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考纲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笔记转载自:=225356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属于心理学基础领域之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一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特点和科学。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特征:连续性阶段性(发展具有年龄的特征)发展心理学包括2个主要部分和4个方面2个主要部分:(1)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2)社会性的发展特征4个方面:遗传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动作和活动行为的发展思维发展言语和情绪的发展(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理解总系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总系的发展是作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动物进化的特征个体的进化过程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了在社会过程当中所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一些行为方式。社会化过程是指在一定环境上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发展,进而形成新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的表现包括:学习、适应、交流、参与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了解、解释、预测和调控在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当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了解人类的成长过程(2)为了给进行教育提供非常好的参照(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心理学方法有相同地方: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访谈法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同一时期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一个年级或某几个年级的被试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横断研究的优点:可以同时研究很多个较大的样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横断研究的缺点:缺乏系统的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比较复杂(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之内对儿童心理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同:横向研究是同时选择很多年龄进行同时施测纵向研究只选择其中一个对象来进行重复的测量纵向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色纵向研究能够揭示同样一个人或同样一组被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纵向研究的优点:能够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与质变的规律纵向研究的局限性:1)样本容易减少2)反复测量(影响被试的发展、成长、情绪,给被试带来经验)3)时间较长,变量较多,长期追踪要经历时间、社会、环境的变量,可能会误导实验结果(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既采用了横向研究的方法,也采用了纵向研究的方法,既克服了横向研究的短处,保持了横向研究的长处,同时也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因此其科学性、适用性非常强。(4)双生子研究双生子分为两类: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是指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受精卵,两个受精卵表现出基因的完全相似性异卵双生子是指母亲同时成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细胞发展成两个独立的受精卵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以及同父母的不同兄弟姐妹可以看到遗传和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影响同卵双生子:即包括遗传密码相同,也包括环境的不同异卵双生子:遗传密码不同,社会环境基本相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儿童心理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方法,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的步骤:1)作观察的设计、确定观察的内容、确定观察的方式、选择观察策略、制定观察记录2)对所要观察的内容有基本了解,观察时让儿童处于自然放松状态3)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4)观察时辅助以采用分析儿童的其他方法、材料,进一步整合研究规律和研究行为的全面性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儿童的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的研究方法访谈法最大的特点: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要尽量采用主动权来影响儿童,同时访谈法还需要制定一个特定的目标和一整套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相对于观察法更为深入更为主动的获得儿童更多的、更有价值、更为深层次的心理活动的规律问卷法: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内容设计比较容易、完整,目标更为明确,在很短时间内能够收集大量数据,定量分析比较容易开展在问卷设计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语言和儿童习惯的表达方式,选择问题时要注意观察与儿童研究行为有关的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以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当中是适应的而且能动表现出来的。问卷法的局限:对儿童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年幼的儿童不适合采用问卷法测量法:按照标准的题目或标准的程序通过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一些测量举例:智力测量、人格测量测量法的优点:编制十分严谨、处理比较方便、量表比较现成、有现成的常模,很容易比较测量法的不足:使用灵活性比较差、对主试要求比较高、受到经验影响非常多实验法:对研究过程中的某些变量进行操作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比较容易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解、对可控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获得数据可靠性比较大实验法的不足:现场很难采用随机的方法,样本不容易控制,现场实验费时费力,技巧比较高,条件比较高(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近代西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其实是围绕遗传与环境的不同而有非常多的转变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在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认为:儿童就是一个小的大人,所以对儿童进行教育应该把他作为一个“小大人”来教育,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要求他。随着科学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的进化,卢梭和侉美纽斯以及洛克等人提出,对儿童教育要根据儿童天性,遵循自然的法则,不应把儿童作为一个具体而微的成人,而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足:尽管对儿童天性的研究了解会促使人们思考儿童天性是什么、由什么决定,那些教育家、思想家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他们依然无法对儿童天性进行非常多的正确的认识。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进步主要来源于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进化论得以发展。