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日子老愚坐在乱七八糟的都市里,我时常会想起关中平原的家。在我生长的年代,家是父母用尽全力从土里拱出来的栖身之所。土墙瓦房,砖头和木头是叫人稀罕的玩意儿,甚至连牙膏皮包装纸都让人眼前一亮。在这样一个用黏黄土版筑起来的院子里,有土炕和土锅灶,日子便能过下去了。与土的间隔仅仅在炕上,用枕席把身体与将泥土抹平的炕面隔开,若能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我就很有幸福感了。全家人最珍视的宝贝是粮食,在上房顶楼上做成粮仓,四周用席子包起来,沿根脚撒上老鼠药。夏秋两季,把队里分下来的麦子、玉米一麻袋一麻袋吊到上头,吃粮时,再一斗一斗提下来。院子里打了地窖,存放红薯和白萝卜,歉收年月,连玉米芯、红薯秧子都要储存起来。大地是丰饶的,满地的收获却被国家一车车拉走,支援我们一辈子也见不着的“同志加兄弟”。父亲在院子四角各种了一株泡桐,我负责每天浇水。猪是最舒服的,每天在圈里哼哼着要吃的。偷偷饲养的几只母鸡,“咯咯咯咯”叫唤,带着下完蛋的骄傲,向主人邀功:再给一把米吃,明天还能为你下一枚更大的蛋。老鼠夜里出来,它们躲在厨房案板下,有的钻进风箱里,弄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一跺脚,它们便安静了。梧桐枝丫伸开,便有鸟驻足,不时掉下气味熏人的排泄物来。据说,屎掉到谁头上,谁就会有霉运,弄得谁也不敢往树荫里去。等鸟儿们的屎铺了一层,父亲才让我去把它们铲干净,倒到圈里,在树下重铺上一层新土。有一年,来了一对喜鹊,它们来回打量了上房屋檐几圈,决定筑巢安居。一家人面带喜色,好像要添新人一般,走路说话压低嗓门,生怕惊动了贵人。喜鹊夫妻叽叽喳喳,嘴里衔着从地里拣来的细枝,进进出出,仿佛一对心里盛满喜悦的可人儿。家里也有神灵。母亲在上房东屋供奉了神仙,香火长年不断。木刻的神灵,白天只是一堆杂乱的线条,到夜里便让我害怕。好多次,感觉他们有了生气,睁开眼,从墙上走出来,蹑手蹑脚朝我扑过来,甚至把手放到我脖子上。最欣喜的是薄暮时分。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前,中间位置往往摆放一碟凉菜——凉拌胡萝卜或白萝卜丝,无非是浇一勺醋,放半勺辣椒。父亲坐北朝南之尊位,旁边会给母亲留出位置,我和弟弟妹妹们围坐其余三边。母亲把稀饭和馍挨个分发到大家手里,等父亲夹起一筷头菜后,我们才敢伸出筷子。很快,就响起“吸溜吸溜”的吞咽声,因为食物单调,吞咽声也像民乐一般简单。粥稀馍碎,牙齿使不上劲,有时不免咬到舌头。那时候无人说话,大家专注于品尝,生怕一张嘴,好味道就溜走了。因饥饿而来的幸福感,就在这无声的响动里。碗被舔得干干净净,如果谁有未吃饱的表示,母亲就从自己碗里倒一些,或者把手里的馍掰一块递过去。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得很慢,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在等孩子们的呼唤。饭后喂猪,我和大弟弟将猪食抬到猪圈里,还未倒进食槽,猪们就呼呼扑过来。中午放学回家,我会习惯性地把手伸进鸡窝,一般会摸到一枚蛋,运气好时会有两三枚。鸡蛋在手里热乎乎的,让我感到母鸡的辛劳。这些鸡蛋大都卖给了城里人,母亲只把那些品相欠佳的留下来,在谁过生日时煮熟卧到碗底。夜里,村子安静了。劳累一天的人和牲口都疲乏了。我们几个就着煤油灯,读读课文、写写作业,就熄灯睡了。父母在上房里说些闲话,我们也听不出那些暗语似的句子,我们只管读书,一切都有他们安排。胡思乱想着,迷迷糊糊沉入梦乡。起夜时,月色正好,父母的呼噜声有节奏地呼应着,好像眉户小戏里的男女对唱,让人踏实。远处,从陇海线那边传来火车轮子与钢轨的摩擦声,“哐当哐当——哐当哐当”,那是天籁般的声音。长大了,我就被它带到远方,开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期待被风吹走,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高一那年的中秋节,看着圆润的月亮,我突然想家了。独自溜出绛帐高中的校门,沿高干渠往东疾走。河水激越,发出“咕咚咕咚”的欢叫声,我心里盛满了思念,一口气爬上了双庙坡。月色里的村子,非常安详。家人在做什么?推开虚掩的大门,窝里的鸡扑腾一声便又安静了。一家人的身影映在窗棂纸上。母亲说:“有人进来了?”父亲说:“你听错了吧?这会儿有谁呢?”“我回来了,妈!”妹妹和大弟弟出来迎我。掀开帘子,土炕中央的大红被子上,放了果盘,里面盛了瓜子、花生和苹果。父亲让我上炕,削了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我。然后才是弟弟妹妹们,最后一个苹果,父亲削好后从中间切开,将半只递给母亲。我留恋这温馨的气氛,但隐约感到,自己就像长成了翅膀的大雁,很快就得飞走了。心里有沉重的感伤:学校里每个人只是学习机器,既无深厚的友谊,也乏异性抚慰,我们的心灵非常干涸。集中营式的求学生涯,几乎令人发疯,内心早就渴望逃出这囚笼般的生活。生活注定在远方,能飞多远,就看你的造化了。回家,只是为了获得一丝慰藉,重回父母遮掩的屋檐下,体会被呵护的感觉。飞翔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了。