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业绩下滑、利润亏损、关店退出等字眼在零售行业频频出现。零售业似乎哀鸿一片,有人甚至认为迎来最苦的日子。在促消费、扩内需的大环境下,零售业本应是拉动消费的主力,但是主力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上市零售企业应该说是零售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生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零售行业整体的情况,他们的发展趋势也会给其他企业借鉴。上市零售企业的上半年成绩单已经公布,从这些业绩报表中,我们希望能够看出零售行业到底怎么了?是哪些成本和运营方式让传统零售跑不动了?又有哪些举措可以给零售行业带来新气象,调整脚步后继续前行?零售上半年:启动调整欲阻颓势经历了去年的业绩增速新低,2013年上半年零售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上半年的零售额累计增长10.7%,增速同比放缓0.3个百分点。不过,即使没有再现往日的辉煌,零售企业今年也主动进行了调整,以迎击行业颓势。百货:近半数企业净利下滑受零售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和电商冲击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多数百货企业业绩并不明朗。在商务部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百货企业中销售平均增长10.6%,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2.1%。在已发布中期业绩报告的42家百货企业中,近半数百货企业出现净利下滑,平均跌幅为16%左右。其中百盛集团、武汉中商、杭州解百净利跌幅分别为38%、26.44%、19.24%。即便在保持销售额、净利增长的20多家百货企业中,无一家企业净利超过10亿元。消费信心不足、租金及人工成本上涨、新店费用攀升、电子商务冲击是多数百货店净利受损的主要原因。大商股份方面认为,因人工、租金成本上升,及新店费用增加,公司利润略有下降。王府井方面也表示,由于公司在2012年末新开门店尚处于培育期,成本费用大幅增加。百盛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集团新店亏损5900万元。为破解低迷,百货业不再只局限于开展各类低折扣促销与电商抗衡,开始改变发展战略,通过加大休闲、餐饮、娱乐等体验业态,发展自有品牌,向购物中心等方向转移以提升客流、促进销售。大商股份方面表示,公司将大力开发自有品牌、自销直营、强化规模优势与行业地位。王府井方面不断向百货店增加购物中心元素,将综合百货打造成消费者第三生活空间。今年上半年,大型零售频演重磅重组。继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后,大商股份也购买了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大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者下属的商业零售业务及有关资产。杭州解百将商旅投资旗下的杭州大厦纳入麾下。在兼并收购的同时,不少百货企业借更名转型。银泰百货更名为银泰商业,并成立百货事业部、购物中心事业部及电子商务事业部。太平洋百货更名远东百货,远东集团还将对太平洋百货品牌结构进行调整。超市:危机中向生鲜要效益经历了去年的业绩增速新低后,今年上半年超市企业并未出现好转迹象。根据消费研究机构KantarWorldpanel的统计,去年城市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增长率为14%,而今年上半年只有9%的增长率。去年连锁百强中超市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而WIND咨询的数据显示,根据半年度财报,上市超市企业在上半年的行业增速仅为5.58%。在消费动力不足、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超市企业开始了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其中在生鲜品类上见效极为明显。联华超市在今年的半年度报告中透露,公司通过农超对接建立了319家企业生鲜基地,生鲜基地采购商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达21%。面对外资便利店的强势攻占,旗下有众多便利店的联华也不甘示弱,对鲜食盒饭等即食商品引入新供应商。盒饭整体销售率由更换供应商前的不足50%上升至70%以上,整体销量大幅提升,其中高端门店盒饭销售率能够达到85%以上。物美上半年艰难地实现了净利微增0.4%的业绩。其财报称,上半年公司将生鲜营、采、配资源进行了整合,成立了生鲜事业部。从商品结构、定价策略、精准订货、及时补货、细化陈列、分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改良。