市场导入期,以免费或覆盖营养治疗成本为主,并逐步培育服务收费用户。我们预期的收费模式,以企业员工福利支出-企业健康保险保费-保险公司购买公司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可以发展为企业的个人用户增加自付部分购买定制化的加强版服务,主要针对较为严重的慢病患者、有特定时间段特定需求的人群等。在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如1000人及以上时,提供营养、饮食供应商的服务内容,这些饮食、食材类服务供应商是符合公司营养测评标准,经过权威第三方检验检疫机构评定的公司。公司采取众筹、团购等模式,收取服务费用、贸易利差等。同时,公司建立与社区医院、三/四线城市医院与医生合作机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