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大丰收议小成本电影之生存现状•小成本电影简介与定义•小成本电影现状•小成本电影遇到的问题•小成本电影发展建议内容提纲简介近年来,随着《天狗》、《梦想照进现实》、《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等低成本电影连续上映,小成本电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在2009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三部国产小投入影片几乎成为记者们除了明星以外谈论最多的话题。从1998年开始,低成本、小制作成为电影圈最经常提到的字眼。300万元至500万元的电影投资被认为是一个“死亡数字”,而200万元至300万元则被认为可以一试。电影市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小成本电影。定义小成本电影是指成本在200---1000万之间的电影。小成本电影不需要在演员、场面、服装、效果等方面有额外支出,所需资金仅限维持正常制作、发行的电影。由于投资少、成本低,部分小成本电影无法公映,正因为传播渠道的特殊化,造成小成本电影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少,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导演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就创作意图而言,有的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观影需求、有的为了表达人生体验、有的试图探索出新的电影表达方式,因此小成本电影较“大片”更具多样性。成本类型从机会成本这方面看,小成本电影的显性成本,即资金比较少,而其隐性成本的比率较大。因为小成本电影的投资资金较少,用的资源大多是生产方自己拥有的,比如演员多是导演自己圈子里面的人,拍摄场地有的是找商家赞助,有的是租的,宣传方面的投资较少,一般都是凭借出品人或导演的名气。而且,在拍摄中,由于资金有限,所以其沉没成本的控制非常严格,比如场地费要尽可能的节省。由于小成本电影的成本比较小,所以它的长期成本中,导演尽可能的控制其可变因素,注意拍摄的每一个细节,防止意外的发生,尽量用简单的布置来完成内容的表达。《疯狂的石头》该电影的成本才三百来万,除了拍摄的资金,基本上就没剩什么钱宣传了,但是它另找噱头,打出刘德华投资的名片,引发观众的好奇心,达到起宣传的效果。可以说,刘德华的名气是该电影的隐性成本。讲故事为主喜剧元素应用故事讲述合理与否、精彩与否很大程度影响着电影的票房。小成本电影的故事大都普通平凡,贴近普通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在小成本电影中,喜剧元素的运用是很多影片成功的关键。首先,情节设置狂欢化,比如《十全九美》《熊猫大侠》等。这些影片不需要缜密的构思,它们讲述的只是一个好玩的故事,故事中又穿插很多经典搞笑的对白,以无厘头和搞笑为主。特点自由的创作空间本土化的融合观影群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迷,而另一类是电影消费者。两种观影群体都为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大片”呈现给人们的只是视觉上的盛宴的时候,小成本电影则摄取寻常百姓家的点点滴滴,讲述人们身边的故事,这正是契合了高品位观影群体对于内涵的要求。小成本电影的投资注定了导演不能拿“大片”的标准随心所欲地选择拍摄题材,尤其是在极端低成本的条件下,只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摄取题材,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小成本电影更多地将故事年代放在当下,放在一个很小的本土文化语境中,关注现实生活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总收入版权收入广告收入票房收入盈利模式票房收入票房是商业电影永远的话题,从产生到现在,无论经济和科技如何进步和发展,票房收入都是电影盈利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现在票房收入已经不再是商业电影盈利的唯一来源,但仍在电影收入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小成本电影也是如此。版权收入一、音响版权小成本电影中的插曲、主题曲、片尾曲等如果受欢迎,在音响版权方面也能得到一笔收入。二、电视放映版权央视电影频道每年都会收购不少电影的电视播映权,这虽然不是一个慈善举动,但的确能帮助很多小影片。有着泸州李小龙之称的电影人陈天星说,他之前的电影《英雄无界》就是靠被央视电影频道购买版权才收回成本。电影频道会根据电影的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来选购,无形中也帮助了不少电影新人渡过难关。三、海外版权许多小成电影在国内无法通过审批,便只能转战国外,获得海外版权收益。