生鲜商品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3.9%,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20.9%。京客隆虽然由于成本压力高过同行,上半年净利下降近四成,但企业内部的调整已经开始。上半年公司通过扩大蔬菜基地和驻地采购直配到店的比例,减少蔬菜流转环节,降低损耗。同时加强生鲜的价格管理,充分发挥生鲜商品的聚客和销售带动作用,上半年蔬果销售增长达9.3%。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鑫零售虽然毫无租金压力,但公司也继续推进和扩大商品直采,以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不断扩大蔬菜、水果和南北货的直采,使价格更具竞争力,避免价格波动,提高货源的稳定性。家电连锁:保利润与扩规模两自救路线苏宁与国美两大家电连锁巨头经过多年交手后,双方路线的差异化逐渐显现。今年上半年,国美终于实现扭亏,这得益于国美以盈利模式为核心的战略转型;而对于苏宁来讲,最大的业绩是线上线下业务稳步融合,尽管利润水平同比下滑,但“云商”的互联网零售新模式越来越清晰,新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在逐步建立。今年上半年,苏宁云商营业总收入555.33亿元,同比增长17.6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4亿元,同比下降58.17%;综合毛利率15.43%,同比下降3.54%。苏宁称,线上业务占比提升,对整体毛利率水平有一定影响,同时,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实施一系列联合促销活动,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下降。苏宁方面认为,随着公司差异化产品运营能力的提升,公司毛利水平会得到改善。尽管业绩数字出现暂时下滑,对于苏宁来讲,牺牲短期利润是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在电子商务冲击和传统零售面临转型时,苏宁的这种调整是良性的,是在寻找新的赢利点过程中的投入。另一大家电连锁巨头国美称今年上半年“转型已见成效”,因为压在头上的负号终于去掉了。去年国美整体亏损5.97亿元。今年上半年,国美上市公司部分实现销售收入271.14亿元,同比上升10.2%;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增长153.0%;综合毛利率自去年同期的16.9%增长至18.3%。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表示,2013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净利润等各项重要经营指标同比大幅回升,综合毛利率达到历史同期高位。实践表明,集团的中长期战略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以盈利为核心,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战略对于扩大持续增长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鞋服专卖店:业绩低谷中艰难求变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低2.9%。服装企业递交的中期业绩数据也显示行业持续低迷。17家鞋服企业中,仅有5家企业保持净利增长,其余均以10%以上的跌幅走低。在较为敏感的库存方面,各家公司通过渠道变革,去库存效果明显。七匹狼方面表示,公司通过网络销售、工厂店等多种形式协助渠道处理库存。美邦存货余额约为15亿元,较年初减少约5亿元。今年上半年,服装品牌加速收购步伐,森马以20亿元购买知名中端品牌GXG母公司宁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71%股权,是服装业目前最大一笔收购。同时,森马的品牌扩充之路还在持续,近期,森马又拿下Sarabanda和Minbanda两个意大利中高端儿童服饰品牌代理权。无独有偶,奥康国际、波司登、九牧王等服装品牌也发出了有意收购品牌,寻找海外并购机会的信号。本土体育品牌也未能走出颓势,继续由批发向零售的转型,从各家交出的半年业绩来看,上半年承接了去年整年的行业下行趋势。北商商业研究院统计显示,361°领跌本土体育品牌,净利润同比下滑65.5%。另外,“老大哥”李宁上半年收入为29.06亿元,同比减少了24.6%,净利亏损1.84亿元。安踏营业额仍居首位,达到33.67亿元,同比下降14.4%。匹克营业额同比下降27.3%至11.7亿元,不过净利润减少至9000万元,是首位跌落亿元的品牌。与营收和利润下滑随行的是关店。上半年李宁、中国动向、361°、安踏、匹克、特步六大品牌累计关闭门店数量超过2000间。其中,李宁关店410家,安踏关店273家,匹克关店289家,361°关店总数601家。中国动向整体门店数下降611间,是上述公司中关闭门店最多的一家。