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时空气氧气知识点1空气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第一个用天平对空气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家是:)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d.结论: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空气是混合物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原因: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为什么?③能否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为什么?针对练习: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燃烧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课上,某同学用足量的木炭、硫磺,分别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都失败了,请你帮助他们找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⒉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0.94%针对练习:空气中体积最大的物质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变式训练: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写在题后。(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⒊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针对练习:1.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2.(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SO2B.O2C.COD.NO23.(2014•河北)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3变式训练:1.(2014•盐城)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不吻合的是()A.植树种草B.就地焚烧垃圾C.节能减排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2.(2014•济宁改编)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①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运动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⑥调整能源结构知识点二: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金属切割)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化工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冷却剂、麻醉剂针对练习: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D.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变式训练: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B.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C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D.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知识点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无化学式)如纯净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化学式)如针对练习:1.(2014•娄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空气C.水蒸气D.碘酒2.(2014·盐城)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空气C.白酒D.金刚石变式训练:下列四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加碘盐、酱油、蔗糖。4(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⒈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⒉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3.氧气的检验: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在空气中点燃在氧气中点燃化学方程式木炭C持续红热发出,放热,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硫S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发出火焰,放热,并有产生红磷P发出黄白光,放热,产生浓厚白烟发出,放热,产生浓厚铁Fe灼烧红热,离火后变冷(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产生色固体。镁Mg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发出,放热生成白色固体☞铁燃烧要在集气瓶盛少量水或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硫燃烧时在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目的:针对练习:1.(2013·苏州)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2.(2014•潍坊)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硫磺3.(2014•云南改编)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54.(2013·北京)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变式训练:1.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的液体D.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放出热量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4.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②;③;④;(答四点即可)(2)写出三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①;6②;③;课后作业1.(2014•日照)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3.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无味的气体,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液态或固态时为_________色。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色火焰,放出_______,生成一种有____________的气体,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放出_________,生成一种能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细铁丝也能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__,生成______色固体。铁丝燃烧的集气瓶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__。(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