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注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心理学的诞生。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用主义)(意识流)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形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人皮亚杰。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的主观判断和信念。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19、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态度和品德相关。20、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条件反射有两种类型:经典性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先刺激后反应,无目的被动;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先反应后刺激,有目的主动。2)两种条件反射的区别:代表人物不同、刺激反应的流程不同、目的性不同。(如上所述)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其基本规律包括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21、认知学习理论:1)柯勒的完形——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而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2)认知结构:以概念为结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为联结的网络结构叫认知结构,而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22、信息加工的阶段一般分为:输入、存储、输出。2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方式是主动的发现学习。2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被动)和发现学习(主动);2)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25、意义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2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27、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8、学习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学习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9、学习动机的两个成分(基本结构):学习需要(拉,主动)、学习期待(推,被动)。30、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引起学习行为的刺激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1、强化:指行为效果对行为学习获得产生的积极作用。32、单选:海德第一个提出归因理论,并将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33、学习动机的培养1)需要知道学生要什么。2)学习期待的培养。3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反应的是任务难度、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简单任务,动机水平高,效果较好中等难度任务,动机水平中等,效果较好困难或复杂任务,动机水平低,效果较好中等水平的学习动机,最容易激发学生效率的提高。35、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36、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a)正迁移(积极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b)负迁移(消极迁移):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c)单选:举一反三:顺向迁移;触类旁通:横向迁移。37、学习迁移论:1)形式训练说:多感官通道参与(官能)2)桑代克在1901年所做的“形状知觉”实验是相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3)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经验泛化说的经典实验。4)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是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有力的批判了相同要素说。5)经验整合说是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38、定势:是指先于某一活动并指向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39、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点:大学生认知思维发展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情绪、情感相对稳定,具备自我调控能力,人格趋于完善。40、知识的分类:依据反映活动形式,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命题或命题网络、图式)。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产生式——如果……那么……)。41、知识获得:包括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和知识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42、知识的保持:1)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2)遗忘:是指对过去经验不能够正确回忆和再认或错误的回忆和再认。43、记忆的分类:按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44、记忆的分类:按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4秒以内)、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45、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个组块或单位。(米勒提出)。46、过度学习: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再增加50%(即150%)。4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速度先快后慢。48、系列位置曲线效应:1)前摄抑制:先学习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首因效应);2)倒(后)摄抑制: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近因效应)。49、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2)干扰说;3)同化说;4)动机说。50、整合:是一个过程,通过同化,顺应,重组三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的。51、同化:指已有经验结构吸收新的经验成分或把新的经验成分纳入已有的经验结构之中去的过程。52、顺应:指已有经验结构不能把新的经验成分吸收和纳入自身之中时,个体调整原有经验结构,从而形成能包含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变化的过程。53、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后天习得的。包括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又包括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54、操作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方式(动作技能、运动技能)。55、操作技能的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56、操作技能的最高级阶段:操作熟练,也叫自动化阶段。57、操作技能在形成过程中:先快后慢,学练效果与练习周数的关系。58、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59、我国学者冯忠良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60、原型:具备同类事物典型特征的例子叫原型。61、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主动使用的的计划和方案。计划性是学习策略的核心。62、单选:1)记笔记、抄写和画线为复述策略;2)作笔记、口述(谐音、口诀)为精细加工策略;3)画图表、列提纲为组织策略;4)设置目标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监督策略。63、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64、问题: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65、构成问题的三要素:给定、障碍、目标。66、问题解决:根据给定,克服障碍,达到目标的过程67、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又叫创造力。68、创造性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69、人格:指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70、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71、人格的整体性:认为人格是人的情、知、意的独特组合。72、自我意识:指自己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关于自我的认识是人格的核心。73、单选:1)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自我调控,意(形式)2)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内容)74、态度: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75、单选: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部分。76、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77、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发现,提出了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前道德(依据行为结果)、他律道德(依据权威和成人)和自律道德(依据自我内心标准)。78、单选:班杜拉的榜样学习理论,又叫社会学习理论,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替代强化和直接强化。79、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a)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b)社会惰化(社会阻抑、社会抑止):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当这个任务对于大部分人是困难的,容易形成社会惰化;当这个任务对大部分人是简单的,容易形成社会助长。80、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改变或放弃自己原有观点,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8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82、人际关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83、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a)定向阶段;b)情感探索阶段c)情感交流阶段d)稳定交往阶段84、教学设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的内容)、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进行设计。85、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设计。86、单选题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学生已有水平与通过教学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间(差距)。87、教学模式: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88、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单选):刺激控制模式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斯金纳、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布鲁纳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奥苏泊尔——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奥苏泊尔——先行组织者、意义学习理论、乔伊斯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布鲁纳提出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89、先行组织者:指先于学习材料而呈现的引导性材料,叫先行组织者。90、测量: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质或某一属性的数量化描述。91、评价:指对测量结果进行的分析与解释评价有主观性,测量是客观性92、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