广告收入广告收入也是电影盈利的重要形式之一。现在广告收入成为了国产商业电影除票房收入外最重要的盈利方式之一。根据广告在电影中的形式不同,大致可以将电影广告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电影搭片广告、贴片广告、隐形广告和搭载广告。以上几种广告都是国产商业电影中常见形式,由它们构成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广告盈利方式,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盈利方式中重要的一种。但是,在小成本电影中,因为其本身知名度底、宣传力度小等特点,其广告效应并不理想,所以并不受广告商青睐,极少有广告商将广告投给小成本电影,所以,小成本电影中极少出现广告,其广告收入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核心问题:资金不足小成本电影,顾名思义,当然争取不到大量的投资,而这其中的原因,可以用媒介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来解释。媒介的生产规模受到媒介产品市场需求规模的制约。媒介生产厂商在选择企业生产规模时,既要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规模和市场需求成长率又要分析受众对媒介产品的偏好程度、媒介的市场份额。根据市场总的发展趋势和媒介产品的需求规模,选择相应的媒介生产规模。按照上述理论分析,小成本电影就处在了市场需求的最末端。中国中小成本影片面对市场的检验时首先表现出了题材和类型上的先天不足,也就是说,题材和类型根本吸引不了观众。而这样的一个特点,明显没有办法取得票房的保证,投资商都是想要取得利益最大化的商人,没有人愿意拿钱打水漂,这就直接影响了此类电影的融资问题。不知名的导演、冷门的题材使投资商望而却步。问题一:资金不足限制拍摄投入小成本电影的基金问题注定了它不能问和一般大片相比,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场景、演员、服装、特效等的制作,从而导致画面单一、换面颜色质感不佳等问题。80后导演杨庆的电影《夜店》就是很好的例子,影片总投资250万元。整部影片的场景就在一个不足300平米的小超市中拍摄,道具、服装等都极其简单,更没有后期特效。主演8人,演员总数18人,无论从宣传海报画面还是电影画面的实际效果,颜色和质感都较欠缺美感。问题二:资金不足限制后期宣传后期宣传无疑也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要想在电影放映之前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资金投入一定不少。但是小成本电影就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做不到像大片一样有华丽的预告片、精美的海报和演员的全国巡回宣传和新闻发布会,导致其宣传力度远远不能和大片抗衡,大家都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自然就冲着大片而去了。问题三:严格的审批系统的制约中国电影业与外国不同的一点就是,电影要在院线上映所需经过的审批及其严格,许多国外允许播放的内容在中国境内都会被禁,而小成本电影往往就是因为题材敏感或大量的“不规范”镜头而遭到广电总局的枪毙,永无上映之日。小成本电影被禁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电影版权的归口模糊不清。以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为例,当时电影的归属权是属于各大电影厂的,是有指标的,私人投资拍电影,得购买“厂标”,将电影挂靠在某电影厂出品的名义之下,但在这样简单划一的政策下,一些资金来源不一的电影就被划入灰色地带。《十七岁的单车》就有来自法国、台湾的资金,于是,《单车》一片也没能通过审批。问题四:难入院线现今国内电影环境不健康,每年我国都有一半的电影“人间蒸发”,即使在进过影院的影片中,又有大量过了一两天就被撤下,被业内戏称为“影院一日游”。能走上院线上映的影片其实非常少,说有一半电影“蒸发”属于保守估计,如果算上“影院一日游”的冷片,这部分电影数量就非常庞大,超过了70%。大部分“蒸发”了的电影,都是小成本电影。现在国内电影院线根本不给小成本影片活路,对小成本电影的态度普遍冷淡,在首轮播放之后便会把电影撤下,空出场次来放一些大片、外国片,而口碑很好的小成本影片没有资金做大规模的宣传,首轮放映之后经过观众间的口耳相传,有更多的观众想去观看的时候,却往往找不到放映的影院了。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荣誉的影片《我们俩》也是好不容易挤进了院线,但因票房济而匆匆下档。“金狮”在手的《三峡好人》尽管让贾樟柯成为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但影片怎样跟更多的观众见面仍旧让他头疼不已。《好大一对羊》那样的小成本片子就更惨了,几年前就得了国际大奖,参加过的电影节都够绕地球半圈了,可至今也没捞着机会公映。