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题型:填空1/20=20选择2/10=20名词解释3/4=12简答6/5=30论述2个=18一、名词解释1、学习的定义,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特定情境下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3、学习迁移:通常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4、学习定势:定势是一种准备状态,是指一个人容易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倾向。学习定势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百度)5、习得性无力感: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6、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7、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8、教育机制:是指教师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敏感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特别是意外情况下,快速反应、随机性及采取恰当措施的综合能力。9、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10、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和帮助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二、简答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和三个规律试误说: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的原则:(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与他是否做好准备有关。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没准备而强制给以活动也感到烦恼。(2)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3)效果是指某刺激与某反应联结伴随奖励时,联结的力量增强;如果伴随着惩罚时,联结的力量就削弱。2、观察学习的过程(阶段):注意、保持、复制、动机3、有意学习是实质、条件: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条件:从外部来看,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及材料本身能与学习者的有关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从主观条件上来看,首先,学习材料有逻辑意义;其次,学习者必须具备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再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最后,学习者必须能够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4、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习的接受性②学习的间接性③学习的高效性(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④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⑤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既有知识经验、技能的学习,又有品德、行为习惯的学习)5、怎样消除无力感①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打败失败不可避免的神话;②改变学生的消极归因;③转移学生对失败的注意力。6、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①成败经验:直接经验;②成败归因:将成功归于努力、能力,自我效能感会增强;③替代性经验:示范者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④言语说服:不易持久;⑤目标设置:设置近期,易于实现的目标;⑥奖励:奖励学生的良性行为,效能感会增强。==7、影响教师威信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1)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2)在与学生长期交往中能否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教师威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对获得威信有重要影响;(4)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形成有一定影响。客观条件:(1)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2)社会对教师劳动的尊重(3)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提高(4)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态度等。8、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①学习材料间的相似性因素,学习材料间的共同因素越多,反应越相似,正迁移效果就越好;反之,就会产生负迁移②已有经验的概括化水平,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决定了学生对两种知识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度。③学生的智力水平,智力较高的人更容易发现两种学习材料间的相同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概括出两种学习材料间共同原理,也就更容易发现知识或学习的迁移。④学习的定势,积极影响是学生一旦形成了对某一类问题的反应的定势就会表现出对该类问题的一种强大的感受力和迁移能力;同时定势也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导致思维僵化,防止思维发散,因而定势又有明显的消极作用。⑤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能更好的、更灵活的进行思考,并且学习的内容与一种良好的情绪相联系,也会使学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保存、提取和更好的迁移。9、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各教学单元相对独立又要体现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加强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最佳知识结构;(3)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4)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5)教学中多提供变式。10、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表现在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学习动机强度过低很难产生高的学习效率。对于难度适中的学习课题,中等强度的动机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难易适中的课题,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比较容易或简单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比较复杂或困难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位较低的动机强度。11、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1)客观原因:①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②教师工作任务繁重;③教师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④师范教育的不完善:师范教育学习的是心理学知识,而没有学习心理卫生、心理保健知识。(2)主观原因:①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均;②个人生活的变化。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取决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主动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就是同化、顺应和平衡化。(2)发展阶段的划分(重点)1、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2、阶段划分:他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将儿童从出生到15岁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动作阶段(0~2岁)该阶段主要凭借感觉运动来反应外部世界。特点:形成了物体永久性;空间时间组织达到一定水平;出现了因果关系的萌芽。②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动作大量内化,儿童有了表象,有了运用符号的能力。这一阶段儿童表现为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动作大量内化,去中心化;思维具有可逆性;获得概念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特点:具有形式运算思维,即儿童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即可以在抽象水平上进行推理。1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情况下是由顺序的,不可逾越,不可逆转(3)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人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5)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三、论述题(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1、师德修养(职业道德):(1)热爱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团结同事。2、智能修养:(1)知识修养(教师的知识就像“T”):①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素养;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2)能力素养:①了解学生的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科研能力;⑤课堂组织管理能力。3、心理修养:(1)广博的兴趣;(2)热烈深厚的情感;(3)坚强的意志。(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外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目标起方向作用;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自我效能感,满足需要。(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①反馈要明确具体。越具体明确的反馈信息,越能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更清晰、深刻的了解;②要及时。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即时强化的激励作用最强;③要有经常性。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表明,不管奖励多么有效,如果奖励的次数不够频繁,奖励对改善行为的作用甚微,频繁给予小奖励比偶尔给予大奖励对学习更有促进作用。(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有效评价应注意: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评价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必须使学生持正确观点,特别是在分数问题上。2、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及时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心理的发展水平与气质、性格等特点教师在运用奖励时应注意:1、要确立奖励的标准2、要注意奖励的有效性3、要注意奖励的方式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来说,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批评应该就事论事,批评以对学生学习产生激励为重要原则。应考虑到性别差异及个性差异。(4)适当的开展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胜的需要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提高,因此正确使用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竞赛也有消极作用。竞赛的消极作用:使大多数学生产生失败感,频繁的竞赛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出现学习为竞赛得高分而学习的现象。2、内部动机的维持与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知识和习惯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①把与学生已有知识、信念相矛盾的现象呈现给学生,引起好奇心;②当学生知识信念不充分时,先给学生一个类似法则,然后举个不遵循此法则的个案;③提出有多种可供选择答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选择冲突,激发好奇心。(2)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内在方法(如一张A4纸,怎么撕能让自己钻进去)(3)培养兴趣①明确学习的价值;②学习的积极情感----快乐;③课堂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安排幻灯、录像、演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补充教学;④实践与课外小组;⑤利用原有兴趣。(4)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与积极强化;当学生将成功归于外因,将失败归于缺乏努力时,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归因指导。(5)消除无力感、增强效能感(三)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增加某个反应概率的手段。行为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中是不可缺少的,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斯金纳的学习理论肯定了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操作技能培养和训练的方法以及程序教学的设计等,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但是,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和程序教学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化、机械主义倾向,忽视了学习的认识过程的研究,抹杀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四)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或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六个方面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这六个原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稳定性,可控性,控制点。1、能力高低,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程度,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外界环境,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归因模式稳定性控制点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举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