该时期主要观点包括: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了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当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因此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是先天遗传的自然发展和自然暴露的过程,与外界环境和外界教育没有关系,外界环境和外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起的作用至多也只是延缓和促进素质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其本质。“一两遗传胜似十吨教育”——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敦(英国)——《遗传的天才》注意:高尔敦不仅是儿童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和创始人,他还做了家谱研究,对977个英国名人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在977个名人的亲戚当中有332个跟他们具有同样的名声,又调查了977个普通人,发现他们的亲戚当中只有一个是名人,因此他认为是遗传决定因素的影响。高尔敦不仅作过家谱研究,而且他提出大量相关测验,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品性受制于遗传的作用,他贯穿提出遗传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相关系数的高低表现出来。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足: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代表人物——华生——《婴儿心理的研究》他认为意志和环境完全可以塑造人的行为,他的行为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们的行为决定于外界的刺激。二因素论二因素论认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应该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所决定的。代表人物——斯特恩(德国)——《早期的儿童心理学》合并原则: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单纯是天赋本能的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对外界环境的接受或者反映,实际上是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因此他认为遗传和环境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现在普遍的观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普莱尔对婴儿期儿童的研究,对较大年龄儿童的研究是空白霍尔提出不仅要研究儿童,而且要研究青少年和老年《青少年心理学》《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年弗洛伊德研究意识和潜意识的发展阶段童年时的心理事件会对成年后的心理事件起作用荣格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对个体儿童进行研究,而且要开始对成年时候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都是心理研究对象,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发展路线是不一样的,分期是25岁-40岁分期阶段”认为“我们要重视中年危机”格林悟斯美国心理学家,1930年《发展心理学概论》,最早提出我们不仅仅是要孤立的研究儿童心理,我们要去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古德伊洛夫美国心理学家,1935年《发展心理学》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采用发展心理学替代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是当代心理发展学当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理论(1)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基本观点:人类的认识不管有多么高深,多么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候甚至胚胎时候发生认识论是指认识论的发生实际上是从胎儿期、受精卵、胚胎时期就开始了。“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过程重演了人类的文明史”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重点内容: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心理产生质和量的变化他认为心理、智力和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适应的两种方式:同化:将环境的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当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的过程图示(scheme)认为儿童在出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是动作的结构与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当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心理的机能机构而不是组织结构顺应:主体改变了主体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而发生的质的变化同化是指图示的丰富和扩展,通过横向结构的改变对外界刺激的输入和过滤顺应是指改变内部环境以达到适应现实环境的过程几个重要概念:1.图示(scheme)认为儿童在出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是动作的结构与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当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心理的机能机构而不是组织结构2.平衡是指内部的图示和外部的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当中达到暂时的平衡状态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一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终结,它只是某一个水平的平衡成为另外一个水平的平衡状态3.同化当外部环境刺激于主体的时候,外部的刺激或现实的材料就会被处理或改变,结合到主体的内部结构当中,或者是和现有的图示整合到一起,这种对外部输入的过滤和改变叫同化。同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横向丰富和改变的过程,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会引起图示的改变和创新4.顺应发展过程当中质量的变化,通过创立新的图示或者调整原有图示,以改变适应新的生活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改变内部图示达到适应外部的过程,因此适应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状态。2)心理发展因素和发展结构他认为导致心理因素的发展有四个因素:机体的成熟他认为成熟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②社会经验经验有两种: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③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④心理内部存在的平衡过程3)儿童心理发展结构的变化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是促进心理结构发展的动态过程皮亚杰认为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包括了整体、转换和自调整三个结构上的变化4)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理论的心理发展分为4个阶段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进行是连续的,但是由于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又表现为阶段性他认为各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有一定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出生到1岁半、2岁: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活动有了协调的感觉,没有表象,没有思维,只是感觉知觉和动作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