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上半年二元杂交生猪养殖成本及盈亏情况:二、2011年上半年三元杂交生猪养殖成本及盈亏情况:饲养成本元/头人工费用元/头成本合计元/头出栏生猪收入元/头盈亏元/头仔猪购买成本元/头养殖成本元/头135.201132.761430.30296.99393.62603.942011年上半年调查的生猪出栏平均重量:二元杂交平均重量为210斤/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斤/头,增加5%。三元杂交平均重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三、饲养成本增加、利润大幅上升的原因分析:(一)饲养成本增加的原因:1.仔畜成本提高。2011年上半年仔畜的市场平均价格为7.81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31元/斤,增幅73.56%。2.精饲料费用提高。今年上半年玉米的均价1.1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2元/斤,增幅22.22%;2011年上半年饲料添加剂(浓缩料)的均价为2.88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03元/斤,增幅1.05%。同时由于生猪市场价格走高,养殖户存在观望息售心理,相应延长饲养天数,饲料用量增加。3.死亡损失费提高。由于2011年上半年出现“口蹄疫”、“蓝耳病”等疫情,生猪的死亡率提高。其中:二元杂交生猪死亡15头,死亡率为6.15%,每头生猪分摊死亡损失费7.4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21元。(二)利润大幅上升的原因分析:出栏生猪的销售价格提高。去年同期生猪市场价格偏低,下半年母猪、仔猪存栏减少,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减少,受上半年外省“瘦肉精”事件影响和生猪饲养成本的增加及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拉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2011年上半年出栏生猪销售价格为7.49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二元杂交增加了2.69元/斤,增幅56.04%。三元杂交增加了2.49元/斤,增幅49.80%。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饲养成本元/头人工费用元/头成本合计元/头出栏生猪收入元/头盈亏元/头仔猪购买成本元/头养殖成本元/头124.801182.121579.90397.78399.87657.45(一)目前生猪饲养处于较高的盈利期,虽利润可观,但饲养总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引导和服务力度,使养殖户准确掌握生猪市场供求变化信息和价格信息,合理安排养殖计划,适度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避免盲目跟风,规避市场风险。(二)加强疫情防控能力,生猪养殖传染性疾病较多,尤其是猪高热疫病、口蹄疫的传播,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危害性大,会给生猪养殖业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要建立健全定期医疗巡诊制度和防疫档案,对生猪养殖业户要定期进行防病、防疫技术指导。2简介编辑生猪,即生活着的猪,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猪,杂食类动物。猪一般多指家畜。猪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称之为亥。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一种家养的肥胖的用以食用的动物,小时候很可爱,长大很恐怖,大鼻子,大耳朵,吃的多,胖的快。我国养猪至少也有5600-6080年的历史。猪的脖子很短。猪其实不笨,事实上是种很聪明的动物,看似憨厚,其实很有点小脾气。生猪(2张)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徒刑与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杂食性肉用家畜。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食性广等特点。猪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类主要肉食品之一。除以鲜肉供食用外,还适于加工成火腿、腌肉、香肠和肉松等制品。猪皮、猪鬃和猪肠衣可作工业原料。猪血和猪骨可分别制成血粉和骨粉作饲料用。猪的内脏和腺体可以提制多种医疗药品。猪本身还是很好的实验动物。中国农民素有养猪积肥、以猪粪肥田的习惯,养猪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家猪的驯化并非集中于某一个地区,而是各地居民分别驯化了当地野猪的结果。家猪的体躯丰满,四肢短小,鼻面短凹或平直,耳下垂或竖立,被毛较粗,有黑、白、棕、红、黑白花等色。猪的鼻吻灵活,有用鼻端拱土觅食地下草根、块茎和其他食物的本能。足有四趾,但仅第3、4趾着地。成年猪有44颗牙齿,獠牙尖短而弯曲,门齿、犬齿和臼齿都很发达。视觉和触觉迟钝,而听觉和嗅觉敏锐。杂食,能利用各种动、植物性饲料。但有择食性,消化粗纤维的能力不及草食动物。汗腺机能不发达,皮下脂肪层厚,在高温时散热困难,故耐热性较差。在炎热环境中,喜在水塘里打滚以助散热。爱清洁,不在采食和睡卧的地方排便。性成熟较早,妊娠期短,产仔数多,因此世代间隔短,周转快,增殖容易。生长迅速。寿命约20年。猪的类型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通常是根据体型结构和主要用途分为脂肪型、腌肉型、鲜肉型或瘦肉型。猪的品种全世界约有300多个。其中中国约占1/3,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地方猪种根据其来源、分布、体质、外形和生产性能可划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个类型。3均匀体重的手方法编辑同组猪只上市体重不均匀造成下列问题:[3]1.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某些猪必须饲养更长的时间2.胴体体重变异大,给屠宰加工带来不便由养猪生产发展委员会和农业与乡村发展部联合资助,在Hillsborough的ARINI开展了一项研究,以期验证能否通过分组策略降低猪群屠宰体重的变异程度。研究试验采用了1200头猪,一部分按体重的轻、中、重分成三个等级的均匀体重组,其中一部分分组在4周龄进行,另一部分在10周龄进行。一部分为混合体重组,同组内包括各种体重的猪只。这部分猪的分组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所有猪只均为公/母混群饲养,每组10头,从分组直到21周龄屠宰为止不再改变分组方式。断奶时按体重分组有没有好处?断奶时按体重分组对降低屠宰体重的变异程度没有作用(体重变异范围在分体重小组中为35kg,在混合体重小组中为33kg)。这种变异是由于生长期间增重速度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举例说明,同组内体重变异范围在生长阶段(4-10周龄)会增加6倍,而此后的肥育阶段(10-21周龄)仅增加3倍。