三十多年前飞走,我尽管可以一次次回家,但在梦里才能回到那个贫瘠温暖的院子。我多想待在父母的屋檐下,他们不老不病,我们也不长大,就那样一直生活下去。老屋如今被一条路踩碎了,三层楼的新屋阔大气派,却颇显萧索。妹妹和大弟小弟相继离开,在他乡成家。二弟在西安做工,大侄子在杨陵高中校外租房,全力准备高考。家里剩下二弟媳妇和读初三的小侄子。母亲病了,陪床的父亲只好睡在医院里。到晚上,父亲手植的三棵杏树和柿子树发出时而和悦时而惊悚的声响。院外属于生产队的老白杨树,每年都会把它那永远也散不尽的白絮落到院子里,胆大的会透过塑料窗帘钻进父母的屋子。陪伴两位老人的,除了《新闻联播》,还有秦腔折子戏和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近几年,想家了便回去,以为会找到幼时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可当与父母睡在一个屋子里时,浮上心头的却是难言的滋味:日子老了,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一次次见面不过是人世的告别罢了。前半生在期盼好日子,当有条件“好”的时候,“分别”却不知不觉站在我们之间。(1)文中三次写到“我”围拢在父母身边的事。请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2)文中两次提到的“幸福感”分别指什么?(3)文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请简析它的表达效果。(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分别”一词的含义。(5)有人说,“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原文内容分点陈述理由。【答案】(1)我生长的年代;高一那年的中秋;近几年(2)第一次“幸福感”指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第二次的“幸福感”指饥饿时能吃到稀粥碎馍,满足了口腹的欲望。(3)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本句通过父亲“削”“递”“切”等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回家后父亲的激动和全家人相互谦让、其乐融融的家风,也体现了父母为了成全孩子,不惜委屈自己的心态,及对孩子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4)①“分别”是家人相继离家,不能陪在父母身边:②“分别”是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阴阳相隔。(5)[示例一]认同。小时候,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是安心而踏实的,因为父母会妥帖安排孩子们的事情;渐渐长大,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是温馨而甜蜜的,因为在父母那里会得到慰藉和呵护;成年后,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是难言和凄楚的,因为父母老了,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生离死别却让人难过。在成长的过程中,“围拢的感觉随父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示例二]不认同。儿女在家,会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如“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得很慢”就是为了给吃不饱的孩子递上一块馍;儿女在外归来,总会有父母的牵挂与盛情,如“父亲削了一个最大的草果递给我”;父母老去时,儿女也会牵挂他们,希望他们健康、安度晚年。在围拢中体现的是家人之间相互的温暖、呵护与关爱。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恒的。【解析】【分析】(1)阅读全文找出“在我生长的年代,家是父母用尽全力从土里拱出来的栖身之所”“高一那年的中秋节,看着圆润的月亮,我突然想家了。”“近几年,想家了便回去”作答即可。(2)第一次“幸福感”在文章第二段,“在我生长的年代,家是父母用尽全力从土里拱出来的栖身之所。……若能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我就很有幸福感了”指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幸福”就是获得精神需求的满足;第二次的“幸福感”在第十一段“那时候无人说话,大家专注于品尝,生怕一张嘴,好味道就溜走了。因饥饿而来的幸福感,就在这无声的响动里。”指饥饿时能吃到稀粥,还有碎馍,这样的好味道使口腹之欲得到了满足。(3)“父亲让我上炕,削了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我。