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记得在我们上学时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意思是说考试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现在,当我们步入中年,我们的孩子正在接受者分数的考验,或许是我们的角色变了,变成了“分、分、分家长的命根。”在当代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比学生更看重分数,打开我们的中华家庭教育网咨询热线,十有八九是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即使涉及到孩子早恋、心理等其它问题,也是从注意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开始的,似乎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孩子成绩一下降,家长就觉得非常焦虑,感觉在家长眼里,分数比孩子本身更重要。每到考试后,学生、家长都盼着考试成绩出来,有家长朋友说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是给家长的一个关于学习的交代,是孩子一学期学习的成果。可是真的如此吗?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去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呢?我想和现场的各位老师和家长做个互动:当您的孩子考了58分的时候,你面对孩子的态度是:A很生气、大声责骂孩子B抱怨孩子学习不努力、不用功C用同理心来理解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查漏补缺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事例:一次考试后,孩子一回家就高兴地对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可是妈妈却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妈妈脸上表现出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的委屈与沮丧。也许孩子一回家就高兴地说“语文98,数学99”。别人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你倒也高兴,可还是白了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孩子:“看你像只骄傲的公鸡,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吹牛!”你也许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可是孩子听了却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记得在一本书里看见过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写给妈妈的信:那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数学试卷一看,糟了,58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怯生生地告诉了妈妈。“啪”一记而光落在我的脸上,妈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抓起苍蝇拍照我的屁股上就是一下,嘴里说着“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不好好学习,才考了58分,我看你疯了……”今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语文试卷,啊!100分,我哼着小曲,像小燕子一样飞回家:“妈妈,看,100分。”一个响亮的吻印在我的脸上,妈妈的眼睛迷成一条逢,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女儿真好,真乖。”午饭是我爱吃的红烧鸡翅、鱼汤。我想多问一句:“妈妈,你是爱我还是爱分数?”学校要公布初三第一次模拟统考的成绩。阳阳一进门,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跟在后面问:“怎么样?考了多少分?”阳阳一边放书包,一边回过头来说:“爸,还可以,就是……”爸爸脸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见了,转身坐到沙发上,打断了儿子的话:“我不要‘就是’,我的要求是不能低于90分,你只要告诉我结果!”阳阳显得有些不安了,躲闪着爸爸的目光:“除了数学,都高于90分。就是数学题太难了,我考了81分……那也是我们班的前15名,我们班还有人不及格呢……”爸爸火了:“就知道比下面的,没点儿上进心!你们班有没有考90分以上的?”看到儿子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声音更是提高了几分:“别人能考90分,你怎么就不能?题太难,别人怎么不觉得难?看来,还是你不努力!告诉你多少回了,要想考上重点高中,就必须得用功,知道吗?每门功课都不能低于90分,平均95分以上,是你最后的目标,你给我记住了!”阳阳小声嘟囔着:“不是我说数学难,老师也这么说。我怎么不努力了,连老师都说我进步了……”爸爸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你还狡辩!”爸爸“噌”地一下站起来,一巴掌抡在儿子的肩膀上:“我告诉你,我不管题目难不难,也不管老师说没说你进步了,我要看到成绩!就你这也叫进步?差远了!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以后就考不上好大学,那你也就没有什么前途了,知道吗?这个星期六、星期日哪儿都不许去,在家把模拟统考的题目重新做一遍。”自从被打以后,阳阳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他心想:反正在爸爸的心目中我已经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了,不如干脆就不学了。于是他的成绩越来越糟糕了。还有一则报道:青海省大武镇年仅9岁的三年级学生夏斐,只因期末考试语文得79分,算术得82分(居全班第一),低于母亲规定语文、算术在90分以上的要求而被生母活活打死。以上事例都不同程度的表达了父母过分看重孩子成绩的高期望心理,虽然家长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却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同一个意思——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第一个案例中家长做法,孩子在她这种思想影响下不但孩子对学习会怀有虚荣心,还让孩子学会去嫉妒别人。尤其是第二个案例中,孩子对母亲的描写多么生动,孩子对母亲的反问多么一针见血。最后一个案例孩子没有考到母亲规定的分数竟被母亲夺取了孩子鲜活的生命。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是抱着投骰子的心理,在焦急的等待着考试的结果,然后给孩子贴上“学习好”或者“学习差”的标签。殊不知,家长这种庸俗的目标只会催生孩子庸俗的学习内在动力,一味地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分数的现象不胜枚举。孩子放学回家,有些父母常这样问孩子:“最近考试了没有,得了多少分?”他们以为这样问,就表示自己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然。父母张口问孩子考试,闭口问孩子分数,孩子会认为你关心的只是分数和考试,而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还有的父母把对孩子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把对孩子的亲疏宠责都与考试分数挂钩,逼着孩子去为分数而学习,结果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他们对孩子的考试分数增加或减少特别敏感,看到孩子得了90分、100分便眉开眼笑,对孩子大加赞扬甚至用金钱作奖励;倘若孩子考试分数低了,便板着面孔,马上念起“紧箍咒”,一训、二罚、三检查,弄得孩子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一旦看到孩子的考试分数不合自己期望,便对孩子非打即骂,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家庭悲剧。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如今的父母为什么如此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有些家长就说了:你不看重行吗?