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课堂笔记以周邦彦、吴文英、王沂孙三位作者的作品为例证阐述了赋化之词的特征。赋化之词的作者用理性的思索和技巧的安排来写词,而不再像前两类词的作者那样主要只凭胸中直接的感发来写词了。那么,词所特有的那种美感品质在赋化之词中还存在吗?周邦彦是音乐家,他最喜欢写那些特别讲究四声和音调复杂的曲子。而且,他很善于铺陈、描写和勾勒,别人写词一勾勒就显得浅薄,只有他“越勾勒越浑厚”赋化之词:诗是感物言志,赋是体物写志,你观察描绘勾勒安排。体体察,观察温庭筠两首《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兰陵王·柳阴直》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如果你以为仅凭勾勒就能写出词那就错了,周邦彦内心深处对时局和政治也有很深的感慨呢!只不过,他的胸襟气度与苏、辛有所不同,因此他的词在气象上也就不免逊于苏、辛了。周邦彦《渡江云》晴岚低楚甸,暧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周邦彦《解连环》这是他很有名的一首词,离别的感情写得非常好。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同样是偏重理性安排的赋化之词,吴文英却不同于一般那些雕章琢句的南宋作者,他的词里边有时候会有一份很深厚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因而能产生一种比较高远的意境。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打击之后生活在异族统治下的王沂孙,只能以咏物的形式寄托对故国的哀思。他的词在淹没三百年后曾被清人所激赏,但奇怪的是:清人虽然推崇王沂孙词,但他们自己的咏物词却再也写不出王沂孙词中的那一份感发了。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这首词很多人喜欢它,可是真正懂词的行家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多令》一篇几于油腔滑调,在《梦窗集》中最属下乘。清代周之琦《十六家词录》:《唐多令》一阕乃梦窗率笔—是他随便地率意地写下来的词。心上秋凑起来—愁字,拆白道字的技巧我们读这首小令的缘故:一个是为了你的欣赏,不要以为写得很疏快的很容易懂的就是好词,在词里边这样的不一定是好词;还有就是说它的拆字,它的增字,已经开启了曲子的作风。《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有特色的一首好词。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王沂孙《天香》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谩惜余薰,空篝素被。本章以李煜、苏轼、辛弃疾三位作者的作品为例证阐述了诗化之词的特征。诗化之词虽然已回归直接自叙的主体性,不再像歌辞之词那样仅仅是在娱乐时为歌女而写,但其佳作仍然保留了歌辞之词的那种低回婉转的口吻姿态和幽微要眇富于言外意蕴的特殊的美感。李煜把自己生命中最深切的感受写进了词,而且竟能以他个人所遭遇的悲哀痛苦使读者感受到千古人类共同的悲哀痛苦,所以王国维说他的词是“以血书者”,并说他的词“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血是你的生命,你是真正用你的生命写出来的,不是只用文字写出来的。不是咬文嚼字,不是雕章琢句,是你真的以你内心的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生命写出来的。詹安泰:李后主词所写的具体的内容,也还是个人的感慨、个人的感触、一时的现象,是他偶然看到花落,看到“林花谢了春红”,感到“小楼昨夜又东风”,这是他一个人的感受,一个人的遭遇,然而他的概括力很强、很广大,所以他把我们人类所有的悲哀都写进去了。这是诗化之词,就是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命来写作诗篇的。李煜词的诗化是无心的,苏轼词的诗化却是有心的,但奇妙的是:苏轼的诗化之词并不仅仅是长短句的诗,它仍然保留着词的那种幽微要眇的特殊美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李后主是沉溺在这种悲哀痛苦之中,往而不返,他就落下去再也不回头了。可是苏东坡不然,苏东坡是一个有反省的,有反思的,不但是有反思,有觉悟的一个人。你在世界上生活,你只有你的聪明吗?你只有对于物质上的、现实之中的多少利害的分辨的能力,你有没有对人生的超然的一种觉悟?你有没有?而苏东坡是对于人生,他真的有一种旷观的觉悟。天下的人是很奇怪的。有人读书是不受感动的,我只用脑子,不用心灵,也没有感情,我只是为了考试,只要我明天考试答对了,能得多一点分数,我得到什么奖,我升了什么级,他根本不想书里边讲的是什么道理。所以人的读书是不一样的,同样在一个教室里边读书,每个人所得也不一样的。中国的哲学跟西方的哲学很大的不同,西方的哲学都是思辨。中国的这些思想家的哲学,一个一个的都是故事跟寓言。就是说在如此的痛苦的灾难之中,你怎么居然没有受伤呢?你如何在挫折苦难的人世之中,怎么样能够保全了你自己一份逍遥自得的心情和境界?