然后才是弟弟妹妹们,最后一个苹果,父亲削好后从中间切开,将半只递给母亲。”是动作描写。写作对象是父亲,看到我回家,全家人都很高兴,吃苹果的情形表现出一家人的谦让、互爱、温馨。也突出了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疼爱。一定要答出描写对表达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意义。(4)本文末尾句:前半生在期盼好日子,当有条件“好”的时候,“分别”却不知不觉站在我们之间。“我”长大了,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妹妹和大弟小弟也相继离开,在他乡成家,这里“分别”是指家人相继离家,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当我们慢慢长大、成年,父母越来越老,终会离世。(5)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中作者小时候,围拢在父母身边,感觉安心、踏实;成年后,“近几年,想家了便回去,以为会找到幼时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可当与父母睡在一个屋子里时,浮上心头的却是难言的滋味”,从这个方面理解时赞同这句话的。也可以不赞同。结合“父母照顾年幼的子女,他们年老后,子女会牵挂父母、孝敬父母。家人之间的呵护与关爱是永恒的”谈论。故答案为:⑴我生长的年代;高一那年的中秋;近几年⑵第一次“幸福感”指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第二次的“幸福感”指饥饿时能吃到稀粥碎馍,满足了口腹的欲望。⑶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本句通过父亲“削”“递”“切”等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回家后父亲的激动和全家人相互谦让、其乐融融的家风,也体现了父母为了成全孩子,不惜委屈自己的心态,及对孩子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4)①“分别”是家人相继离家,不能陪在父母身边:②“分别”是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阴阳相隔。(5)[示例一]认同。小时候,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是安心而踏实的,因为父母会妥帖安排孩子们的事情;渐渐长大,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是温馨而甜蜜的,因为在父母那里会得到慰藉和呵护;成年后,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是难言和凄楚的,因为父母老了,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生离死别却让人难过。在成长的过程中,“围拢的感觉随父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示例二]不认同。儿女在家,会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如“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得很慢”就是为了给吃不饱的孩子递上一块馍;儿女在外归来,总会有父母的牵挂与盛情,如“父亲削了一个最大的草果递给我”;父母老去时,儿女也会牵挂他们,希望他们健康、安度晚年。在围拢中体现的是家人之间相互的温暖、呵护与关爱。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恒的。【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文中三次写到“我”围拢在父母身边的事。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作答。⑶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4)揣摩词语内涵,一定要根据语句内容、上下文内容、文章的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推断。揣摩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来。当然,有原文语句可借用的,也可借用原文语句。(5)本题考查个性化理解与表达。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2.现代文阅读种爱丁丽梅①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②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③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