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教师心理学 第五章思维201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思维一个不想思考的人是顽固者,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是傻瓜,一个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杜伦孟德•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的间接和概括反映。–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它和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但感知觉反映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反映事物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联系,它们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而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推理、判断间接地反映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即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它属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具有两个特征。一、思维的含义•(一)间接性–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来反映客观现实就是间接性。•(二)概括性–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它类事物的关系。–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思维的特性•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由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不表露在外部,而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因此只有通过间接的途径才能概括地反映出来。•另一方面,间接地反映事物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们通过实践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才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间接地推断其他未知的方面。•(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分–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持的思维。–形象思维•利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二、思维的类型•(二)根据思维方向或答案数目分–求同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又称辐合思维。–求异思维•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出多个可能的答案。•(三)根据解决问题时创造性成分大小分–习惯思维•是利用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类似问题。–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四)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直觉思维•没有经过严密推理与论述,迅速理解作出判断的思维。–分析思维•遵循逻辑规律,经推导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推理(reasoning)1•Wason(1966):fourcardselectiontaskEF47规则: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Griggs(1982):fourcardselectiontask喝啤酒喝可乐1622•若有人喝啤酒,则该人的年龄必须超过18岁三、思维的一般规律–(一)问题解决过程•1、问题表征•任务领域--问题的客观存在–问题空间--对问题的主观理解–2、选择操作•两种主要的解决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3、实施操作–4、评价当前状态•在下列算式中,要求用从0到9的数字分别代替式中的字母并要求算式计算正确,作为提示,D=5。•(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知觉情境–2、功能固着–3、定势作用–4、原型启发–5、动机水平–6、知识经验–7、个性特征•当把上述棋盘的左上角与右下角切除,再用左边的木块把整个围棋盘刚好盖住,用31块这样的木块是否可行?•2、功能固着–只知道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干扰创造思维,影响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功能变通)。Duncker(1945):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问题:一盒蜡烛、一盒火柴、一盒图钉,如何把蜡烛固定在屏风上?问题答案请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3、定势作用–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时,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熟练快速地解决问题,因此起着积极作用。•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解决新问题,思维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人难跳出旧的思路,使思维受到了旧框框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因此表现出消极的影响。•当沿原有思路无法解决问题时,应自觉地采用反思维定势的措施——进行反向思维。•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两种答案:思维定势•Luchins(1942)的水罐问题题目容器的容量要量出的容量12345678ABC21127314163251843109426205942349315393287631009952131201825定势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结果组别人数采用D=B-A-2C方法的正确解答(%)采用D=A±C方法的正确解(%)方法错误(%)实验组控制组79578101710020返回主页•4、原型启发•5、动机水平与情绪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唤醒水平-问题难易-操作效率)∞0最佳高低复杂任务低最佳高0∞简单任务动机强度最佳∞0低高作业效率一般任务–人们对解决问题的动机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内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的效果成正比,即动机越强,效果越好。但超过一定限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动机太强容易使人心情紧张,从而降低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过弱则会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甚至半途而废。由此可见,中等强度的动机对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推动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解决的进程。•6、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上。–一般说来,知识经验越广博就越容易解决问题,如果知识丰富但结构不合理,思维策略和方法不科学,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实现广泛的迁移,也难以解决问题。•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7、个性特征–具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人际关系良好、果断、勤奋等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能克服各种内外困难,善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四、思维的发展•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五、表象与想象•表象的概念–内涵: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理解: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想象的概念–内涵: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理解•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注视其中一个脸孔5秒6钟•在头脑中形成面孔的表象,•将注意集中在面孔的嘴上。•请回答,是白眼还是黑眼?•表象的特征–直观性•遗觉象(eideticimage):给儿童呈现复杂的图象后,儿童能根据当时产生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基础–表象促进问题解决。•想象的功能–预见–补充–代替–调节•想象的综合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标题段落内容在此添加标题段落内容在此添加标题段落内容在此添加标题段落内容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标题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标题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内容简介在此添加内容简介谢谢!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