前期建议,后期建议内部搭建平台,企业扶持,新兴媒体营销,开发二级市场外部内部·前期建议1、优秀的剧本剧本是一个电影的灵魂,被评价为好的电影当然是因为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支撑,如果没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框架,那么就算演员,导演,电影宣传再为出彩,最后不被叫好,也是难逃被埋没的命运。因此作为小成本电影,在没有名导和名演员以及强大宣传阵容支撑下,那么一个优秀的剧本觉得是想要取胜的致要法宝。2、选取题材的大众化、平民化一部电影要想被大众认可,取得好的观看效果,其故事是一定要与大众产生共鸣,并且贴近生活。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赋予它一定的精神和思想,融入娱乐性的元素,让人们在娱乐消遣中,在笑声中有所感悟,能引发共鸣即可。因此小电影成本的剧本题材,一定要瞄准当代市场,了解大众的想法及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或者发展趋势,选取一个好的题材,突出这个故事。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影片题材选择了普通人的大众化路线,电影主要在构建一个一个小的或温情或戏剧化的故事,首先是给观众一个可看性很强的故事,叙事中的人物,环境更贴近大众,易被接受。因此这部投资600万的中低成本电影,取得了3300万的票房佳绩。3、定位电影受众在准备拍摄一部电影之初,就要做好充分的考察和市场调研,针对不同的市场做不同的营销策略,要对能与影片产生共鸣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一部电影的题材定位,随之对应的则是能够确定这部电影的主流受众,从而才能更有效的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定位营销”。《失恋33天》投资890万的小成本电影单周票房超过2艺成为票房黑马,它最成功的地方来自于定位营销,从半年前开始,它就开始在开心网和人人网上做宣传,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那些有过失恋经历的年轻人。同时前来电影院观看的大多是80后和90后,这说明它的营销非常到位,不是乱撒网,而是抓住了特定的消费人群。同时可以借鉴的是网络走红短片《老男孩》,虽然只是40分钟的网络原创短片,没有什么票房之说,但是几千万的点击量使人们对这部短片不容小窥,之所以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赢得如此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与短片内容和受众有着强大关联,故事内容感动了来自60至90后的各年龄层的广大观众,很多人流下了对青春唏嘘的泪水,剧中的黑色幽默对于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里长大的人,还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能引起共鸣,交口称赞是国产的少有的代表新青年心声之佳作。4、重视小成本电影的地域性、民族性电影《疯狂的石头》,导演宁浩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重庆有一定地域性的地方,影片中充斥着重庆发言,以及片中某角色冒出的其他地方方言,引人发笑,不难看出导演初衷,就是让故事更贴进大众,其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也是后期取得高票房赢得观众共鸣的必然因素。因此不论是国内外的影片,只有与观众产生共鸣,贴近生活才是影片成功的王道内部·后期建议1、电影后期宣传影片在上映前期的宣传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小电影而言,没有名导名演员等,对于宣传影片确实是一大阻力。因此就要选好宣传方法和手段。以《失恋33天》为例,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上映时间故意安排在百年一遇的光棍节,电影改编自网络人气小说,而且故事又贴近现实生活,在影片上映的前几个月其预告片和海报就在各大网络平台,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被广泛转载。这部打着光棍节上映的疗伤小清新电影,使广大的网民们产生了群众效应。只要一提光棍节必然提到《失恋33天》,同时其影片的主演文章也比较受欢迎。这样在网络上的宣传,通过一些免费的传播平台,可以大大降低宣传的成本。2、降低票价就国内而言,本身进普通商业影院的人还不够多,如果能够对小成本电影放宽政策,与大片差别化,因为小成本电影制作当中本身就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和华丽背景,如果与大片同价,那么势必会有观众认为不值得观看从而流向大片,这样引起票价和观众心里趋势而导致观众减少,如果可以将票价定为在一个略低的水平,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