你怎么保持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富贵的时候,你仍然是你自己;贫贱的时候,你仍然是你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逍遥自得的境界。《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你要知道一个人,你真的要是有聪明有才智,有智慧,你的得失取舍进退,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就能够自己开脱出一条路来,而不是总追随着别人的脚步。对于文学体式的开拓也是如此,关键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眼光。人家苏东坡有这样的眼光,我可以开出我的一派来,没有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这首词,除了豪气奋发之外,其实并没有很多的深意可以去发挥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这首词是苏东坡在哲宗元祜六年(1091),五十六岁时候所写的。苏东坡《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这真是苏东坡一首好词,既然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真是写得好!你想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不过于此,古人说的: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你碰到过这样的人没有?不是女子的美色,不是男子的财力和地位,你碰到一个心灵上可以跟你相知共鸣的这样一个人吗?我们普通人得到一个相知相得之人都可以死而无憾,何况苏东坡与参寥子是“诗人相得”--我们两个都是诗人,都有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情怀,如此之相得,如此之知己,是“诗人相得”,这是天下多么美好的事情,多么难得的机遇!“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这首词,真是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首先,它有题目,是言志的诗篇,是写我自己的感情、志意,不是给歌女随便写一个“空中语”的歌辞;而且你看他这种直接的叙述,不是什么美女呀、闺阁呀,不是这样的“歌辞之词”了,是“诗化之词”。而且“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写得这样奔腾澎湃,这样的豪放,可是他后半首,“春山好处,空翠烟霏”,他说“他年”的“东还海道”,谢公的“雅志莫相违”,他有多少忧危念乱的话?都没有说出来。他说“莫相违”,说“不应回首”,写得这样低回婉转,这是苏东坡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的一首好词。第三讲辛弃疾用自己的生命来写词,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的词,有了辛弃疾这个作者,词这一新兴体式就可以和历史悠久并拥有屈原、陶渊明、杜甫等伟大作者的诗分庭抗礼了。我把词的美感特质分成了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歌辞之词,第二个类型是诗化之词。从歌辞之词到诗化之词,有一种自然的趋势,也有人为的一种反省。所谓自然趋势,是指自然出现的诗化之词,是以李后主为代表的。因为本来诗是言志的,是写自己的情思志意的。可是词呢?从《花间集》开始,就是诗人文士为那些歌妓酒女所写的,在歌宴酒席之间吟唱的曲子。所以我们曾经举过宋人的笔记记载,说黄山谷曾经说,他的词是“空中语耳”。说他写的不是自己的感情和志意。可是如果当词的体式流行得很久了,当一个作者写作这类歌词写作得习惯了,那么当他内心之中有了一种感情志意,特别是当他生活上遭遇到什么大的变故的时候,自然就用歌辞之词来表现他自己的遭遇、感情和志意。李后主就是这样。他早期所写的词,像什么“晚装初了明肌雪,春殿宫娥鱼贯列,凤萧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玉楼春》),就是歌辞之词,是当时歌舞宴乐时的一个娱乐的曲子。可是等到李后主国破家亡,他被带到北方,身为阶下之囚,经历了这样的个人痛苦之后,他就不知不觉地,用他习惯的歌辞之词这种形式,来写他自己国破家亡的哀感了。而因为李后主这个人,是一个感情非常敏锐的人,而且是一个很用情的人。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感情,你怎么用你的感情,是你用情的态度。有的人的感情如同蜻蜓点水,旋点旋飞,所以用情的态度不同。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眸!)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53岁时写的。可是没想到,就在辛弃疾带着一批义勇的人士渡江南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