零售下半年:行业回暖蓄势而发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增速趋缓,面对人工、电商、市场环境的各方压力,部分企业仍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突出。目前,国民消费结构处于升级转型中,零售企业也迎来了自身的变革时代。下半年,百货、超市、鞋服品牌等各行业都已针对自身问题调整了发展节奏。百货店:提高单店盈利能力除了行业经营环境严峻、消费信心不足等不利的市场因素,年轻门店处于培育期、盈利能力差也成为各家百货分析中期业绩不佳的原因。面对未来发展,各家将提高单店盈利能力、缩短培育期视为解决之道,成其发展趋势。作为零售大鳄,大商股份营业收入达到了17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百货业态为108亿元,同比增长10.5%。但其净利较去年同期减少6.8%,为9.3亿元。大商分析认为,除了人工、租金上升外,另一因素是新店开发费用的增加。银泰商业交出了更名后的第一份半年报,销售总额增长18.2%、纯利增长33.8%让不少同行眼红。今年上半年银泰新开了两家门店,同店销售达到了13.7%的增长。银泰指出其将继续坚持“取得区域领先地位”战略,开设新店。同时,银泰将专注于改进现有门店营运效率,并尽可能压缩新开门店的培育期。相比于银泰同店销售的大幅上涨,百盛同店销售微降了0.7%;百盛销售总额增加4.9%,但其净利大降38%。百盛将净利大幅下滑归咎于上半年同店销售微跌、商品毛利率下滑、新店经营亏损增加;而毛利率下滑则是由于新店的增加,其去年新开店面为4家,今年上半年为两家。百盛指出,集团已持续对现有旗舰店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店面形象和盈利能力。多数门店在进行升级改造后销售额有明显改善。对于发展前景,百盛表示将继续完善扩张战略,在现有市场或邻近城市开设较少但规模更大的店,以便保持优势。百盛指出,随着新店规模逐渐扩大,集团将追求提升商品价值及服务素质。王府井百货虽然营业收入上升了10.6%,但净利润下降了3.6%。对于净利的小幅下滑,王府井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去年末新开的门店尚处于培育期,使其成本费用大幅增加。王府井指出其正在深化运营管理,提升毛利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门店分类管理,落实强店策略,加强区域管理。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短时间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并不难,比如售卖低利率的黄金就可以提升销售额,但要注重商场的长远发展。在他看来,单店销售有固定的人群,销售会逐渐趋于惯性。消费者追求的是一种体验式消费,百货店需在经营主题化上进行创新,做出文章。超市:多业态经营提升盈利能力根据西方零售业的发展特征,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仓储超市、购物中心和精品专卖店等业态就开始高速发展。这堪称企业开拓新业态的理论基础。如今零售业增长放缓,超市企业通过进军购物中心、精品超市、百货等业态,扩大销售规模、提升盈利空间。德勤发布的《2013中国零售力量》显示,去年的连锁百强企业中,有将近半数企业为多业态经营。从盈利能力来看,多业态经营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更为突出。据统计,多业态经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5.34%和19.39%,高于单一业态经营企业11.37%和17.93%;从运营能力来看,多业态经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为3.56次,也高于单一业态经营企业的2.72次。步步高商业上半年实现了净利同比增幅两成多的成绩,其董秘黎骅表示,公司通过“超市+百货+电器”多业态经营模式,对主营业务进行优化整合,从而达到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财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超市、百货、家电、批发四大类,销售结构中超市占比56.5%、百货占比31.55%、家电占比10.51%、批发占比1.44%。超市、百货、家电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92亿元、16.7亿元和5.57亿元,分别增长了6.92%、30.97%和30.22%。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百货和家电占比较小,但增长势头却远远超过了超市。前不久,华润万家与乐购达成组建合资公司的协议。乐购中国方面称,合资公司的目的就是通过打造中国领先的多业态零售商,让合资双方更快地发展,并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华润也声明称,该合资企业将成为双方在大中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