肥育阶段按体重分组对降低屠宰体重的变异程度没有作用?肥育阶段开始时按体重将生长猪分组后,小组内屠宰体重的变异范围比混合体重分组小7kg(分体重小组的变异范围为26kg,混合体重小组的变异范围为33kg)。假设增重速度为1kg/天,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全部猪只达到上市体重的时间可提前1周。正如预期情况,分体重饲养的不同体重组达到屠宰体重的日龄不同。重体重组20周龄达到屠宰体重,中体重组21周龄,轻体重组22周龄。而混合体重组平均在21周龄到达上市体重。结论肥育期开始时按体重对生长猪进行分组可提高肥育设施的使用效率。将来的研究应集中于如何降低生长阶段的变异程度,这样的话,在断奶时按体重分组,屠宰时也可获得均匀的组内体重。4行业发展编辑从七月上旬开始,因肉猪长速持续偏低,出栏节奏放缓,猪源骤然紧张,猪价顺势上升。再加上许多散户因为猪价持续上涨。受终端消费不利影响,致生猪市场流通有所放缓。进入八月份,适重生猪的出栏量会有增加,再加上7月份养猪户压栏,八月份养至户很有可能集中出栏,生猪供应有所缓解,预计生猪市场可能会出现涨幅趋缓的态势。今年夏天,已经持续了长时间的高温,全国各地人民都苦不堪言。七月华东、华中地区持续多日高温天气,都增加了肉猪运输的成本与风险,屠宰企业的收购成本随之水涨船高。不仅如此,夏季高温,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会下降,高温造成居民食欲不振,喜食清凉食品。由此可见,高温天气对生猪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惜售不出栏,到了八月的时候,适量生猪出栏量增多,市场上的猪源也就相对宽松了,猪源宽松现象也会对生猪价格造成一定波动,造成猪价增长趋势放缓。每年暑假时期,被民间所好看的升学宴,谢师宴等猪肉高需求时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市场,再加上进入八月,全国各地都会庆祝节日,而喜庆的节日氛围也能够促进猪肉市场消费,七夕节和月饼制作会带动的一部分的猪肉消费,以此猪价增长趋势也将放缓。生猪自繁自养处于微利状态,育肥猪养殖亏损幅度不大,大规模淘汰母猪的现象并未出现,行业去产能化进程缓慢。截至2012年9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5063万头,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4.7%。从数据上来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在较高水平,同时随着规模化养殖比例的提高,大规模养殖场特别是大型养殖企业仍在积极建设生猪养殖基地,预计2013年我国生猪市场供应依然较为充足。2013年正处于新旧周期交替的阶段,预计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将呈现整体下行走势,下半年国内生猪价格逐步实现触底并小幅上涨。受饮食文化的影响,中国春节是猪肉的大量消费期。因此猪肉价格在每年的1~2月都有非常强的支撑。受猪肉价格高企支撑,每年1~2月,国内生猪价格也同样迎来一波上涨走势。从目前国内生猪均价15.0元/kg以上的价格来看,2013年2月国内生猪均价有望冲击16.0元/kg的短期高位。由于国内能繁母猪及生猪库存依旧高企,且下游需求量持续低迷,因此在经过春节需求刺激之后,国内生猪均价将调头下行。考虑到全球经济环境较差,结合前几个生猪价格周期(表1),预计此轮价格下跌将持续19~20个月,2013年的价格低点将出现在4月或者5月。结合历年的高低点下跌幅度以及存栏高峰来看,预计2013年国内生猪价格最低将在12~15元/kg之间。[4]受价格不断下跌的影响,预计国内生猪存栏量或将逐步减少,同时生猪价格也将进入下一个轮回。预计生猪价格经过夏季的暂稳走势,2013年8月以后有望逐步进入上行通道。5如何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编辑[5]当前,一些地方存栏能繁母猪30~50头或年出栏商品肥猪5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在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生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养殖效益差。为充分发挥生猪遗传潜力,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养殖场户增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品种选择母猪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购买前选好母猪至关重要。建议中小规模养殖户不要在育肥猪群中自留母猪。(一)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饲养管理水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母猪品种。如育肥猪拟运往大中城市销售,或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合作,对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要求高,就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引进品种杂交母猪,如长大二元母猪或者大长二元母猪,也可饲养培育品种母猪;如果对瘦肉率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杂交母猪。养猪技术缺乏、经验少的养殖户,宜选择适应性好、抗病抗逆性能强且生长育肥性能较高的培育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具备一定生猪养殖经验,有技术积累的专业化养殖户,建议选择长大或大长杂交母猪。(二)要了解不同品种猪的繁殖性能特点。相比而言,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品种明显。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产仔多,乳头数多、泌乳力强,发情症状明显,繁殖力高。引进品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配种时间不易掌握,因不发情、屡配不孕、产仔少或头胎猪断奶后不发情等原因引起的淘汰率高,泌乳力、护仔性等方面不如国内地方猪种。(三)注重后备母猪的个体选择。后备母猪适宜选择4~5月龄,体重50~75公斤的个体。此阶段的猪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器官及乳头状况等基本定型,易于外观选择。选择后备母猪的主要外貌特征要求是:品种特征明显(毛色、头型、耳型等),体型良好、面目清秀、头颈较轻、体格健壮、背线平直;乳头排列均匀整齐,有一定间距,没有瞎乳头、副乳头,有效乳头6对以上;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外阴较大且下垂;肢蹄结实,无明显跛行和蹄裂。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母猪的健康状况。最好对已选好的母猪进行血样采集,送具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一般应从防疫制度完善且执行严格的种猪场引进种猪,种猪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