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一、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定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方法,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2、根据环境风险等级,严格执行对应的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低度风险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会议室、病案室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清洁级,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频率为每天1-2次。(2)中度风险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卫生级,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并可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清洁剂辅助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3)高度风险区域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血液净化中心、口腔科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消毒级,非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并可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清洁剂辅助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如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采用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频率为每天≥2次。3、清洁时有序进行,做到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原则。4、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参考仪器说明书进行。5、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6、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7、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8、拖布(头)分区使用,每个拖布清洁面积最好不超过20平方米。拖布(头)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在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后干燥备用。9、病房床单元使用的抹布或消毒布巾,做到一床一巾,病房非床单元使用的抹布,做到专物专用,一房一巾,使用后抹布应清洗干净,在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后干燥备用10、发生感染暴发及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11、清洁工具分区使用,进行颜色标记,使用后避免重复浸泡、清洗和消毒。12、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二、空气清洁消毒管理规定1、常规医院采用通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技术、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技术或方法,进行空气的清洁和消毒。2、采用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3、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清洁消毒的,应在无人状态下,开启时间至少30分钟,每次记录使用时间,每周用7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4、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清洁消毒的,可以在有人状态下使用,应关闭门窗并避免人员走动,开启使用请遵照产品厂家说明书,每次使用记录使用时间。5、使用机械通风方法的,定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6、洁净手术部(室)和采用洁净技术的其他部门,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清洁、消毒及滤网定期更换,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三、人员职责规定1、护理人员负责诊疗设备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2、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生小面积的患者血液、体液及其它污染物污染,立即实施污点清洁和消毒工作。3、物业公司保洁人员负责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诊疗设备仪器实行终末清洁和消毒工作。4、后勤保障部具体负责物业公司保洁人员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的管理。5、感染管理部负责全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的监督,并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情况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