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变迁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纲要求: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发展课程标准:(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史观:近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经济与政治、文化关系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大众传媒: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第四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互联网▲现代媒介——印刷媒介体系——电波媒介体系▲传统媒介——网络媒体——声像媒介体系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杂志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影、电视发行于唐代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我国近代的报刊业是如何开始兴起的?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主要的报纸有哪些?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思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刊业发展历程:①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繁荣景象(旧民革)▲外文:《中国丛报》(1832年)《万国公报》(1868年)▲最早:1873年《昭文新报》(艾小梅汉口)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办报刊▲中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申报》(1872年)——地位▲内容: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⑵辛亥革命:⑶新文化运动:⑴戊戌变法:《时务报》《民报》《新青年》宣传维新改良思想与保皇派论战,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作用:报刊成为宣传先进思想的武器,为民主革命的发展起到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1.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2.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它本身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客观上有利于传播近代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3.使中国的报刊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刊业发展历程:④20世纪前期(新民革)⑤新中国成立(50-70年代):▲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作用:党报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国民党:《中央日报》▲综合性:《光明日报》《文汇报》,内容更丰富⑥改革开放后(1978后):欣欣向荣局面报纸刊物1978年1869302000年20078725材料二材料一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元,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思考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刊业发展历程:▲特点:⑶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发展方向:P73⑴种类增多,数量增大⑴注重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注重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⑵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⑥改革开放后(1978后):欣欣向荣局面⑵党报发挥主导宣传作用⑷集团化,市场化⑶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原因:⑴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⑵思想观念解放⑶国家政策的支持⑷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存在问题:重复;炒作;虚假;低级趣味……阶段时间代表刊物影响形成19世纪中前期《中国丛报》《万国公报》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1872年《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873年《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发展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民报》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渠道,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繁荣改革开放后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报刊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报刊业走向繁荣3.报纸的局限:④反映民情,立言议政,舆论监督①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了解社会②开启民智,思想启蒙,解放观念③开阔眼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书面化特点①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文化素质的限制②缺乏直观感染力,形象性相对薄弱即大众传媒发挥的共性影响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即活动放映机。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895底,他们在巴黎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视短片《火车进站》,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时期或时间代表影响电影传入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31年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1935年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5年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建国后主要的电影题材: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质量超以前名导、明星辈出优秀影片,屡获国际大奖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风云儿女》1905年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为主19世纪末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2.电视业的发展:二、影视事业的发展①中国电视业的诞生:②中国电视的普及: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⑴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普通电器,档次日益提高——物质基础⑵电视传送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扩大电视台的覆盖面积——关键▲原因:⑸电视节目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质量提高,有较强的吸引力⑷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影响:①具有信息量大、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②开阔人们视野,丰富生活内容,对社会影响大——第八大艺术⑶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三、互联网的发展——第四媒介1.诞生:3.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4.特点(优点):P75①更主动、更便捷、更快速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②界面直观、声像兼备,表现力和感染力强③链接灵活,高速传输,使用方便④高度互动,双向传授,功能广泛⑤费用低廉2.90年代风靡全球,发展为全球信息网()A二战后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主因)B“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需要(直因)1969,美国必修三传输文件,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原因:⑤推动生产方式(经济)的深刻变化,使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②改变工作方式,使工作和生活由分开到开始相结合,提高效率,增加乐趣③引发学习的革命,为教育提供新的发展空间⑥突破空间限制,世界联系更紧密,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三、互联网的发展——第四媒介①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必修三5.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④改变人们娱乐、社交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6.存在问题: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影响国家经济安全②竞争加剧导致世界更加动荡不安③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消极影响④不法分子传播影不良、有害信息、腐朽落后文化,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三、互联网的发展——第四媒介必修三⑤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①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7.启示:②关注网络文明,建设网络道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⑥……对大众媒体发展的认识:(P75本课要旨)1.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依次产生,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在科技发展进步带动下的结果。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每种媒体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没有因某一种新媒介的诞生而在地位上受到削弱、被取代或丧失其作用。3.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进而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单元小结:1.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特点:⑦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③变化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①近代变化受西方文明影响显著,带有半殖民地色彩②随着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⑤变化过程既有东西方文化碰撞,又有新旧文化碰撞,其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④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⑥变化结果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并保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呈现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特征单元小结:2.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①西方侵略的客观作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性)②民主革命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化③政策的促进④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发展⑤思想启蒙的作用,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⑥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⑦先进中国人推动3.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渐进4.社会风俗的特点:▲既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土洋结合的现象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