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1.关键期,2.依恋3.最近发展区4.道德感5.观察法6.思维:7.意志8.性格、心理特征9.能力10.社会行为11.攻击性12.情绪13.深度知觉14.想象15.同化答案1.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3.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智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4.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5.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7.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8.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9.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10.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11.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泛指违背、破坏、触犯、损坏等行为的性质,但攻击性行为未必是反社会行为的。12.情绪: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3.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14.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15.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解答题1.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有哪些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2.简述说明婴幼儿依恋的四个阶段。答: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那几方面?答: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探究个体心理的发生;(2)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及其机制;(3)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4.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8种答: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身心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开始逐步向分化方向变化;(2)身心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变化;(3)身体动作从不协调向协调、精细方向变化;(4)感知觉从模糊的、不精确的向清晰的、精确方向变化;(5)思维活动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变化;(6)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7)情绪从极不稳定逐渐向比较稳定方向变化;(8)自我意识逐渐产生,出现自我需求意向和独立意向,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5.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那些?答:(1)从出生到1岁,是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1岁到3岁,是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3)3岁以后,是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6.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早期教育的启示。答: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不同,由于在关键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因此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充分、有效的教育和训练,促进婴幼儿心理最优发展。7.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3大点答:(1)情绪情感逐渐社会化。表现在: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③表情的社会化。(2)情绪情感逐渐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表现在: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③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8.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精细动作的发展。答:精细运动技能,如扣扣子和绘画等,都涉及儿童的手眼协调和小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2—3岁能做简单的穿衣和脱衣动作,能成功用小匙吃饭:3—4岁会扣上和解开衣服的大扣子,已学会自己吃饭,开始会画人,但是画的是蝌蚪式的人;4—5岁用剪刀按直线剪东西;5—6岁会系鞋带。能模仿写出数目字和笔画简单的字9.什么是感觉在心理学中,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人脑反映现实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最基本的工具10.试述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答:①提供充足的交往机会②创建愉快的氛围环境③允许儿童适当的宣泄④帮助儿童控制情绪11简述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答:①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②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③语言能力发展迅速;④模仿能力迅速发展;⑤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12.简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父母的惩罚;(2)模仿;(3)强化;(4)挫折。13.简述学前儿童眼手协调的发展答:学前儿童从手眼不协调到手眼协调要经历五个阶段。(1)动作混乱阶段。(2)无意抚摸阶段。(3)无意抓握阶段。(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5)手眼协调。1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描述和测量特点,揭示机制和规律,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咨询或干预。15.简述皮亚杰对儿童认识发展阶段的划分答: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到成人)。学前期3~6岁5~7岁学前晚期0~1岁乳儿期3~4岁爱模仿5~6岁抽象思维开始萌芽1~2岁想象开始萌芽1~3岁口头语言关键期4~5岁书面语言关键期枕叶颞叶顶叶额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系统化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普遍性与多样性、方向性顺序性与不可逆性、主动性与被动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1、遗传2、成熟3、疾病与损伤二、社会因素1、家庭2、幼儿园的教育因素3、社区、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新的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是过去反应活动的结果,也是新的发展的条件,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2~3岁时,走路富有节奏,由疾走变为小跑;3~4岁时,能双脚交替上楼,但下楼需要单脚引导;4~5岁时,能够双脚交替下楼,跑得很快很稳,能用单足飞快地跳跃;5~6岁时,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跑得也很稳,能够做到真正的跳跃动作。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儿童个性形成的标志?2岁个性开始萌芽,3~6岁个性初步形成。1~3岁萌芽表现在5个方面1、心理活动整体性形成2、倾向性形成3、稳定性日益增长4、独特性发展5、积极能动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感觉的发展阶段(0~1岁)2、自我认识的阶段(1~2岁)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特征1、以生理需要为主,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2、不同年龄阶段其优势不同3、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需要结构学前儿童需要的引导1、满足合理需要,引导他们把个性积极性指向自身发展方面2、纠正学前儿童的不合理需要,引导其个性积极性朝向正确的方面3、引导形成新的需要,促进个性积极性继续发展4、鼓励学前儿童的交往需要,引导学前儿童学会交往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特征1、比较广泛,缺乏中心兴趣2、多为直接兴趣3、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4、比较肤浅,容易变化5、也可能表现出不良倾向性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1、提高幼教工作水平2、组织多种活动3、通过肯定性评价,强化4、激发和保护有益兴趣5、利用兴趣迁移,培养新的兴趣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征1、多种能力初步形成2、存在个体差异3、智力迅速发展能力的培养1、及早培养2、根据水平培养,适当照顾特殊才能儿童3、组织儿童参加各种活动4、丰富知识,培养兴趣和爱好学前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和行为的意义1、气质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通过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3、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是接受有针对性教育的基础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性格的塑造1、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2、引导参加集体生活和集体游戏活动3、给学前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4、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1、第一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第二阶段(3~4岁)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男孩穿裙子也很好3、第三阶段(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讨厌假小子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中的作用1、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应,并接受更多信息2、注意使儿童的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着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的顺利进行3、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的准备,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1)分离焦虑。儿童的分离焦虑是指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的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和焦虑,常伴有躯体化症状。分离焦虑的表现:害怕所依恋的人会遭到伤害,或永远不回来;不愿独处,需有人陪伴;因害怕分离拒绝上幼儿园,反应十分强烈持久,行为表现为哭叫、发脾气、痛苦、淡漠或发生退缩,有些患儿还会有躯体化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等。(2)恐惧焦虑。幼儿恐惧症是一种焦虑障碍,是儿童对某些事物、情景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的恐惧情绪。恐惧焦虑的表现:可分别从以下四种类型摘出要点做答。①动物恐惧症;②特殊境遇恐惧症;③社交恐惧症;④入园恐惧症。遗传和成熟等生物因素只是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可能心理发展水平的关键期在0~6岁智力性别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是对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上。男生在算术理解、空间关系、抽象推理等方面较占优势。(2)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在言语方面,男女也各有优势。女孩言语获得比男孩早,在言语流畅性和读、写、拼等方面占优势,但男孩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以及词汇丰富方面比女孩强。(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在空间想象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动作发展规律整体到局部的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容(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①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②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③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④意识到身体的内部状态;⑤能将名字与身体联系。(2)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3)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需要较高的思维发展水平来支持成熟=双生子早期生活经验=恒河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