分数连着孩子将来的幸福,没有好分数,孩子就上不了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用一份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幸福的生活。那么,父母太过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1.父母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容易使孩子对自己评价产生偏差。孩子考得不好,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父母不再爱他。而成绩好的孩子父母也忽视了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家长将孩子的成绩作为.和其他家长攀比的条件,究其原因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在作怪。每到考试结束,同事朋友见面谈论的话题就是: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考得好的家长脸上无限风光和自豪,而考得不好孩子的家长则默不作声,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也抬不起头。似乎成绩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当父母一门心思把焦点定位在孩子的成绩上时,就好比用一个高倍的放大镜在太阳下聚焦一片树叶,结果只有一个:烤“焦”了。2.父母过于看重分数,会让孩子惧怕考试。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而父母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味地在考前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孩子特别害怕考试,一考试就紧张,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成绩不好,意味着家长更多的唠叨和责怪,意味着更多的家庭作业,意味着不能看喜欢的动画片,等等等等。一边做题一边想着妈妈狰狞的脸和爸爸的拳头,能考好吗?3.过于看重分数,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小学里的孩子都是天真纯洁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即使学习差的孩子的内心深处也有考第一的愿望。其实,一些平时成绩相当不错的孩子,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功课,如果发挥不佳或者因为某种因素,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这时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问青红皂白,轻则辱骂一番,重则打一通,会使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会使孩子自暴自弃,造成孩子厌学。4.过于看重分数,容易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注重分数是让他好好学习,出发点是好的,他只知道自己没有考高分,会被爸爸妈妈训骂;而得了高分,则会受到父母的表扬和奖励。他也不会觉得父母是爱他,而是容易认为父母喜欢他的高分。这就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对立。从小学到大学,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将经历艰苦的学习,经历许多挫折,经历无数次考试,只有拥有强健的体质,拥有健康的心理的孩子才有可能实现父母所给予的目标,自己的理想。退一步,即使你高考进入了全国一流的大学,没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照样被学校和社会所淘汰。在2007年曾经被誉为高考“枪手”的四川籍青年张非,曾经四次参加高考,一次被北京大学录取,两次被清华大学录取,然而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曾经被这两所全国一流的学府勒令退学。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语)考试分数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某门课程进行一定阶段上的检查所做的成绩评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更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作为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关心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应如何看待分数,却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它反映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方法及其成败。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成绩呢?1、家长既要看孩子的绝对分数,又要看相对分数。这就是说,家长在看待孩子的分数时,既要看分数的多少,又要看所得分数与孩子自己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与班内同学比是位于上等、中等还是下等。如果与自己比进步了,那么家长就应赏识和鼓励孩子,反之,就要帮孩子全面分析退步的原因,当与同学横向比较时,也就更加清楚自己孩子在班级所处的位置,年级的位置。以便为孩子制定好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或方案。2、家长不要给孩子规定分数的硬性指标。如果家长给孩子规定考试分数的硬性指标,那么就会压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还很有可能导致孩子考试作弊、对家长说谎等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3、衡量分数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孩子所在年级越低,学习内容就相对简单些,考试所得分数也就相对高些,而随着年级的升高,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加深,相对来说考高分就不那么容易了。另外随堂测试和单元测试,得分可能高一些,而期中期末考试,得分就可能低一些;至于学年末及毕业考试等,要考高分就难得多了,而且分数往往还受题目的难易程度、覆盖面的大小、孩子身体状况、考前复习准备以及心理状态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家长不要只看分数的多少,相对来说看年级名次比分数更有参考价值,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4、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成绩,帮孩子对试卷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个学校只有当它能看到少年孩子的优点比缺点、坏处多十倍、百倍的时候,它才能有强大的教育力量”,这对家庭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明智的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考分,帮孩子科学、准确地分析试卷,总结经验教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同时,还应看到成绩以外的东西,也就是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从关爱出发,扬长避短,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让孩子的个性及其特长得以充分发展。5、家长观念要转变,不应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不能只看分数的高低,因为分数不能用来判定除考试以外更多的东西。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能力除智力之外,还有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能力等。人的许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是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来衡量的。往往在学习上循规蹈矩的人,容易获得好分数,而在求知上异想天开的人,却常常思维活跃,还可能有创新。论分数,后者不如前者,但论思维能力,后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