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概述后备军官学院2012年10月11日课目:军事思想概述目的:通过对军事思想的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了解,把握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的基本规律,用科学发展观来研究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内容:一、军事思想的科学定义二、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内容三、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时间:2小时方法:理论讲解,解答疑难,小结讲评要求:(略)同志们:“也许,你对战争毫无兴趣;但是,战争对你却兴趣甚浓。”——《战争与反战争》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当前全球正进行着一场恢复国家力量的隐形战争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国防。一个理性的民族,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战争文化和军事理论。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两千五百年前的军事家告诉我们,战争和国防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只有重视它,研究它,才能让我们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战争和军事领域又是最为复杂的领域,我们要了解它实属不易,要深入研究并把握规律性的东西则更难。因此,我们就必须从最基础性的东西——军事思想入手,找到打开军事王国奥秘的金钥匙。对军事思想的基本问题有明晰的了解,才能提高研究军事思想问题的能力。第一个大问题、军事思想的科学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1997年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一)、科学涵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军事思想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基本内容。战争观和方法论是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它的精髓和灵魂。军事思想是战争与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来源于战争与军事活动的实践,又给战争和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军事思想通常也称军事理论。军事思想是战争与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来源于战争与军事活动的实践,给战争和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又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二)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战争是军事实践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和最高形式,也是军事理论最丰富的源泉和不断发展的动力。正因为如此,军事领域中的各项理论和实践活动都要以战斗力的提高为根本标准,以适应实战需要为根本目的。战争和军事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规定了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就是战争及军事活动。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军事哲学和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一是军事哲学。即研究军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军事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以介绍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主观指导的思维法则为基本内容,为人们研究和解决军事问题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工具。他是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灵魂和精髓。二是军事实践的指导原则。他是人们在对战争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战略、战役、战术的指导原则和建军思想。它包括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三)军事思想的特征和分类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具有阶级性、实践性、时代性、继承性等基本特征。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其分类结果也不一样。可按时间、阶级、国家等进行分类。按阶级划分可分为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按时代划分可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按国家分可分为中国军事思想、国外军事思想等。第二个大问题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内容“军事思想”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法国元帅沙克斯曾把专门从事战争研究的人称为“军事思想家”。英、美、法、苏联等国家都使用“军事思想”这一概念,并有不少论述军事思想的文章。前苏联军队中专门编有《军事思想》杂志。但迄今为止,前苏联和西方国家都未把“军事思想’列人军事科学的一个学科来研究。我国最早使用“军事思想”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l903年,《湖北学报》上发表有“论军事思想”的文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许多领导同志在总结和回顾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明确的。军事思想是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更替,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思想意识的转变,战争的日益频繁和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等,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时代角度划分,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自古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当代军事思想。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各阶级、各民族、各政治集团及军事家、兵学家关于战争和军队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系统的理性认识,是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人们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它随着社会的前进,军队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深化,反过来又指导各时期的军事实践,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世界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中国的军事思想处于领先地位。兵学之盛甲于天下,人们誉为“兵法之国”绝非虚语。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哺育了众多出色的名将,运用谋略指挥了许多规模巨大、纷繁复杂的战争,从而又不断丰富、促进军事思想的发展。从先秦到清朝前期,先后有3380多部兵书问世,多达23500卷。(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据实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兵书源于殷商,但作为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开始萌芽。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是从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开始,至公元前8世纪最后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西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先后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这是中国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到鼎盛的整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军队数量不多,没有专职的指挥将领;作战方式基本上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由于对战争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性,战争受迷信的影响极大,经常以占卜、观察星象等来决定战争行动,产生了以天命观为中心内容的战争指导思想。军队的治理以“礼”和“刑”为基础,“礼”主要适于上层的贵族和军官,讲究等级名份、上下有序;对下级和士兵的管理主要靠“刑”即严酷的刑罚。这个阶段已产生了一些萌芽形态的兵书。商代、商周的文字中就有大量关于军事活动的记载。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基本成熟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8世纪初)至公元前221年(3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成熟阶段。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古代军事大发展的时期。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使战争连绵不断,战争规模扩大,战争频繁而形式多样。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不断涌现,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全面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基本成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吴国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他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它标志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军事思想已趋于成熟,成为我国后世兵书的典范。(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丰富发展阶段(秦——五代时期、宋——清前期)公元前221年(3世纪)至公元1840年(17世纪),封建社会的发展和频繁的战争实践使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提高。这一时期军事思想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思想更加成熟、完善;二是军事理论更加综合化、体系化。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期间主要经历了秦、汉、晋、隋、唐等几个大的王朝。其中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秦以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舟师水兵参战也更多了。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的配合作战。从汉到隋曾多次发生大规模、多兵种大集团的配合作战。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的运用,以及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战争的发展使用使得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战略思想也日臻成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其中汉初的《黄石公三略》,从政治与军事关系上论述了战争,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其后的《李卫公问对》则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的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而且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更新的见解,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深化了先秦某些用兵原则的内涵,特别是它论从史出,以史论兵的研究方法,开创了结合战例探讨兵法的新风。公元960年至公元1840年,历经宋、元、明、清(前期)四个朝代,这期间,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火器逐渐普遍使用,使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宋朝从建国之初,就面临着民族矛盾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的局面。因此,当权者为维护统治,确立了兵书在社会的正统地位,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北宋中叶开始重视武事,开办武学,设立武举,发展军事教育,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繁荣了军事学术。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历经漫长的丰富和发展之后,走上体系化的时期。其主要表现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成为我国古代兵书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据统计,这个时期兵书共有1815种,占我国古代兵书总数的75%以上,而且内容丰富,分门别类地概括了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形成逻辑性较强的比较完整的体系。(4)古代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1、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其体系确立于先秦时期,历朝历代均有丰富和发展,其中包括古代农民起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升华,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义兵必胜、以战止战;在国防建设上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战略和作战指导上强调先计后战、知彼知己、因情定策、“全胜”、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不厌诈、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各个击破、造形任势、动敌、致人、我专敌分、并卒击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逸待劳、善择战机、兵贵神速、灵活应变;在治军思想上要求以治为胜、制必先定、兵权贵一、教戒素行、气艺并重、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励士练锐、精兵良器、将帅贤能、智勇双全、上下同欲、三军齐心;在后勤保障上提倡聚财积力、足食强兵、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在兵役思想上坚持寓兵于民、因势改制等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兵学与哲学结合紧密,体现了古代社会军事思想的最高成就。《孙子》等兵书早就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受到许多国家军事家的赞誉,有的将其称之为兵学圣典。不仅在历史上对指导人们的军事斗争有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为中外各界人士所称道,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总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发掘和研究,批判地加以继承。2、在历史上对指导人们的军事斗争有巨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就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代表古代军事思想最高水平的杰作,形成了含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