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有什么影响?•视频第一节群体的基本问题一、群体概述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群体的定义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群体的特征•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群体成员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规范;•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实际群体: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实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2、群体的分类(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小型群体(小组、寝室)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大型群体(阶级、政党)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体的目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正式群体•正式确立有确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明确目的、统一规范的群体。(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2)任务型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不是由组织确定、没有正式结构,以个人之间的情感、爱好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利益型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关心的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4)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把自己的行为与这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改正自己的行为。3、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职位优越感•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信息交流、情感倾诉•权力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1+1>24、群体发展的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结束阶段群体发展的5阶段模型(1)形成阶段。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逐步建立起人际关系、确立领导核心(2)震荡阶段。群体成员存在高度的冲突,群体成员对群体施加给他们的约束予以抵制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议。(3)规范化阶段。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对群体活动的责任感加强了群体开始显出一定的凝聚力。(4)执行任务阶段。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5)终止阶段。任务已经完成,面临解散。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工作绩效高高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变革与飞跃中间时间群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容易发生冲突,群体着手界定任务、确定目标。群体运行处于一个平衡阶段第二阶段:群体发展到中期时,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和任务目标的紧迫,意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改变原有方式,面临一场危机。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直到群体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1、群体的规模(1)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为2—7人。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多数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上限以7人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至40人。二、群体特征(2)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些学者研究了不适当的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加,但这些资源不一都是有用的资源,如群体间的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动。•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人数人均效率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n•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3)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离职率的关系(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2)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3)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了这个人数,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2、群体的结构•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研究群体结构对于建立合理的领导群体及其他高效的工作群体,提高群体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体成员的协调配合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你希望你的团队是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效。(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在下述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2)当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3)凡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利。一般来说,工作组织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各类组织领导群体应为异质结构。(1)年龄结构。“老中青”三结合(2)知识专业结构。从大中型企业领导群体的角度看,不仅应当有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还应有管理、财会、经济、人事等方面的专家。(3)性格结构。外向型性格与内向型性格的人应有合理搭配。(4)能力结构。各种能力的综合配备领导群体的结构3、群体中的角色•(1)角色的概念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2)群体中的角色分类•任务导向角色——完成目标的中坚力量•发起者:对群体的目标或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信息搜集者: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信息提供者:从个人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协调者:把群体内各派成员的活动协调起来•评价者:对建议的逻辑性、现实性做出评价•关系导向角色——群体的润滑油、粘合剂•鼓舞者:表扬、赞同或接受别人的意见•调和者:缓和矛盾、调节冲突•追随者:消极被动地随大流•观察者:置身于群体以外,客观地评价群体的活动•自我导向角色——群体发展的障碍•阻碍者:固执的阻挠群体目标的实现•寻求认同者:努力获取对其个人成就的关注•支配者:驾驭别人,操纵群体的事物•孤立者;与群体保持距离,与其他成员疏远•角色同一性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角色知觉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角色冲突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角色期待有时相互矛盾的,就产生了角色冲突。(3)与角色有关的几个概念角色定位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位置的职责、认清竞争者的位置,正视自己、正视社会,不能自欺欺人、狂妄自大,要以强烈的职业意识给自己的事业、未来确定一个角色。•案例:•某大学青年教师宿舍的一层,门对门十间房,住了6个系的18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个由年龄、地位和收入大致相同者组成的松散生活群体。•用电规则上赫然规定:严禁使用电炉,违者重罚。然而除一间例外都有电炉,而且公开推广了一种偷电方法:在各自门外的电度表进出线间跨接了一马蹄形导线。月末校动力科派人抄录电表时暂时拆去。•半年中曾有两间房因忘了拆去被抓住,各罚款30元,大家表示同情。此外相安无事。每到吃饭时小炒大煮,充满欢笑。他们这种行为显然是与正式规范、特别是师德相背离的。但他们的理由是:4、群体规范•(1)与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发横财相比,白用一点电微不足道,工资这么低还完成教学任务就够高尚的了。•(2)这年头人际关系第一,谁也犯不着反对别人,更不能去告状。•(3)不与大家一致,要受孤立。•人们对唯一不用电炉者说:“夫子,你真是洁身自好啊!”被问者立感压力,连忙辩解:“不不,我是懒,不爱做饭。”证明他的确没有揭发,算是对群体没有危险的人。•(1)群体规范的概念群体规范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遵循的一些行为准则。•(2)群体规范的类型正式规范: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员工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如企业的岗位规范、操作规程等。(正式文件)非正式规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不成文的)4、群体规范(3)群体规范的形成•成员之间彼此接近、相互模仿、暗示、形成趋同的行为过程•探索阶段:群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和了解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标准或业已存在的群体规范体系,彼此之间产生双向的接近和同化,努力寻找其中共同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建立新的群体规范的起点。•形成阶段:不同的行为、价值和观念体系互相融合,通过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逐步形成某种公认的、可接受的、规范群体成员行为的标准。•定型阶段:通过群体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行为观念的交换、归属和服从过程,最终形成对群体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非正式规范形成的过程(1)群体维持功能。群体规范使群体保持鲜明的特性,形成一种内在动力,维持群体的有效运行(2)行为预测功能。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基础,有助于群体的平稳运行(3)评价准则功能。群体规范表现群体最核心的价值观使群体产生“我们是什么样的”意识,使群体成员对群体更加自信(4)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和行为矫正功能。群体成员利用群体规范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价尽量避免有害群体的事件发生。(4)群体规范的功能群体压力的施用与个体对抗•群体成员合理讨论阶段(理智讨论)-理智的压力•说服劝诱阶段(怀柔政策)-情感的压力•攻击阶段(铁腕政策)-舆论压力•心理上的隔离阶段(开除政策)-“暴力”性压力讨论•群体规范与规章制度有何不同?•群体规范对人的约束力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群体规范的心理机制•群体成员合理讨论阶段(理智讨论)-理智的压力•说服劝诱阶段(怀柔政策)-情感的压力•攻击阶段(铁腕政策)-舆论压力•心理上的隔离阶段(开除政策)-“暴力”性压力第二节群体行为的特征一、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1、社会助长作用实验•在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N.Triplett)就通过实验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他的研究也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特瑞普里特发现,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24英里,在旁边有人跑步伴随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1英里,而在与他人骑单车竞赛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2.5英里。社会抑制作用•有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眼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2、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扎琼克(R.B.Zajonc,1965)提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内驱力(肌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内驱力唤起了个体比较高的兴奋状态,激发了人们发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出现社会助长作用。•内驱力过强,引起个体过高的焦虑水平,使个体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级效水平下降,出现社会抑制作用•当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熟练程度较高时,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